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套300m2的四层下叠,地下与地上各两层。 业主夫妻在退休后才有时间慢慢打造这个空间,他们将这里作为悠闲的养老居所,未来还可以帮女儿抚养小孩。 或许是念旧的情怀,业主并不急于入住,他们会一点点把原来老房子钟爱的椅子、藏品、器物搬过来,还会在院子里种上花草蔬果。 慢慢地,建筑被自然包围,空间里依旧保留着熟悉的物件与气息,构成他们心中想要的家的模样。 ![]() 01 由外而内的松弛感 一层是家庭的主要生活区,设计围绕室内外的关系进行构思,客餐厅连贯互通,释放整个空间的通透感和自由度。 入户门嵌入了玻璃格子,采用极窄门窗,扩大更宽阔的采光面,任意角落都可以一眼望到自然风景。 ![]() ![]() 为了让居家氛围更贴合业主的感官,灯光设计上迎合了四季的变化,春夏采用中性光,秋冬时可以切换为暖色光,自由协调最舒服的体感,实现空间真正为人服务。 ![]() 收纳柜组合了封闭式和格子陈列的形式,不仅可以展陈业主喜爱的器物,还可以内化生活痕迹,日常杂物打理更加方便,时刻保持公共区干净整洁。 ![]() ![]() 岛屿式沙发可坐可躺,是女业主最喜欢的区域。 在这里和家人好友交谈、小聚、看书,小朋友也喜欢围绕这个沙发自由跑动,和陪伴了主人13年的小狗“yami"一起玩耍,享受生活的快乐和温情。 ![]() 客厅采用留白的方式,回归材料与结构本身的纯粹感,将生活本质还给居住者。 材料选用原木、天然洞石等元素,和自然形成紧密呼应,引光穿透洒落疏密光影,为人与空间建立一场更亲密的关系。 ![]() ![]() ![]() ![]() 水吧台作为客餐厅之间的过渡,可以喝茶阅读、待客歇座。 厨房分为中厨和西式岛台,家人们一起制作料理,深入日常的三餐四季,细细品味这场可持续的生活品质。 楼梯切割出线条的雕塑感,沿着结构上下行走,踏步灯随之层层亮起,提供充足的安全感和仪式感。 业主把自己喜欢的艺术品填充在各个角落,稀奇艺术安置在楼梯的转角处,不经意间制造一抹乐趣。 02 日常最真实的印记 地下室层高4.5米,分割为两层形成挑空结构,集茶室、娱乐、休闲等属性,每个家庭成员都能在这里拥有自己的专属空间。 地下一层以不规则的折角向外弯曲延伸,吸纳最大的采光面,实现上下界面自由交流。 女儿在楼上弹古筝,业主在楼下喝茶,阁楼还有休闲区可以自由开合,各享舒宜。 原始地下只有一个小门洞,设计把墙顶凿开,自然光通过天顶直接洒进整个空间,顿生开阔明亮。 绿植沿着光向上生长,延续了自然的生命力,构成室内外的紧密串联。 男业主很喜欢茶室幽静的氛围,有时独自品茶,有时和好友分享他新得的茶器。 这里同时也是男业主的私人藏品区,几把老木椅、用久了的茶具、兰花图等,皆是业主心中所爱,展现了他对老物件的珍重与情怀,同时构成了这个家更深层的质朴语言。 设计在灯光上运用了最大程度的减法,尽量使用台灯、落地灯来替代传统光源,有时点燃几盏烛火,也能牵引出更亲密的温度。 伴随业主日常生活的痕迹,这处空间愈发历久弥新,亦经得起时间的]推敲。 03 回家,就是卸下疲惫 睡眠空间承载着更敏锐的感知,一点一点滋养着人的情绪。 于是设计从楼梯入口开始营造氛围感,以光为烘托,细节中穿插趣味摆件,塑造家的温润实感。 二层布局三个卧室,过道设置一个水吧台作为简单的家政功能。 各个房间都要考量每一位家庭成员的日常睡眠习惯与生活收纳,优化更加舒适的生活体验。 主卧在留白中混合了低饱和度的清雅,材质与色泽归于纯简。 细节中搭配柔软的床品,将舒适感尽数描绘在每一处角落,铺展温暖气质。 儿童房切实关照了孩子的童年世界,搭配趣味床品。 落地窗前放置一个小帐篷,与窗外的自然掩映,实现了孩子在家露营的想象,给予难忘的快乐时光。 家对于精神与心灵安放的重要性,越来越不可替代。 它不仅仅作为空间容器,同时承载了居住者的内心世界,不管是新与旧、过去还是现在,记录着一份时光记忆,隐藏在看似普通的日常事物中,更值得生活细细品味。 项目名称|中梁-滨湖苑 项目地点|浙江 丽水 项目面积|300m2 主创设计|谢立城 空间设计|金梦、林佳锋 软装陈设|锋尚艺术家居 主要材料|钢板、橡木、胡桃木、咖啡洞石、肌理漆 项目摄影|徐义稳 |
精华推荐
换一换
发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