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是位于成都的复式住宅,常住人口是女主人、儿子和母亲,三代同堂。一家人对储物收纳要求很高,他们希望家的氛围是自然而松弛的。 设计师通过多次家访以及同业主的深度沟通,精准捕捉到业主的核心诉求,整合功能与美学,最终为一家人打造了一个自然松弛,带有独特的中古调性,充满书卷气和精致生活气息的宜居之所。 ![]() ![]() ![]() 设计师将原有楼梯位置移到角落,释放出更大的空间给到客厅,实现开放松弛的整体布局。 温润的暖棕色木质楼梯别具复古气息,辅以铁艺栏杆,在视觉上轻盈通透,扶手圆润的弧度贴合手掌,不仅避免了直接的尖锐棱角,让老人和孩子上下更加安全,更以流动的线条赋予空间灵动感。 ![]() 业主有大量的书籍收纳需求,设计师做了整面墙的到顶书架,利用不同色彩和格子大小进行分隔,便于对不同的书籍进行分类整理和取放,同时还设置了陈列区,可以用来摆放家中收藏的艺术品和手工工艺品。 沉稳自然的大面积木色运用, 从楼梯、柜体延伸至窗户, 不仅在视觉上形成了温暖的连续感,更铺陈出空间深邃而独特的“中古”底蕴,成为整体格调的奠基之笔。 ![]() ![]() 整个挑高空间布局精妙,将多重生活场景巧妙整合。阅读区、音乐区、闲谈区、楼上的私密空间,都和谐相融。 空间中的家具与陈设丰富考究,有业主亲自制作饰面的沙发、平时用来练习的钢琴、复古的落地灯、小巧的矮……楼梯和书架的木质结构暗示了空间的垂直流动性,使挑高空间不显空旷。 ![]() ![]() 空间以经典的黑白和温润的木色为主色调,明净简约的开放布局给人以放松感,让人可以自在惬意地在空间中漫步。 ![]() 木质弧形楼梯边的黑色圆几上,质朴陶罐中精心安插的花艺为空间增添更多的生机与活力。 复式空间拥有着良好的采光环境,大面积的落地玻璃窗,将自然光引入室内,沐浴在其中,带给人更多暖洋洋的松弛状态。 空间中,橙棕拼色屏风成为吸睛背景,其暖色调与前方亮红色单椅形成色彩呼应,强化视觉焦点。落地灯与台灯形成高低错落的光源布局,配合书籍与绿植花艺,共同营造出实用且温馨的灯光氛围感。 温暖的实木台阶以流畅曲线盘旋而上,与纯白墙面及纤细扶手形成细腻的材质碰撞。于简约现代中透出自然肌理的温度,营造出宁静优雅的温馨氛围。 整墙书柜容纳藏书与心爱摆件,交织出生活的厚度;落地灯柔光笼罩,与钢琴、书架的木色共振出温润基调;那把绿色条纹椅点缀其间的鲜活,无声诉说着日常休憩的舒适。 光影氤氲间,定格了一家人共享阅读、艺术与陪伴的温暖时光——这便是心之所安的归处。 入户玄关处摒弃繁杂,用极简的手法将设计表现和收纳整理结合在一起,设置端景引导进门后的视线,让人能在现有的房间中一步一景。 弧形造型打破了直线的冰冷刻板,让空间更富有变化。用大面积的米色铺陈基调,这种宁静柔和的底色,仿佛瞬间过滤掉外界的喧嚣,温柔地包裹住家中的第一缕情绪。 主卧采用定制屏风床,墨绿色软包床头墙提供舒适质感,为空间渲染出更多的复古基调。木质地板与白纱滤过的日光交织出温润自然的静谧感,营造出兼具私密松弛感与通透呼吸感的休憩场景。 整个空间增加了储物功能,使日常收纳更加合理有序。 空间中的静物似乎都有拥有着自己的静默语言。光线漫过锤纹起伏的钵体,在木质与金属的对话间流淌出时光沉淀的静谧——此处无声,却似有清音缭绕,于几何秩序与自然肌理的共生中,凝练成一幅唤醒五感、涤荡心尘的禅意画卷。 简洁雅致的梳妆台,精巧别致的斗柜,明朗舒适的布艺长沙发,以柔和的线条与温润的质感,无声地拓展视觉边界,交织出令人松弛沉浸的宁静角落。 书房与主卧通过折叠门形成可开可合的布局,采光极佳,创造出舒适的办公条件,与儿子房对望,方便平时照顾儿子的成长与学习。 从书房向下俯视,就是家庭图书馆和音乐角,串联起楼上楼下的互动与交流。 书房中的陈设延续了空间的中古调性,书桌颇具质感。造型别致的台灯、落地灯让空间更加丰富有趣。 二楼过道做了充裕的收纳,原木衣柜采用传统榫卯工艺,门板上点缀着如老式门扉般的透光小孔,巧妙地将光影邀请入内,演绎出质朴灵动的妙趣。 儿童房延续空间的温润木色,大面积的折叠窗与书桌相连,打开之后即与书房对望,同时与客厅也形成了良好的交互,便于一家人生活中的沟通和交流;闭合之后即刻围合出私密小天地。 温暖的大地色系木质元素,从折叠窗框到书架,再到栏杆和桌面,自然地贯穿了整个上下层空间,为现代的家增添了一份亲切的柔软感。 ![]() ![]() 项目地址丨成都 · 莱茵河畔 设计机构丨尚舍生活设计 空间摄影丨李恒 项目面积丨150m² |
精华推荐
换一换
发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