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蚊虫三设计室 于 2015-5-6 15:55 编辑 . e- k; B: m# v2 b' g& ~1 c 题记: 室内装饰设计是建立在建筑基础上的艺术,在适合使用需求的前提下,尊重建筑结构的本源之美是室内装饰设计的本源。 在能够真正地做好设计的构建面前,重装饰轻装修就是一句空话,合理有序的装修有如宋玉笔下的东家之子,增一分减一分都显得不够恰当。 s0 U0 g3 z+ D* y. X& C# ]2 i# P& r& L9 r7 h r 在只有自己的时候,会悄悄地唱歌,上一句是这首下一句是那首,不小心唱跑调时自己说一声不算,然后再来一次。 后来不是独住了,在厨房做饭时就会把其他人赶出去,仍然天一句地一句地自得唱着,唱到跑调时客厅里传来一阵笑声,就不好意思再说声不算重来一次了。 e! ^# t7 {" K* L) A! h4 b# Q6 v6 ~( f. Y 不过歌声也好,笑声也好,家庭总该有些韵律声音的,韵律构筑的恬淡是比安静更美好的层次。 $ \' v1 {7 y& b5 }3 ~, Z ; {; {1 q7 L( W7 i1 c6 k有个朋友家学渊源,父亲当年是乐团小提琴手,母亲是音乐老师。去他家里每次都有音响放着各类乐曲,帕格利尼与喜多郎不限,很能熏陶人。 他却年轻时一头杂乱长发一身铆钉皮衣要搞摇滚,父母总是担心其激了动了学外国乐队那样去吸毒打架淫乱什么的,为此家庭冲突不少。 但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一家三口在那样的冲突中仍能坐在一起一本正经地讨论音乐,不论是父母爱的交响乐还是他爱的摇滚乐。那时去他家玩,看他与父母一脸严肃地坐在沙发上听着音响里放的邦乔维,认真讨论编曲与演奏技法,那场面其实分外温暖。' T; ]9 _' h) `8 x& Z2 J3 z 想来表现形式与情绪不同,但音乐的本质是相同的,家庭互爱的内心是一致的,一切回归到本源上来,就会温暖很多。 " A2 t) q- u* J# l' J6 ]2 ? 默片时代电影播放时,会现场摆放一台留声机,配一些时下流行的 音乐,眼耳齐上地享受着。 那年代总有些北平少年哼着才学会的配乐走在阳光洒透的杨梅竹胡同,身边纵有再多的叫卖声,可少年的世界里只有才看过的那个故事。 $ l6 k6 J5 s$ ?+ E / I3 Y- b( i- O0 O" `) J0 d 最好的阳光应该是微醺的黄色,暖洋洋地扑面而来,萦绕包围而不炫目。 如此日暖,配着当年的北平少年哼的老曲子,所有喧杂背景都会虚化渐隐,只剩行走间那分外单纯的快乐。 日暖歌声俏,俏就俏在动人画面往往不被过多其他情绪影响。 % z9 s$ K. _6 z- \" t: J. n4 r0 J0 L+ }( N) `( m3 ~ 小小少年会长大,遇到一个姑娘,心里莫名其妙地跳得很快,想跟她说说话有踌躇了好久,自己犹豫着犹豫着,一条路都快走完了。 却在十字路口分东西处,姑娘冲着他微笑点了个头走了,让他忘记了一贯模仿成年人的故作沉稳,一蹦一跳地走了好长一截,又想起了那首看过电影里的曲子。 m& S( v z6 ], b3 _' _: {& E- {$ g! @8 C/ h 5 H7 x' ^& j. z7 g 我们,是的,这里必须说我们,因为家庭,是你我他组成,不再是单一的我了。 我们相遇相识相知,然后成为一家,共同建立一个家。 家里不必分你我他,有一些共同的喜好,也尊重对方的喜好,乐淘淘地甚至二兮兮地。 - J5 g7 | N1 h! u- V* @7 g! s5 `$ e; i) N0 j6 x/ L5 [& @" {: M , Q1 h/ I2 h" d) Y) g/ k |
精华推荐
换一换




整体效果很漂亮wodingwodingwo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