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珊瑚设计 | 雁荡山风景区:业态复活与更新

5 小时前/ 商业空间/ 场馆/ 只看大图 阅读模式
仅供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谢谢配合。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jpg

雁荡山,作为国家5A级风景区和世界地质公园,以奇峰怪石、峭壁云海和深厚的文化积淀闻名于世。
从方洞至灵岩景区的步道蜿蜒在山体之间,溪水潺潺,每一段景致都宛如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
然而,游客在此的停留时间通常不足两小时,传统的游览模式难以满足当代人对深度体验的需求,
也无法充分展现雁荡山丰富的自然与文化资源。

2.jpg

3.jpg

继雁荡山悬崖系列之后,设计的同时我们从运营维度思考如何将2小时的游览体验延长至24小时,
将沿线那些不被发现濒临废弃的场地打造为连续的沉浸式体验节点,
其中屏霞轩茶室与灵峰文创店便是这一延长线上的两个关键节点。

4.jpg

灵岩寺是雁荡十八古刹之一,四周环境幽绝。
灵岩飞渡是景区内传承百年的重要特色表演项目,被誉为“世界上最高的空中舞台”。
作为雁荡山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灵岩飞渡是景区的重要文化符号。
屏霞轩位于灵岩寺旁,原本为闲置的配套用房。
经现场踏勘发现,场地尽揽飞渡的最佳观赏视角但游客多在平台观赏表演后即离开,场地利用率极低。
我们希望通过此处改造,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升场地价值。

5.jpg

遵循“弱设计”的原则,尽可能保留建筑原有的结构和立面。
入口处平缓而上的台地并非新建,而是原有场地的延续。
青苔覆盖其上,古朴的老石板诉说着建筑的历史。
顺着台地,油纸伞一直延伸到屋顶,伞面的秩序感与远处的山峰相呼应,形成了一种独特而奇妙的契合。

6.jpg

7.jpg

茶室一层主要功能为茶饮与轻食体验,同时设有舒适的观景区域。空间布局顺应原始基底。
外场可根据不同使用需求调整桌椅组合,既能满足大的团队游客群体,
又适宜三两人的休闲小憩,通过运营需求的考虑使这里成为一个多功能的沉浸式观演场域。

8.jpg

9.jpg

以岁月沉淀的老木为骨,温润的木纹承载着时间的温度,与山林古刹形成跨越时空的对话。
不同于传统茶座的拘谨,我们选择了棉麻软包沙发环抱其中,让游客在此间以最自在的姿态沉浸茶香。

10.jpg

11.jpg

12.jpg

大面积开窗不仅引入自然,更将外部山林景致纳入其中。
这里不只是品茗之所,更是一场融合自然美学的感官仪式
当山风穿过窗棂,烛光轻颤,茶烟升腾,整个空间便成为连接天地、安顿心灵的禅意容器。




纸灯洒下柔光如月,在最大限度留白的空间中勾勒出斑驳树影。
室内精选的绿植与窗外古木形成层次交叠,光影在木质肌理与素白墙面上流动起舞。



连接一层与二层的楼梯保留了老石板的原貌,
石墙上的青苔幽绿伴随山林,使每一次上下楼都成为一场细腻的感官旅程。
回廊轻轻环绕茶室,形成半开放空间,为与自然互动提供多重可能。




从一层的地台开始,空间逐层抬升,经由二层入口处的过渡露台,
再一路延伸至屋顶的观景层,整个动线像是被山势轻轻托起,形成了层层递进的游览体验。
在行走与停驻之间逐渐舒展,带给游客松弛而自在的节奏感。




二层入口处的观景露台依山势而建,恰好嵌在山体与建筑之间。
竹林环绕并穿插其间,枝干从露台的空隙中自然生长出来。
这里既是由室内通向自然的过渡地带,也是游客停步小憩、感受山林气息的绝佳所在。


设计保留了建筑原始的屋顶,让青苔成为屋顶的主角,使建筑真正“生长”于环境之中。
层层叠叠的青瓦不再仅是建筑的遮蔽,而是化为一幅生机盎然的立体画作
浓淡不一的青苔肆意生长,如同用时间的笔触绘就的墨韵,深浅交错,绒绒如毯。
楼梯依着墙体与屋檐曲折盘旋,行走其上,节奏缓慢而从容。
抵达屋顶时,视野在高处尽情舒展,远山叠峦尽收眼底。
轻盈的伞面与天光呼应,在辽阔的山景之间增添了一份别样的诗意。


二楼设置了包厢区为品茗体验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慵懒闲适的棉麻沙发,端庄雅致的传统茶桌,既满足了现代人对舒适性的追求,亦保留了东方茶事中的仪式感。
精选的微型盆景与窗外宏大的自然景致形成微妙对话。


包厢最大的馈赠,是那幅被窗棂框定的动态自然景象,
推窗远眺灵岩寺的古朴飞檐在苍翠林冠间若隐若现,梵音清风仿佛触手可及。
远处崖壁尽收眼底,微风拂起轻纱,茶香与风声交织,带来静谧而悠长的观赏体验。


露台采用透明玻璃护栏消隐于环境。
坐在这里,天柱峰与展旗峰尽收眼底,可纵览灵岩飞渡的表演全貌,沉浸于表演与自然景致之中。



在自然与时间中生长的屏霞轩形态宛如一座梯台式的观景平台,
顺应山势层层叠进,如同大地雕刻出的艺术作品。


这里既自由舒展,又在秩序之中保持节奏。
随着四季更迭,植被逐渐攀附、环绕、渗入,
最终让建筑与山林融为一体,呈现出一种由时间赋予的宁静与从容。

灵峰文创店

灵峰为雁荡山的东大门景区,以悬崖叠嶂,奇峰怪石,古怪石室,碧潭清润而著称。

与灵岩、大龙湫并称为雁荡三绝。

两大奇洞——观音洞、北斗洞为游人所必至。合掌峰是雁荡山的代表景观之一。



灵峰文创店位于灵峰景区的重要节点,可远眺观音洞、合掌峰。
原本这里仅作为小卖部使用,游客多只是短暂停留购买饮品,空间缺乏活力,与周边景致的互动性非常有限。


设计以文创业态植入为主、基础配套完善为升级理念。
希望通过延展原有场域,使自然元素渗透空间,激发游客与景观的互动,延长停留时间并提升场地体验价值。


通过玻璃盒子嵌入原有建筑,空间视觉向外扩展,将封闭的小角落彻底打开,内外之间的边界逐渐消失。
这里不再是单一的室内,而是一个更开放的会合点。



抵达灵峰的游客,几乎都会在此停留,相遇、交流,空间从一个配套建筑转变成了新的目的地。
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休憩打卡的精致空间,更通过文创产品展示雁荡山深厚的文化底蕴。
原本树下空地被改造成一个圆形小剧场,随着边界的打开,场景也随之生长。
以文创店为核心,游客的活动散落在大树下,溪水边,拱桥旁的转角处,
甚至草坪与石路之间,处处自发形成自然的聚落。



屏霞轩茶室与灵峰文创店作为雁荡山游线中的关键节点,
以“弱设计”与“微更新”为原则,让原本短暂的观光游览被延展为更细腻、更持久的体验。
设计不以大规模介入改变山水格局,而是顺应场地特质,将建筑、景观与人群活动重新编织,
使游客在停留的过程中与自然、文化发生更多关联。


项目地点:温州雁荡山风景区
甲方团队:雁荡山风景区管委会
项目类型:景区商业
建筑面积:500㎡&80㎡
设计全案:慢珊瑚设计
完工时间:2025.06
项目短片及摄影:潘杰


精华推荐
换一换

发表评论0

慢珊瑚设计 | 雁荡山风景区:业态复活与更新
拓者推荐
  • 晓风印月CAD施工图
  • 成都麓湖生态城项目
  • 春山秋水-南通启东·湖境桃源
  • LSD-苏州绿城凤起潮鸣
  • 上海高·尚领域别墅
  • 2025拓者年费+案例Vip会员说明!
  • 【 拓者年费--CAD图纸】
  • 【 拓者年费--户型方案】
  • 【 拓者年费--豪宅视频】
  • 【 拓者年费--灵感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