|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的施工技术要点0 v% S+ j; @& y7 G8 `+ X9 C "地暖"是与人体取暖生理需求特性最为吻合的供暖方式之一,室内温度均匀、室温由下而上逐渐递减,给人以脚暖头凉的良好感觉,较好地解决了"寒从脚下生"的难题,在此环境下工作,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由于辐射表面温度低,灰尘、细菌不易飘浮运动,或因升华而产生异味,不易造成室内污浊空气对流,室内洁净。在地暖房间居住或办公感到舒适、卫生并具有一定保健作用。总的来说:用之舒适、卫生、不占面积、 高效节能、 热稳定性能好、 使用寿命长、 运行费用低等优点已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新疆从2004年开始,也逐渐开始代替热水散热器,地暖的设计说明以及材料的选择涉及多方面的知识,需专业人士方可阐明,所以在此不作细论,仅对施工作细则概论。 1.技术术语 @# ], J6 A5 ]& g4 ?' v 1.1 填充层(File up layer) 敷设于加热管周围和以上的结构,用以保护加热管和使地面温度均匀。 : e( ]: O! K I6 w/ O/ l9 C# T 1.2 绝热层(Heat insulating layer) 敷设于填充层之下和沿边外墙周边的构造层,用以减少无效热损失。 1.3 伸缩缝(Expansion seam) 在填充层内适当位置,用以防止因冷热伸缩而使地面龟裂和破损的构造。 0 I" K! v/ R) j# ?5 T 1.4 固定卡子(Tube clamps) 当采用将加热管直接固定在复合绝热层上的方式时,所使用的塑料卡钉。 " w1 F5 E& P$ u2 ^; c 1.5 钢丝网(Wire metting) " v! U( g+ Y9 l2 ?" J 另一种固定加热管方式所用的低碳钢丝纺织构件,铺设于绝热层表面。 1.6 扎带(Belting) ' b* K. P2 q! D ]! l0 m4 b 将加热管固定在钢丝网上的塑料带。 2 设计说明 2.1 设计参数简表 " K3 \8 v' t) F* V# D4 v0 n 设计类别 民居设计值 房间温度℃ 18—22 $ f/ W$ ]* @& ]2 k) h 进、回水温差℃ 8—11 地板表面温度℃ 23—29 # q% Z) }3 z. \) J, U' }& N 热输出(w/m2) 47—125 ' V' t9 C. N! B! e# t( i 流量(升/秒) 0.02—0.15 R6 A3 D$ f! p! R3 R 压力降(K/Pa) 20—40 ; \" `0 a1 _/ l! C& j 回路长度(m) 60—120 管子尺寸(外径mm) 16、20、25 5 m; ^6 U1 @1 W. u 管间距(mm) 150—4007 ~7 y/ K L( F& f1 p' I 2.2 设计参数实例5 Y8 B4 h' X# L' D" N6 l 2.2.1建筑面积为:___m2 2.2.2采暖室外设计温度:--22 ℃ 0 g3 E+ S) Y; T) [ 2.2.3采暖室内设计温度:18 ℃ , Y4 C* ?7 w9 m4 n0 o 2.2.4地板采暖供水温度:55 ℃ 8 I2 v$ w. C3 L. @ I 2.2.5地板采暖回水温度;45 ℃ 2.3 地暖的表面温度设计 2.3.1 敷设加热管道地板的表面平均温度Tep,可按下列近似公式计算:Tpe = tn +9(q/100 0.909) ' d$ G# x& r: o! Y- [ U8 n 式中:q 地板面积有效散热量(W/mm) tn 室内温度( ℃ ) 1 m( t8 T4 O! @; Q# m 2.3.2 敷设加热管道地板的表面平均温度Tep,不应超过下列限值: 5 g0 q( w) a+ |1 v) c 2.3.2.1人员长期停留区域28 ℃ (宜为24--26 ℃ ); 2.3.2.2人员短期停留区域32 ℃ (宜为28--30 ℃ ); 2.3.2.3无人员停留区域42 ℃ (宜为35--40 ℃ ); 注:限值系指仅限于在最冷天短时达到的表面平均温度. , S) t% d8 r- s, ?9 m" C 3 材料的选择! f9 [/ K& [2 \9 R9 v 3.1 加热盘管的选择 应根据系统热媒的温度,使用条件等级,设计工作压力,系统的水质要求,以及管材的物理力学性能等因素选择.而在现实施工过程中应用最广泛的是:交联聚乙烯(PE-X)管材,20mm*2.0mm。 3.1.1 以下是对地板采暖所用各管材进行的物理力学性能比较。' x: z6 U8 T( W: z! M 项目 单位 指标 " X Q0 c+ k+ q" ~ 交联聚乙烯管(PEX) 交联铝塑复合管(XPAP) 聚丁烯(PB) 耐热增强 聚乙烯(PE-RT) 密度 g/cm 3 ≥0.93 ---- ≥0.92 0.933 纵向长度回缩率 % ≤3 ---- ≤3 ≤3 ; J9 s: `: k: v; s8 v 抗拉屈服强度(23 + 1 0 ) Mpa 16 ≥23 17 16.5 $ l1 T: |" D$ E, E 断裂延伸率(23 + 1 0 ) % ≥400 ≥350 ≥125 ≥800 # l1 h3 R" r5 W0 l$ G8 E- E 导热系数 W/(m.k) 0.41 0.45 0.22 0.4 P! r3 c9 N3 U, N$ t" b; c 线膨胀系数 Mm/(m.k) 0.200 0.025 0.130 1.95 3.1.2 现对常用的交联聚乙烯管进行详细说明。! j- D+ U( R" ~: K 交联聚乙烯管(PE-X):(Cross linked polyethylene pipe) / @& l# k9 v$ j" w' S 以密度≥0.94g/cm3的聚乙烯或乙烯共聚物,添加适量助剂,通过化学的或物理的方法,使其线型的大分子交联成三维网状的大分子结构,由此种材料制成的管材,通常以PE-X标记。其在0℃~95℃和0.6MPa压力下长期使用,寿命可达五十年。交联聚乙烯(PEX)管适合用于低温地板辐射系统,其耐压强度(8公斤以上)不及PP-R和PE-AL-PE管,结构单一,热膨胀系数与混凝土的热膨胀系数较为接近。应用此管材可大大减少管材及混凝土开裂的几率。 3.2 分水器的选择 S0 k4 m6 L( d 3.2.1分水器的安装应为紫铜或黄铜。 3.2.2供回水均设排气阀。 3.2.3供水前端应设“Y”型过滤器。 3.2.4供水分水管各支管均应设阀门,以调节水量的大小。 ( E4 Q2 G; G% {+ o& V5 B 3.3 绝热板材的选择宜用高密度聚乙烯笨板(聚乙烯泡沫塑料)。 4 {' |9 ]/ O% f3 \; e 3.4 各材料的选择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及有关部门的检验报告。 4 地暖结构设计; @+ O3 [+ F4 @# s 地暧的结构设计,不同地区,不同设计单位,所采用的方案各不相同,现仅对所在实习地点的情况进行说明。 4.1 实例一:建材市场地暖剖面图 a.C20细石混凝土填充层60mm |- D/ z: U3 w' v b. PEX管 D=20 % K* m, a3 [ E, N5 J" K. c c. 钢丝网片 D=2,@=100*100 d. 保温地垫(带铝箔)厚3mm e. 防水层(卫生间设) 9 I5 r% e2 b# _5 j, Z f. 结构层 % \4 w3 i. j9 J3 v$ y 4.2 实例二:(环保局地暖剖面图) a. C20细石混凝土填充层50mm 0 H# T/ @/ `) E6 E5 ^9 H2 ? b. PEX管 D=20 & z0 o7 n* `4 e/ v5 ~+ [, z c. 铝箔片 ) s" O& f+ ]. F/ g7 q d. 高密度笨板30mm 4 t* g: F7 ]/ a1 u% | n; {8 s m c e. 防水层(卫生间设) 0 C% w: b. Y+ y& ^8 M! ?! c f. 结构层 4.3 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m! G* ^, E n% U 4.3.1 细石混凝土标号应以设计为准,当无设计要求时应>=C15. ' e* G9 t6 ?& y+ c' F E7 p5 E 4.3.2 细石混凝土厚度应以设计为准,当无设计要求时应>=50mm. 卫生间除外,卫生间细石砼厚度应为40--50mm,低于其它房间10--20mm.. a- Y' [% w. E; C! t 4.3.3卫生间必须做防水层,已作为强制性要求。# p# R5 e. b9 G% A) @' T8 i 5 盘管铺设要求 5.1 间距要求,以环保局施工图纸为例进行说明。 6 u. t& v8 ^- Q# I5 \. e6 n 5.1.1 外墙部位各有3--6根盘管加密,管间距为@=150mm. 5.1.2 阳台及卫生间间距均为@=150mm. ; y6 B# T3 z1 Y1 r4 I b4 d" q, t/ k1 } 5.1.3 其余房间:一层,顶层管间距@=200mm. 二.三.四层管间距@=250mm. 5.2 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f& n) S) i$ e- L# j" ]3 _6 [ 5.2.1 应用过程中往往不以固定间距为准,因为图纸说明与图纸设计往往难免存在出入,所以应以图纸上的管子的根数及盘法为准. 5.2.2 管道铺设整体要求均匀. 2 t M0 F" y( u0 e 5.2.3 管道与墙应保持100mm间距. 5.2.4 阳台往往应甲方的需要作为冷藏室,而不铺设管道. 5.2.5 卫生间下水管道处一般不做铺管要求. / D* x, h0 k0 t: I, I: T) D. S 5.2.6 卧室衣柜下往往也不做铺管要求. 6 施工技术要点 6.1 准备工作 6.1.1 铺管之前,结构层必须清理干净,特别是墙角的地方,以免影响铺管或损坏盘管。 6.1.2 卫生间必须设防水层,且必须做闭水试验。〈详见后〉 6 h7 i4 [" P; E) n, Q, l 6.1.3 铝箔搭接宽度大于等于20mm,且用胶带粘牢。 : m0 U' L1 F% E" l- \# Z. i8 ? 6.1.4 钢丝网搭接处应做固定措施。 6.2 盘管铺设 6.2.1 盘管应固定牢实: 0 s1 A2 d/ k0 p! b R0 x 6.2.1.1 下部设网丝网的,应用扎带直接把盘管的尺寸固定在钢丝网上。 6.2.1.2 下部设苯板的,应用“U型”倒钩卡直接固定在苯板上。 6.2.2盘管埋地部分不允许有接头。〈强制性要求〉; ?* U, O! D$ G$ ?! {4 F( v 6.2.3 加热盘管的间距不宜大于300厘米。 . | k P$ ]0 ?% \( g5 y4 h4 N 6.2.4 分水器下端盘管必须加柔性套管。 6.2.5 打填充层前盘管必须做水压测试,水压测试必须经监理人员验收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详见后〉 6.2.6 分水器安装高度供回水中心450mm或500mm。 6.3 打填充层 6 ~) Y6 J+ ^3 k% t7 k 6.3.1 现浇过程中盘管及钢丝网不允许有翘起现象,以免影响盘管上保护层的厚度。 6.3.2 盘管上决不允许出现直接拉车现象,必须加盖模板,以免损坏盘管。 6.3.3 内墙四周必须设20mm的膨胀缝,用苯板填实。 6.3.4 面积大于等于30平方米的房间,应该根据需要,一般小于等于6m设膨胀丝,膨胀缝加20mm的苯板填实。 9 W7 T6 V+ J s8 | 6.3.5 现浇时,卫生间低于其它房间20mm,且应向地漏找大于等于20%的坡度。& [& B$ {0 ^. u9 ]# p 6.3.6 施工过程中,盘管必须带压带表 PH大于等于0.4mpa,带表作用是观察盘管是否破损。 6.3.7 资料中往往提到为防止填充层出现裂纹,在混凝土中加入防裂剂。而在施工中往往不做要求。 6.4 养护 6.4.1 裂纹处理 & Q; y# ^# M! u) N 一般情况下,填充层很难出现无裂纹现象,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在填充层刚能站住脚的情况下再用木具将裂纹刷去。〈两次以上效果更好〉 6.4.2 填充层养护周期不应小于48h。〈常温时〉 6.4.3 养护过程中必须带压。PN大于等于0.4mpa. 7 卫生间防水. i' n- e" | a( d/ o 7.1 常用施工方案 9 X) T6 v$ @. A1 j$ T 7.1.1 方案1 一贴二油指油毛毡〈石油沥青纸胎油毡〉,沥青二道。 施工:a:清理清洗砼面。b:刷热沥青一道 c:铺油毛毡一层 d:再刷热沥青一层 & l; \& D# d8 f8 j) w 7.1.2 方案2 二贴三油〈略〉 - B4 S J& d2 } 7.1.3 方案3 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施工:a:清理清洗砼面。b:刷冷子油一层。c:用火焰加热器铺贴SBS。 * L3 v0 B- J0 e. ~2 q 7.2 施工要点: 7.2.1:卫生间四周上翻高度150-200mm。 7.2.2:卷材搭接宽度大于等于100mm。 7 `1 k9 g ]! g( P0 f 7.2.3:单层SBS厚度应大于等于3mm。 7.2.4:火焰加热器加热卷材应均匀,不得过分加热或烧穿卷材。 ( q( M! X3 f+ n5 A 7.2.5:卷材下不应出现空鼓现象。 " q3 J3 @; d3 |, ] 7.2.6:卷材应尽量减少接头。 / Q3 s* j% b9 I 7.2.7:必须做闭水试验。 * z% F# B. e/ S5 W 7.3 闭水试验步骤: 7.3.1 卷材铺完后,应在门洞处用沙浆做挡,高100-150mm。 7.3.2 灌水,以满盖地平为合格。 7.3.3 24小时后检查一次,发现漏水,洇水现象及时处理,处理后继续灌水做闭水试验。 8 k' k% H" [5 Y8 e5 o 7.3.4 48小时内无漏水,洇水痕迹为合格。 7.4 闭水试验经监理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8 水压试验 6 P5 L' |; `/ w: m5 d) P. _( M 8.1 水压试验是地暖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水点暖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已被列为监理单位的主控项目,在大纲规范中也作了重点要求。 8.2 规范要求 5 k8 ^' l5 y# m$ e3 l; \4 L w6 @ 8.2.1 盘管隐蔽前必须做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大于等于0.6mpa。 检验方法:稳压1小时内压力下降不大于0.05mpa,且不渗不漏. 8.2.2 使用塑料管的采暖系统应在试验压力下1小时内压力降小于等于0.05mpa,然后降压至工作压力的1.15倍,稳压2小时,压力降小于等于0.03mpa.同时各连接处不渗不漏。 8.3意义 8.3.1 检验盘管及各连接处不渗不漏.盘管一般经报验及复验合格后不会存在大的问题,而往往分水器与盘管的连接处是检验的重点。 8.3.2 打压后管壁处于坚硬状态,在施工过程中不宜受损,实质类似于打气后的轮胎。 8.3.3 检验在打混凝土过程中因人为因素造成的管子破损,发现后以便及时更换盘管。 8.4 在实践运行中,水压试验往往以设计要求为主.设计人员为了保证系统运行万无一失,往往水压试验要求更严格,例1:<环保局>要求:稳压1小时后开始测试,在10分钟之内压力降小于等于0.02mpa为合格。例2:<建材市场>要求稳压1小时后开始测试,在15分钟内压力降小于等于0.03mpa为合格。 8.5当图纸中无设计要求时,一般按规范要求走,当然监理公司也应当有自己的测试细则标准。 0 }8 q9 l7 {# P/ A% e& n 8.6 水压试验步骤 9 T8 N# y. r* G3 m: M 8.6.1 经分水器缓慢注水,同时将管道内空气排空。5 C* _3 a4 W# z& a 8.6.2 充满水后,进行水密封检查。 8.6.3 加压宜采用手动泵缓慢升压,升压时间不得少于15分钟。 8.6.4 升压时间达到规定试验压力后,停止升压,应稳定一小时,观察有无漏水现象。 8.6.5 稳压一小时后,补压至规定的试验压力值,15分钟内的压力降不超过0.05mpa为合格。 8.6.6 在施工过程中,因条件的限制,允许用气压试验代替水压试验,要求规范基本同水压试验。 9 系统验收 ; v( k' _! u" y/ \( s1 i 9.1 填充层养护期满后,应进行系统水压试验,方法同前.以确保供水后能正常运行. / q3 e2 B7 w+ |; p' d 9.2水压试验合格后,应做系统冲洗工作,为试运行准备. ( c! s2 \8 P7 T3 T 9.3系统冲洗完毕应充水,加热,进行试运行和调试. 9.4调试 9.4.1 通暖应缓慢升温,先将水温控制在25-30摄氏度范围内运行24小时.升温不超过5摄氏度,直至设计水温. 9.4.2 在设计水温条件下连续通暖24小时,并调节每一通路水温达到正常范围.4 [0 G6 c6 Y) ] A9 H0 ~/ M |
精华推荐
换一换




你讲的很清楚,我看的很糊涂,眼都看花了{:soso_e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