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说 出于对色彩的基本知识,设计人员都知道常规的色彩表达源于颜料的光线吸收功能。如,一块布之所以是绿色,是因为布上的绿颜料吸收了日光中的红色(绿色的补色)。普通的颜料构成了视觉设计中的颜色因素,而对于光泽因素则需要另外的材料来表述。 不同的东西有着差异很大、极富个性的质感。以织物为例,手工编织的麻布表面粗糙,纹理随意;棉布比之前者又细致一些,但总归仍然是质相的感觉;丝绸则表现得细腻和雅致,一是源于纤维织造的细密,二是源于纤维的物质结构一蚕丝是由动物分泌的半透明有机质组成,其对于光线的反馈是独特的干涉反射现象。 1 j# f9 G' ~6 o6 j! c. p 与丝绸相类似的还有珍珠、鸟羽、蝴蝶翅膀上细微的鳞片、鱼鳞等等,关于它们的光泽和色彩,以及在人眼中的感受,我们常常很难用语言描述清楚。只能说这是一种有深度、富于动感的视觉现象,我们的肉眼在观察时可以看到在同一个表面上不同视点有微妙的差别,不单单是光泽,还有颜色。这也同人类视觉的复杂构造有关。6 u/ ~8 e8 K7 Y. o0 M1 V 人们很珍视这种效果,像我们知道,珍珠、丝绸一向都是价格高昂的商品。所以必然地,前人很早就开始尝试模拟自然,但是直到二十世纪中叶,有实用价值的特种颜料才被开发出来,我们称之为“云母钛珠光颜料”,简称“珠光颜料”。其代表性产品有德国默克公司的Iriodin○R。珠光颜料出现的意义不仅在于使我们能模仿自然,而且大大拓展了视觉表现元素的领域,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 珠光颜料的特殊点 从光泽强度上来说,珠光没有金属光泽抢眼,它所表现更多的是一种温润、柔和的情绪。简单说来,这是一种光学干涉现象。(如图),光线穿过多个半透明的层面,在每个层面上都有光线折射出来,这些折射光线之间的“干涉”形成了所谓的珠光。 可以看出,这种“发光”形式导致两个特点:内敛深邃的质感、厚度感和位置感的不确定性。 传统的油墨颜料,无论是有机络合物、无机盐,或是金属颜料,都不具备这些特点。所以,珠光颜料被界定为独立的一类光、色表达材料。随着技术的发展,这类颜料的花色品种也逐步丰富起来。以默克的Iriodin○R 为例,100系列产品是简单地在云母微粒表面包覆上氧化钛晶体,主要显现为银白色,是比较传统的色泽。300系列是在氧化钛层的外部再覆盖氧化铁涂层,结果是获得了各式金黄色的颜料;500系列则是在云母表层直接包覆氧化铁,收取到古铜色系的珍珠光泽。最有趣的当数200系列,通过精确控制云母上的氧化钛层的厚度,可以“操控”光线的干涉,形成互补色的交替变化现象。以Ir.221为例,在多数角度下观察,其为淡淡的黄色;而转到某一特定角度时,它就展现出淡蓝色的光泽。这一反差带来的动感变化,称之为“开关效应(Flip-Flop Effect)”。 1 a# B/ h, n6 ` 尽管有多种珠光颜料可供选择,毕竟总数有限,但是由于其独有的半透明性,能够与传统颜色协调使用,从而可以演变出更丰富的色泽。有时,可用以增加某种颜色的深度和层次感;有时,可以在原有色泽基础上添加新的元素。作为国际流行色组织的成员,默克公司根据该组织的成员,默克公司根据该组织发布的年度流行色,用Iriodin○R颜料加以诠释,就赋予了新的生命力。5 y4 m4 Z9 A' G& Y2 o. G 珠光的设计应用与前人相比,现代设计显然有了更充足的施展创造力的空间。但是对于一种“新型”材料,如何应用和发挥其最大潜力是非常重要的。虽然珠光颜料生产技术的成熟化至今不过几十年的时间,但其应用的广泛性已经大大超出人们原有的想象。珠光印刷是普遍采用的包装技术,在市场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尤其如此。从图例中我们能够看到一部分,下面列出了已经投入实用的领域:/ N3 I9 m; d; K. y 化妆品类:香水、护夫品套装外包装盒,洗发香波、浴液瓶装的收缩膜标签和可重复使用的复合式直立袋包装; 食品类:卷烟的软、硬盒包装,过滤嘴纸(水松纸),七克力、软糖等的外包装纸、扭结膜,复合膜塑料袋; 饮料类;酒类(烈酒、葡萄酒、啤酒)和软饮料类的纸质标签、收缩膜标签,名牌白酒的外包装盒,冰琪淋、雪糕的盒式包装和袋式包装; 6 T! [, x& Y& Z/ r- R R6 t
现代的设计与印刷工艺的联系非常紧密,尽可能充分地了解印刷的要求,才能精确有效地表现设计理念。对于珠光颜料的表达也无非是这样。幸运的是,由于相关供应商(如默克)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设计人员可以直接借鉴。(作者系默克公司北京代表处高级技术代表)' Y+ ?$ G, ^5 ?9 L+ D' b 网站配色思考+ [9 f9 p" [6 v7 Y! R 曾经费尽心思想替网站设计一套令人眼睛为之一亮的色彩组合吗?或者你一直不解为何银行、公司行号或金融机构的网站总是使用蓝色系?那么你来对地方了。虽然大部分的网站开发人员都很清楚网络所使用的色盘和计算色彩的 16 进位系统,但对色彩学和有效色彩组合背后所隐含的原理依然懵懵懂懂。 $ z7 y# n! K( [. X/ F2 R( T 几世纪以来,颜色本身就是一个难解的谜题。举例子来说,苏格拉底就曾经假设说「火」之源起,乃是因眼睛结合了对象本身的「白」(whiteness)所产生的颜色。之后,牛顿更探索光与色彩之间的关系;其后历经许多科学研究,终于在20世纪确认了光波与色彩感应之间的绝对关系。: [3 w# P$ _) i( b' _" a3 d; g6 u 如今,色彩调和与色彩调性方面的研究信息,直接影响了艺术家、设计师和广告AE人员。本篇关于色彩理论的指南,旨在探索如何于网站上有效使用色彩,同时也提供了许多色彩调和技巧,让您善用色彩来驾驭网站设计。 ) j3 U1 k& T4 { 色彩学 : E j: u0 w! M 我们能看到颜色是靠三个元素相互作用而成:光源、物体的反射特性、以及人体视网膜和脑部视觉皮质区对光波的处理方式。不管我们使用哪种媒材来作业 -- 绘画、印刷或网络 -- 我们都得依赖上述过程才能有效使用颜色。 色彩的排列 -- 彩虹 % S8 ~8 j9 X( F T) n6 C 十七世纪末期,牛顿证明了色彩并非存在于物体本身,而是光作用的结果,且只要将可视光谱上的长短光波结合起来即可形成白光。这些可视光的波长可对应到七个不同的颜色:红、橙、黄、绿、蓝、靛、紫。4 h& ?# f" b6 g3 u+ h s( l' }& w% [ |
精华推荐
换一换




发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