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城市里安家,三房两厅是大多数三口之家最务实的选择。它结构清晰、格局分明,却也容易陷入“流水线装修”的困局中。 8月给你们讲的最后一个家,就面临这样的问题,当承重墙划定空间界限,户型已近乎“标准答案”,这样典型的结构布局还能有怎样的变化? 这一集的家给出了不一样的角度:户型的基础结构是可以尊重的起点,而非必须推翻的障碍。设计师已经将一个标准答案转换为贴合屋主习惯的定制生活。 ![]() ![]() ![]() 客厅变得轻盈,感受不到储物带来的压力,实际上是因为储物主要分布在入户处和阳台的位置,客厅是完全身心轻松的、不携带任何包袱的空间,顶面弧形的跨越让视觉方面又加宽了延伸,海绵一样的黑色沙发,搭配斑马条纹椅子,用深色拉回空间的重心,成为白色空间中的视觉韵律点缀,而非主导。 ![]() ![]() 乍看无疑是清爽的开放式LDK(客餐厨一体)基础格局,公共区域的改造思路,聚焦在餐厅位置的安放,它变成重要枢纽,串联家里三个核心功能——厨房、书房与客厅,以此释放客厅承载的储物和情绪压力。 ![]() ![]() 这个家没有独立玄关,设计师用一组高精度柜体布局避免了入户的杂乱风险,柜体延伸向内,一扇滑动的移门完成了储物与书房的瞬间切换。 ![]() 儿童房在布置初期,小生命还没有来到,屋主只是一种想象,想象TA会怎样使用这个空间,怎样拿取玩具和快乐游戏,慢慢长大的同时,这里还会伴随着整理的习惯和独立的个性。 ![]() ![]() ![]() 水墨木皮的流动感仅仅抬高一点,床铺的感受就完全不一样,视线随之压低,随时可以接近地面的高度很容易让人放松,设计师不仅考虑光线的路径,也创造出或明亮通透、柔和私密的光环境。 |
精华推荐
换一换
发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