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香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发表评论17
序言 2 V) n, S8 r8 T1 [7 y2 E设计的日常\朱鄂8 R* T3 e3 ^% f / a n6 H9 i2 b1 t+ z/ _6 t大约九年前,我在筹备“视觉语言丛书”的过程中,认识了原研哉。当时做这套书的目的,是相像中国系统地介绍日本设计师和设计的动向。为此,我走访了很多设计师,和他们交谈,进行采访。 ! C. ]& _4 v$ B0 a# p) j' e之所以选择原研哉,是因为他的设计即感性又理性。他的设计不是纯粹的平面设计,而是以建筑设计为出发点来思考设计。虽然他做的是平面设计,但他的理念中,即使是“平面”,也是立体建筑物的一个部分,所以具有一种很特别的气质。; M3 |! S7 `1 j% j5 I% g ~ 后来,我通过与他的仔细交谈才了解到,原来他进入平面设计领域其实是一个偶然。他一直想从事的是建筑设计,而他的母亲是一个书法家。建筑世界的空间感和书法世界的文化感,让他一开始的时候对平面设计心存抗拒。3 _; ~7 v! e0 G' g# v9 P6 [ 正如他在书中所提到的,在他刚从事这个行业时,他不认为自己是一个设计师。因为在他看来,仅仅依靠设计的才能谋生并不是成为一个设计师的充分理由,一个真正的设计师,应该能够丰富设计这一概念。/ k+ o( B& ^0 a, K6 a1 y “设计师的工作,并不只是设计实践。在当前环境中,为设计找一个合适的场所,并对设计领域重新配置,对设计师来说,也许是更为重要的工作。”在本书的最后一章中,原研哉认真阐述了“设计领域重新配置”这个问题。显然,他对设计的思考已经远远超出了技术层面,而是围绕信息传达这一设计的本质功能,以充满自省的精神在深化和反思自己的设计意识。6 A: T5 p/ i7 \3 [/ x, F 在原研哉看来,设计不是一种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质的感觉能力和洞察能力。所以,设计师应时刻保持对社会的敏感度。这在《设计中的设计》一书中,他正是以这一想法为中心展开论述。 1 G3 |% E& S% _6 V' h, A0 i' v7 f“设计到底是什么?”为了给出自己的答案,原研哉回顾了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并且策划了:“RE-DESIGN----二十一世纪的日常用品再设计”展览,通与许多设计师的互动一起来思考设计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6 @: H) f. o$ ]: ~" A- u3 H在实践设计中,原研哉试图建立一种信息建筑的思维方式,让平面设计不仅能作用于人的视觉,而且能够触动人的所有器官。作为日本著名品牌“无印良品”的设计委员,原研哉以“无中生有”为圭泉,凸显“无”的力量。同时,作为一名非常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设计师,他也把引导消费欲望作为自己的设计任务之一,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u& j% D2 L* v0 Z% p 中国的经济正在高速发展,经济的繁荣也给设计带来了新的契机。在这个时候,能够听到原研哉作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对设计工作的思考,无疑是正逢其时。这也和我的一些想法不谋而合。 ' p& i2 R/ j6 l0 R' ^8 u, S回国以后,我也一直从事设计工作。设计是什么?当中国的经济发展驶入了快车道,创意时代的到来已成为无法抗拒的现实,“设计”在收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回到开头,回答一下这最为基本的问题?原研哉并没有在这本书中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但他给了我们弥足可贵的启示。我想这也正是《设计中的设计》一书真正意义所在。. F3 i% q# {0 i- M3 ` 设计在哪里?最令我们视而不见,习焉不察,而恰恰有离不开的大概就是设计了。我们穿戴着经过设计衣、帽;生活在经过设计的房屋里,使用着设计过的各种日用品、电器等;在经过设计的建筑物里使用他人设计的工具劳动着;就连我们漫步的街道也是经过设计过的。我们无意识地生活在设计的海洋中。生活本身,就是设计的起源地;而设计,归根结底就是我们对生活的发言。 ; ~% t% J- V* u/ D# r5 h想想我们曾经为之感叹的那些古人留下来的美丽器物吧!它们的巧夺天工令今人心驰神往,无法想象在那样一个时代如何会用这样的“设计”。但在当时,这也不过是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而做的努力罢了。生活是最残酷的淘洗,只有适合生活的器物,才为我们所感知、认识、欣赏、继承。9 n2 [8 f% q9 U6 M$ L 今天的中国,已经越来越受世界的瞩目。正如原研哉在书中所谈到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一个新基准,他嘱咐日本人应该对此保持平静和内观,再造成熟文化。那么我们呢?仅仅是依仗青春期般的热情是不够的,我们也应该关注自己脚下的这块土地,争取在“这块土地”上做出属于中国又属于世界的设计。当创意成为产业,当设计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身为设计师的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加冷静和谨慎呢? 3 }- {+ _; |& y“日常”是原研哉反复提到的一个词。在他看来,这是设计的源泉,也是设计的意义。《设计中的设计》这本书说到底,是提醒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一个设计师,你可以设计的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设计”,还有你的生活
本帖最后由 燃烧的香烟 于 2010-1-26 11:16 编辑 . G! ?5 B; {% l 0 ^7 e5 ], x2 {* I 是DPF格式的,一会上传。
网络太慢了!
本帖最后由 燃烧的香烟 于 2010-1-26 11:56 编辑 2 H3 O7 ]" {# @ n: g% z2 L3 R4 q! ~6 F# ?1 S [attach]
没有人来看啊!只有自己顶了,我感觉是一本相当不错理论书籍。
不错,可以
下了哈!!
搞设计应该看看!
水平都很高啊!
骗人的···
已经买了原版看了。
谢谢!!!
谢谢分享,急需营养!
恩····不错··
下载了,都打不开。能否发一份到我邮箱上呢,谢谢。[email]741466192@qq.com
下了没内容是几个意思。。说文件错误
406158
工作日:早9点--晚5点
客服QQ微信:406158
关注拓者设计吧让设计更有范
序言
设计的日常\朱鄂8 R* T3 e3 ^% f
大约九年前,我在筹备“视觉语言丛书”的过程中,认识了原研哉。当时做这套书的目的,是相像中国系统地介绍日本设计师和设计的动向。为此,我走访了很多设计师,和他们交谈,进行采访。
之所以选择原研哉,是因为他的设计即感性又理性。他的设计不是纯粹的平面设计,而是以建筑设计为出发点来思考设计。虽然他做的是平面设计,但他的理念中,即使是“平面”,也是立体建筑物的一个部分,所以具有一种很特别的气质。; M3 |! S7 `1 j% j5 I% g ~
后来,我通过与他的仔细交谈才了解到,原来他进入平面设计领域其实是一个偶然。他一直想从事的是建筑设计,而他的母亲是一个书法家。建筑世界的空间感和书法世界的文化感,让他一开始的时候对平面设计心存抗拒。3 _; ~7 v! e0 G' g# v9 P6 [
正如他在书中所提到的,在他刚从事这个行业时,他不认为自己是一个设计师。因为在他看来,仅仅依靠设计的才能谋生并不是成为一个设计师的充分理由,一个真正的设计师,应该能够丰富设计这一概念。/ k+ o( B& ^0 a, K6 a1 y
“设计师的工作,并不只是设计实践。在当前环境中,为设计找一个合适的场所,并对设计领域重新配置,对设计师来说,也许是更为重要的工作。”在本书的最后一章中,原研哉认真阐述了“设计领域重新配置”这个问题。显然,他对设计的思考已经远远超出了技术层面,而是围绕信息传达这一设计的本质功能,以充满自省的精神在深化和反思自己的设计意识。6 A: T5 p/ i7 \3 [/ x, F
在原研哉看来,设计不是一种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质的感觉能力和洞察能力。所以,设计师应时刻保持对社会的敏感度。这在《设计中的设计》一书中,他正是以这一想法为中心展开论述。
“设计到底是什么?”为了给出自己的答案,原研哉回顾了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并且策划了:“RE-DESIGN----二十一世纪的日常用品再设计”展览,通与许多设计师的互动一起来思考设计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在实践设计中,原研哉试图建立一种信息建筑的思维方式,让平面设计不仅能作用于人的视觉,而且能够触动人的所有器官。作为日本著名品牌“无印良品”的设计委员,原研哉以“无中生有”为圭泉,凸显“无”的力量。同时,作为一名非常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设计师,他也把引导消费欲望作为自己的设计任务之一,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u& j% D2 L* v0 Z% p
中国的经济正在高速发展,经济的繁荣也给设计带来了新的契机。在这个时候,能够听到原研哉作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对设计工作的思考,无疑是正逢其时。这也和我的一些想法不谋而合。
回国以后,我也一直从事设计工作。设计是什么?当中国的经济发展驶入了快车道,创意时代的到来已成为无法抗拒的现实,“设计”在收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回到开头,回答一下这最为基本的问题?原研哉并没有在这本书中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但他给了我们弥足可贵的启示。我想这也正是《设计中的设计》一书真正意义所在。. F3 i% q# {0 i- M3 `
设计在哪里?最令我们视而不见,习焉不察,而恰恰有离不开的大概就是设计了。我们穿戴着经过设计衣、帽;生活在经过设计的房屋里,使用着设计过的各种日用品、电器等;在经过设计的建筑物里使用他人设计的工具劳动着;就连我们漫步的街道也是经过设计过的。我们无意识地生活在设计的海洋中。生活本身,就是设计的起源地;而设计,归根结底就是我们对生活的发言。
想想我们曾经为之感叹的那些古人留下来的美丽器物吧!它们的巧夺天工令今人心驰神往,无法想象在那样一个时代如何会用这样的“设计”。但在当时,这也不过是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而做的努力罢了。生活是最残酷的淘洗,只有适合生活的器物,才为我们所感知、认识、欣赏、继承。9 n2 [8 f% q9 U6 M$ L
今天的中国,已经越来越受世界的瞩目。正如原研哉在书中所谈到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一个新基准,他嘱咐日本人应该对此保持平静和内观,再造成熟文化。那么我们呢?仅仅是依仗青春期般的热情是不够的,我们也应该关注自己脚下的这块土地,争取在“这块土地”上做出属于中国又属于世界的设计。当创意成为产业,当设计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身为设计师的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加冷静和谨慎呢?
“日常”是原研哉反复提到的一个词。在他看来,这是设计的源泉,也是设计的意义。《设计中的设计》这本书说到底,是提醒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一个设计师,你可以设计的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设计”,还有你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