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课特约老师—张培哲(网名中产装潢) 介绍

2010-7-13/ 图像资料下载/ 设计软件/ 只看大图 阅读模式
仅供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谢谢配合。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张培哲:
6 q3 [1 ], [6 \  J/ ], i$ d. r- S! r* H' D+ }- v
1974年生人,石家庄籍
% P* J& l3 R2 w7 ?7 k6 x$ S" C
2 k  y. ^* k0 V/ R* X& J+ B) V房地产行业从业7年,装饰行业从业6年0 {* r! q) `" o- u4 W

: v# J, p) a+ ]$ t5 b' V市装饰协会理事; V2 C3 ^, L) \: N

. D" h- T" |" Q0 Q/ q( A中产装潢有限公司创始人
8 U8 ]$ _+ `5 z  m2 Z6 E
: l) ^- W6 [) `! Y客户总监/设计师/风水顾问
1 N2 D1 N! {3 r1 ?' {9 p% G/ W0 k+ U, P- p! P: G
擅长高品质空间设计、配套设计、软装设计
$ t4 J0 m( W9 ?- d: H2 H! B6 E! q5 u. B! h& M4 J& M6 h
作品及著作发表于多家媒体$ t8 k/ D, G0 T5 {' }& h; i8 [
5 ]6 @1 _* Z' p
联系方式:13513.111116 8009.111116
5 R/ R0 y, e0 Y: }, B  s1 Z, r4 n, i+ u, s! ?, _
QQ:79482866! O8 ^2 N# A, A; G3 P" L2 o
2 G7 l- i, A" ~+ U3 \
E-MAIL:zhang@peizhe.com
精华推荐
换一换

发表评论94

  • 拓者 管理员 2010-7-13 12:43:04

    关于 张培哲特约讲师的课程内容:" }4 z, n' b; T1 j* _

    2 u! C: d" e& l. v/ F0 g8 K, i) K深入潜出的讲解室内行业,从事室内设计行业的一些经验心得体会告诉大家!3 i  N! R# V  l% [; h3 [' l7 g* C

    , b) m, f9 j! o2 E0 L4 J1 t; n室内设计的职业的方向,道路的规划及一些设计技巧。
    2 g; b; O% x1 J& X
    $ S. ?2 Z/ H0 {: W: K# c2 d- F专业方面:以材料施工工艺,软装设计搭配技巧,谈单技巧,风水学的讲解为基础,分析一些室内设计经典案例。
    / ]! x  h0 U  f& A2 {( t
    ) E  }$ Q6 m0 j3 L0 z0 R1 P课程设置在 5节课左右,在这几节课与学员进行深入的交流。

  • 拓者 管理员 2010-7-13 12:43:07

    关于张培哲老师的一些经典语录 想必大家在各个设计论坛都有见过!2 b& B' m( p6 E( Q% X  ?+ u2 R9 j

    & j7 B; F3 \& j: C2 u当牛A客户遭遇牛C设计师 0 [2 h& m# S) k3 k
    2 I$ @6 z  X3 M& V6 O. m0 ^; ^
    经常遇到特牛A的客户,在他们面前,我的矜持和涵养一次又一次地遭遇到挑战.曾经一度以儒雅和内敛示人的我,也不得不当了回大尾巴狼...; z; j- O* C( y& O1 j6 {( S
    % B/ d5 m* w5 d' {
    案例一:你个毛头小子懂什么
    6 Z9 J2 I) F7 V; b; {6 f有个客户,刚在某小区买了套大房子,张扬似乎不仅仅写在脸上,更是写在骨子里.7 p- l$ b/ Q) g. N. P* m! {
    一张口,就问我,你多大,我说30多,哦.做设计几年了?我说装饰设计四年吧.这么年轻,懂设计吗?哦,客户很不屑地叹了一句.
    6 ?9 W3 y+ u; f5 X% X- \# g我嘿嘿一乐,什么也没说.沉默了片刻,他开始介绍他的房子,如何如何贵,如何如何阔绰,...' j  d5 H; ~) b/ J- h9 S3 J
    我问他:"我设计了近两百套房子了,你买过几套了?"
    $ E% f9 w9 W' M3 k; b7 N客户不语...% M9 A+ `; f( r# Z7 M0 W7 c; \' U
    + `, y4 b! Y# S& d- j2 ?. W% `
    案例二:我最瞧不起国内设计师
    9 W5 `- F- x4 W" g2 K! w3 \/ i有个客户,刚从国外回来,见设计师的时候只喝自己带的咖啡,而且只吸自己带的哈瓦那,在座位上放上专用的纸巾,牛A烘烘地说,这才是品位,这才是外国的感觉.NND,终于让咱见识了一回假洋鬼子的光辉形象。
    # C3 u; h8 f# P7 m) O& P那么好吧,请你按外国的设计行情支付设计费,800每平的设计费,并且我们只收欧元!!!
    0 W% n+ J* F. p0 e4 B) ], m$ R6 [$ n8 C/ x
    案例三:我要绝对环保的设计" i3 i3 `! E& i: d8 c: U! w% U6 g- I
    曾有位我的客户,要求我的方案做绝对环保的设计,不要考虑钱,人家有的是钱.
    5 l- H0 z1 Y5 ]7 J! i4 `3 W我呵呵一乐,什么也没说.他急了,我请你来就是要你做设计的,你笑什么.
    8 r( {+ q" q! W4 K7 k我说,绝对环保的方案就是什么也不做.因为所有的材料都不是绝对环保.* |4 Z. Z3 P" ]3 I
    哦...原来如此.6 d3 @. g, d3 h; W# a
    ! T* P: n4 U; R! R% B
    案例四:客户可以不懂设计,设计师却不能不懂生活
    3 N* e8 _$ ^, l4 O5 K) l% k曾有位客户,要求我给他的方案里,必须加上罗马柱和壁炉,最好还加上维纳斯的雕塑.因为这样才够酷.反正他见别人是这样设计的.' \0 V* K9 \  }2 X& W
    我说,是否把美国的国会山也搬过来呢?8 U( i  O( N* F! w. z( `+ X
    客户非说我搞笑.5 d$ u8 T9 h. V& r/ ?/ w
    我说设计不是搞笑,生活更不是玩笑.
    # U4 m1 k9 @; N4 D: k0 K" u你把这些东西都搬来,是你伺候它呢还是它伺候你呢.有什么用呢?* Y  d6 a* i( J# ^$ r8 b1 y
    客户可以不懂设计,但设计师却不能不懂生活……8 X' p6 ^7 g. W1 p3 f( z) b

    " v. G7 `9 e, F8 O  ^7 k8 \6 g案例五:先开方后挂号
      R4 ]5 V8 n1 L' u2 t# w我的设计在进行方案口头沟通后都要预收设计费的.
    9 B, {8 v! G; E, D有的客户不解,说我还没看到你的方案,凭什么要收我定金.
    / n+ u+ u. F' M2 a8 |) b我说:"如果方案或设计思路不满意,您可以不交定金.这也是在最大程度上保障客户的利益.但是总不能到医院去了,我要先看到医生的处方再挂号吧."
    + a' T5 n: {$ [' t. Q" C' p更何况,一套方案的设计要耗费设计师很大的精力和时间.尤其是前期的家具定位和软装设计定位都要耗费很大时间.这都是设计师的成本.3 p6 c! |5 k+ C; x/ C3 Q( ?2 b

    / q' Q; K) I3 l0 l5 ~案例六:股份制装修
    + j; p/ T, X; x1 @5 Z9 i曾有个客户,男主人从外地买的地砖,女主人买的家纺,婆婆给买的门和家具,公公给买的地板和橱柜...
    0 Z& h. ^5 m8 [+ X8 X' u; d% {& r可以说,每件东西都是好东西.只是装完后,怎么看都不伦不类.后来跑来让我给参谋一下怎么改,
    5 _) G( [4 g: }  ?我一看就傻眼里,仅仅一个卧室里,就有8种颜色之多..5 Z: G/ I( h0 u4 M2 f' ^
    我说这样的活儿,我没本事做.她说我没请设计师自己琢磨着装的,每件东西都是她过目的,都是精品,也很贵.但为何却成了这样呢.2 p: j! n" Y- ?' a0 B
    我说,如果你们家做家居产品博物馆倒是可以,但做家居不好说.
    + W! Y0 t( F3 M* {$ q/ R
    ( [2 ]0 y$ l. {2 h* P/ l案例七:有钱还不赚,有病 有个客户要求我做设计的时候,告诉我,我让你怎么设计你就怎么设计,设计费该出多少,我一分不少你的。 我说,哪我来是干什么的。她很直接,我请你给我监个工。看看工人是否偷换材料。 谢谢,我不做。 我又不是不给钱。凭什么不做。 对不起,我只卖艺,不卖身!

  • 拓者 管理员 2010-7-13 12:54:19

    3 Q( R4 x) ?. W# n
    ! R2 m0 M; X4 t/ z, c
    [职业感悟]本设计师,只卖艺不卖身; N" O9 G4 w# a; v

    / ]! [+ @7 m% K  e以下内容纯属调侃,并无任何讽刺之意。如有冒犯,请多谅解。
    5 U4 H7 X: @2 \% R/ j1 i
    1 S$ n2 T9 s  j9 R# x: i  ~) Q6 j) T6 g" @
    曾有设计师问我,为何自己很努力,也下了很大的辛苦,做了一个又一个方案,效果图也做了不少,却为何收效甚微,甚至连客户都不待见呢。。。。- g" P( q! F) U) ~" |$ M

    7 A: j, B3 P9 f- g% G我说,你呀,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你现在是卖身不卖艺,要想有成效,必须是卖艺不卖身。: x; g  q! A2 l

    / x. t/ ]9 S" J, t. p因为都是男人,他开玩笑说,我倒是想卖身呢,卖不出去。。。
      t( c3 G& f' v9 |, R
    & q' |0 a, e$ ^2 P& t8 T我说,就你现在来说,做的方案少说也有几百个了吧,收费设计又有几个?你回头看看你的方案,有什么创新没有,是不是千孔一面。如果真是这样,即便你再通宵达旦,再夜以继日,因为没有什么新鲜玩意儿,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你的设计最多等同于出出苦力。出苦力谁不会呀,你会,人家也会,甚至人家比你还能吃苦。这种吃苦受累,消耗时间消耗精力,甚至消耗你的身体,又同卖身有什么区别呢?* w0 u% g4 H3 }  E- i' V6 t

    ! ^3 V9 U" J7 m  O+ E换句话说,卖身谁不会呀?1 |, a1 v4 Z# \( }
    5 v+ N9 I* P* }
    但要想有出息,那就得卖艺,靠头脑,靠设计创新,靠你的技术含量和设计思想。这样你的设计才能收费,你也就不会抱怨:"为何,我干了这么多,收获这么少。。。。", |$ [1 ]$ i7 i2 U

    % h0 I8 S2 I! \4 ]4 r熬吧。等有一天你真的出息了,你就可以冠冕堂皇地讲! k( g6 W. d" M+ z1 i. |. U

    7 A) [6 ~2 I; C& T“本设计师,只卖艺不卖身”7 E! `! r/ f& N6 {8 _' U# k
    9 x  r* p/ r( b2 Q+ d+ m
    ……(张培哲 2007/08/11)

  • 拓者 管理员 2010-7-13 12:54:26

    关于自己的职业感悟' k( u" \, Z+ a0 k! [1 w
    % T. [3 b% V; l8 X0 I/ o" g' I

    / W/ Z( B& A2 x1 u2 n. S# S& _第一篇 我们要选择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J3 I# T2 F0 c) a+ ]/ B4 j

    : g6 B% i8 S: a- ^, `+ O大家刚从学校里毕业不久,相信你们都满豪情满怀,个个跃跃欲试,急于在工作的舞台上大展拳脚,但是别急,今天咱们先务务虚吧。3 v4 H3 S  I; p  w
    想干成一件事,几乎都要经历不少的坎坎坷坷。很多人在顺境的时候没有什么,但逆境的时候则非常重要,就我的经验,逆境的时候我们需要一种信念支撑,否则我们我们是难以坚持下去的.这种信念是什么,就是我们的追求,更是我们的信仰。通俗一点,就是我们要为自己选择一条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M% B' u3 a* q  d7 b
    这要从人的三种活法儿开始说起:% N4 e9 v, V+ S+ P! }4 ?
    就我看来,人的生活虽然丰富多彩,但生活方式无外乎三种:1,为信仰活着,2为爱好活着,3,吃饭为了活着,活着为了吃饭。- _( `4 ?$ e9 Q8 s3 Y7 W; z

    9 b( R& E) c+ i. v第一种生活方式:为信仰活着& o8 }- c: d/ r! {
    典型代表:画家、企业家(尤其是处在创业阶段的企业家)2 t  H+ `9 o3 r. R1 g
    说明:这里所说的信仰,不是什么马毛主义,这离你我太远。我说的信仰,是指值得你去追求的目标,值得你无怨无悔去付出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信仰,对企业家而言,他的信仰就是他的事业,对画家而言,他的信仰就是他的作品(心中想要完成的作品)。有了这份信仰,才能支撑着他们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一步步地趋向成功。# b/ L/ X! K7 H/ b

    6 A5 \. I6 E3 y+ [5 l这种生活方式的特征:
    6 I& y6 ~8 q7 d8 N1、最幸福。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他的目标,他的每一次进步,每一步成功,每一次完成他既定的目标(小的目标),都能让他欢欣鼓舞,都能让他雀跃不已。举个例子,我曾有这样的感觉,看着自己一手创办的企业从无到有,有小到大,尤其每当在施工现场看到几十名员工在为你的公司忙碌,你就会有一份发自内心的满足感和难以抑制的成就感,这种感觉,就是幸福!!而这样的生活方式,最能深刻体会到幸福。但是幸福未必就快乐,为什么,因为有很多事要你操心,很多事情都要等着你解决,你常常为此夜不能寐,很多时候无暇顾及家庭和儿女,无法象其他人一样享受妻环子绕的天伦之乐生活,为了工作你甚至殚精竭虑,员工们干完活儿可以安安稳稳地睡个踏实觉,但你不能,工程进度如何保障,工程款能否及时回笼,质量如何保障,等等都要考虑。这些事情都没解决,你又怎么能快乐得起来呢?
    : X5 R: ?; O1 A  P" |. Z7 e- l( X- {" b8 ~! n
    2、最孤独。为什么这么说,这样的生活方式,就意味着比别人多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付出,你要专心致志,你要心无旁骛,不这样,你就做不好,甚至做不成。为此你要学会放弃很多,所以,在别人眼里,你就显得很自我(不是自私),甚至有点格格不入,也正是因为如此,你才显得孤独,如果没有志同道合的同事或朋友,你就会更孤独。换句话说,做事业的人纵然在顺利的时候可以与你的同仁一起分享成功,一起分享成果,但不顺的时候,你能说给他们听吗,能说给你的朋友,你的家人听吗?不能,你不忍心他们为你操心。从这一点上你是孤独的,所有做事业的人都是孤独的。幸运的,或许有几位志同道合的同事,或者有几个意气相投的哥们儿,不幸运的,那就只有自己默默忍受。3 Z+ O7 M( B' T: c
    很多女孩子在选择男朋友的时候,往往喜欢非常优秀的,而且总觉得是越优秀越好,我就经常告诫她们,你先想清楚你要的是什么,是幸福还是快乐?另外你自己选择什么样的道路?你们两个的追求是否一致。志同道合是一种幸福,意气相投是一种快乐。如果你和他一样也选择追求事业成功,你们志同道合,应该会比较幸福;而你如果选择做个小女人,喜欢甜甜蜜蜜,夫环子绕的平淡生活,那你千万不要选择太优秀的男人。因为他选择追求事业成功,一般而言,象这些优秀的男人,或者各行各业的所谓的“人尖子”,往往对工作,对事业非常的痴狂(不这样,他也成功不了,竞争这么激烈,凭什么他能成功,靠得就是超出常人的付出),他们往往因此忽略了生活,甚至缺乏最基本的生活情趣。往往他越成功,你越不幸福,越不快乐。因为不这样,他就不可能显得出色。要不为何有人说,天赋,就是一年365天天天付出,所有优秀的男人之所以优秀,大多是通过比他人多几辈甚至十几倍的付出得来的。当然,不优秀的男人,也要不得。窝窝囊囊的男人谁都不喜欢,这样的男人也要不得。但一般优秀的男人,更适合追求快乐生活的女人。所以,优秀的男人未必好,不优秀的未必差。男人没有好与坏之分,只有适合不适合你的区分,关键是要看你追求的是什么。( e- E  K- E  v8 @/ V
    ! z* f  P$ B4 h
    第二种生活方式:为爱(好)活着
    2 D$ Y, w* ]5 i6 Y6 i$ j. l# @1 \1 }7 D7 j" j& a
    典型代表:球迷(影迷等,铁杆的那种)、大多数女人(伟大的母亲)* i: u7 W- f& Z! A0 g4 ~) ]' g
    说明:很多女性在婚后尤其是有儿女以后,基本的价值观就变了。在她眼里,她的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好他的儿女,她呢,也会为儿女嘘寒问暖,体贴入微。看到儿女们比较乖或者比较聪明,她会比谁都快乐,比谁都高兴,她会见谁给谁说,我们家少爷可聪明啦。。。。但是如果,孩子不听话,或者不争气,她们往往是最失落的,为什么因为想怎么做,自己只能管,但控制不了。行为主体不是她自己。自己说了不算,意见相同人家听你的,意见不同人家只听自己的。
    * _+ d2 y& \  V- c# z: g还有一个例子:2006年世界杯赛上谁最活跃,不是球员也不是教练,而是那些球迷。为什么,因为很多的铁杆球迷,连续四年了,舍不得休假,舍不得花钱,为的什么?就是为了攒钱买张好球票,利用所有攒下来的假期把世界杯看完,看一看他喜欢的球员。看完一届他们又会回去准备下一届。可以说他们是最快乐的,为什么?就象那位母亲,看到他喜欢的球员一脚好球,他就会高兴好长时间,甚至见谁给谁讲,你瞧瞧人家那一脚,那叫一个漂亮。但是,同样他们是失落最多的,因为球员不是他,行为主体不是他,球员怎么做,他左右不了,人家不听你的。这样,能不失落吗?3 L- Q$ Y' {, J$ b1 J  }% P- \
    这种生活方式的特征:
    + g! q  {9 q, @3 r1、最快乐。) u% {4 M8 L5 D+ m) G
    2、最失落。% ~; R9 @6 c8 h" i
    * G8 g' `" C; r6 c, R" u

    & i1 O2 i/ e& G& }) g, t# `第三种生活方式:为自己(及自己的欲望)活着6 b2 x9 o- v- T7 S

    ; z0 y- A) Y% A  Q+ W2 H5 W9 s# p典型代表:唯物主义者(拜金者); i" h2 U5 ?0 R7 \
    说明:很多人没什么目标,说完全没有也不对。最大的目标是为了自己,吃得好点,穿得好点儿,用的好点。等等。说实话,很实际。但往往太过于实际了,就有问题了。为什么,人是个精神动物,不能不看重物质,但也不能完全依赖物质。人还是要有点精神生活的。物质只决定生活的舒适程度,精神的愉悦才是幸福的基础。8 h8 p4 T- h/ h% S/ B8 ?5 f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什么也不为,吃饭为了活着,活着为了吃饭。5 a. Y: x: I5 u8 i
    这种生活方式的特征:* p9 K5 t6 q5 ?, ]0 t% ]/ H
    1、最寂寞
    9 U: e% R, q( y) g& g7 c) ~3 l2、很滋润2 Y# ~7 d: U9 I. I4 a$ C
    * F; N3 [! Q0 b" ]0 j) Q
    为什么在这里要讲生活方式,我的意思其实很明白,那就是在做事之前先明确一个目标,有了目标就有了动力,也就有了我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动力。这不是简单的生活方式的问题,更是我们的价值观的问题,更是一个信仰问题。
    / \, }, p0 b( x, k# ?4 J/ m在你工作之前,首先要想一想,你要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如果你要的是一种安逸舒适的生活,那对不起,我们不是一路人,你我对对方都是一种负累,对不起,请你走人;如果你是想趁年轻干点事业,或者学点本事,那就好,留下来吧,我举双手欢迎。而且我也会诚心诚意地待你,实心实意地教你。

  • 拓者 管理员 2010-7-13 12:54:36

    第二篇 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职业规划
    ) {! x) ^1 J4 K; h  t! r/ T/ F/ _5 E5 i' }/ n% o
    上面我讲了我们的目标问题。有了目标也就有了奔头,我们也就可以少走弯路。但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才实现我们的目标呢?+ P% r/ N% d: [" k) c. R- \
    现在很多孩子的家长,在他刚毕业的时候都是苦口婆心地对孩子说,到了单位一定要好好干,一定要听领导的话。我看这话未必,甚至会害了你。2 j# |, _* ~% M0 P% s
    你可能不理解,这不是什么危言耸听,试想一下,假如让一个学机械的人去证券投资公司,他干得越欢实,往往越危险,越是南辕北辙。为什么?职业规划不对。
      N6 `0 B4 P- w2 U% {" E很多人在高考报志愿的时候,两眼一摸黑,不知道报什么好,毕业时更是如此,这么多的行业,这么多的岗位,咋选呢?。要么随大流,那个行业赚钱,干哪行;要么撞大运,撞到哪行算哪行。
    . V* {. O# x) h4 z% y/ v) C3 I  V这可不行,这会把自己给毁了。
    9 D( k$ r5 }/ I4 H5 p9 D$ ?! X. }
    曾经有一个学园林规划的应聘公司的室内设计师,我说先不要讲你水平如何,先说说,你考虑过你的职业规划没有,他不太明白,我就同他讲,我说相对装饰行业,园林规划属于新兴行业,而且行业利润率不错,更何况不象装饰行业这样,水很浅,不容易大有作为。9 t: }; R3 S: J" c
    他几天后告诉我,他说我考虑过了,我就喜欢室内设计这个行业,上学的时候也是在这个行业下功夫最大。听了这话,我笑着说,想清楚了就好,其实装饰这行业也有他的优势的,毕竟圈子小,门槛低,成材快,如果用心的话,不出三五年就可以成为大家了。0 Z' m# A+ N. k' z% S3 d
    其实不仅是他,对我们每个人都一样,工作之前,都要结合自己的实际,仔细考虑一下自己的职业规划,远的可以不说,可以想一想三年,或者五年。我要做什么,路要怎么走,这样我们才可以少走弯路,心路也更清楚,做起事儿来也更有干劲。

  • 拓者 管理员 2010-7-13 12:54:51

    第三篇我们要有什么样的工作态度
    ' F- x8 C* c: L" @  D, ~' B2 L
    $ l( z- \( ~2 @( j, f# |不同的职业规划,就会有不同的工作态度表现出来。比如有的人没有自己的职业规划,往往容易过一天混一天,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有的人,想要学本领,在几年内学会什么本领,那他则会主动地去学习,而不用人督促。/ C7 G( |  C1 y0 o0 D# R
    这就是我们要说的工作态度。3 _. w' U3 l! L3 J, H% I
    就我看来,员工的工作态度可以分为三类:1、上班;2、做事;3、干事业。
      _  r" P1 ^6 f, ~/ W# T
    ; I: v+ X- _6 p8 F先说说第一种,上班。这是很多人都有的工作状态,上班的目的无非就是混那点工资,自己没什么目标,也不想有什么目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罢了。这样工作状态的员工,主动性没有,责任心没有,学习精神也没有,更谈不上有什么事业心了。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让他去拧螺丝,他会答应的好好的,可能拧了,但拧紧了没有,拧对地方没有,不操那个心。只要别人不说有问题,他也看不出问题。
    - `- k: V/ X/ [+ u+ I) ?( s  g% h1 G: p8 J
    还有第二种,做事。大家都刚毕业,可能心里都有一种想法,那就是我想在一年内,或者在多长时间之内,要学到什么什么本事。说实话,这样的工作状态,主动性是有的,学习精神也有,但往往是责任心不够,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他更注重自己事件本身,而没有站在公司或者全局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还举拧螺丝的例子,有个螺丝松了,让他拧螺丝,他把螺丝拧完后可能还会琢磨,为何要在这儿拧呢,这个螺丝有什么作用呢?或许结果是,这个螺丝拧好了,但还有没有别的螺丝松了呢,不知道。所以呢,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一句,一定要注意树立对企业的责任心,想一想,我应该有什么责任,我应该做到什么。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你离成功又近了一大步。
    2 V/ Y9 J) @' ^再说说第三种,干事业。有这种心态的员工,因为心中有一个目标,比如自己想开个装饰公司也好,或者想自己开创一片天地也好,或者想干到什么岗位也好,这样的员工,主动性有,责任心有,学习精神也有。举个简单的例子,还是拧螺丝,螺丝松了,我让他去拧,结果他告诉我,我看着那螺丝松了,早已经拧紧了,而且把别的螺丝都看了看,松的都拧紧了。大家想一想,如果你是老板,这样的员工你用着高兴不高兴。
    ; z4 w& m. F0 S# H' }* i3 P
    ; u4 i) G0 [/ B* ]7 c有的老板不太乐意用这样的员工,说野心太重,怕有私心。我不怕,我喜欢用,因为这样的员工是优势最明显的,而且,自己创业是各社会资源和条件都能达到才能做,更何况只要公司的发展环境良好,完全可以在公司这个大舞台上开始自己的事业。毕竟,创业不一定就是创办企业。

  • 拓者 管理员 2010-7-13 13:18:09

    第四篇关于室内设计师职业技能7 V0 |1 R2 L' k' S6 a

    . W, ~1 T3 a. U5 c有关职业技能,我不想的多说,就讲三个观点。# z5 u6 ]9 W. J0 l, W
    ! h1 B' G& U% L6 y: {& V6 b, C
    1、容器与水。尤其对于我们刚走上工作岗位不久的设计师,你们有没有想过,什么最迫切。是学本领重要?还是多赚钱重要?当然答案是毋庸质疑的:都重要。但哪一个最重要呢?* x) Y. C. f" Y: p+ V+ e
    就我的体会,个人能力和赚钱的关系就如同容器和水,能力越高,所能盛的水越多。水固然重要,但容器的大小比水更重要,也更迫切。所以我要求我们的设计师应该更注重职业技能的提升,把底子打实,打牢,努力提升你的职业技能,把容器越做越大,就不怕遇到大水的时候盛不下。* h- r% a/ c4 j8 B0 a& S
    & U" P6 ~3 J8 K" p1 Q
    2、养成学习的精神和习惯
    / O/ r. h# W2 J1 P学习是一种精神,更应该是一种品格,我们的设计师,我们的每一位员工,都应该养成不断学习的习惯。对于我们而言,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能力,能力提高了才能把容器做得越来越大。
    , n) o* j: |% K+ B. G* v4 z* m6 {9 {$ L; [& R
    3、之所以出色,是你因为比别人更专业
      i$ x. X3 I  m& _$ Q" B我们培养一个人才很难,你从某某学校毕业,只能说刚刚具备了作为设计师的基本条件,距离成材还有一段路要走。你想过没有,如何才能更快的成材?其实这里面有一条捷径,那就是把你的主要精力全部集中到某一个固定的领域,把它学精,学透,做到你比别人更专业,那时你会比别人更出色,自然也就成材了。当然了,成材后更要注重综合能力的提高,但有一点,无论做什么都要记得你要么不做,要做就要比别人更专业,比别人更出色!!!

  • 拓者 管理员 2010-7-13 13:18:16

    第五篇关于室内设计师职业素养6 G1 R) L5 Z5 K7 }/ g$ y
    . ?4 N' R' p* W. w
    很多人,甚至很多公司,只注重职业技能的提高,却缺乏职业素养的塑造和培养。这是短视的,也是危险的。2 E3 r3 e+ ^5 Q! Z& s, ?
    我们为什么提倡塑造职业素养?可以说,职业技能是前进的动力,是帆;职业素养则是舵,是船前进的方向。试想一个自私自利、徇私舞弊的员工谁会愿意用?谁会乐意和他共事?* H" K: @' p$ Y0 B- _( d; A# i: P4 k6 {( \5 n
    我们应该塑造什么样的职业素养呢?
    # g0 ?9 J4 Q7 p
    ! p1 o0 r$ k+ Z, \我个人认为最基本的应该有三点:9 v/ c9 `( J' A% U2 r0 |% ]
    ) H# N! C! ~9 ?/ x0 n/ {- {
    1、要理解“舍”与“得”的含义  \9 B' {4 i- r# t
    很多人,会常常心理不平衡。为什么他没我干得多,却比我挣得多?为什么某某没我能干,却做了我的上司?等等。这种情况,往往有三种截然不同的结果,第一种,是找出不足,然后超过他;第二种就是混日子,换句话说就是懈怠,反正也是这样,还不如不干或者少干,给多少钱干多少活儿;还有一种就性质恶劣了,是故意找他的麻烦,故意制造困难。
    : R0 K$ l$ Y$ ]; a; H8 i( s9 X# X0 S第一种结果是最好的,第二种结果是最可悲的,为什么,舍不得再投入了,不愿意再努力了,这样就会把你给毁了。所以我在这里提醒大家一句:给多少钱干多少活儿,使人踏步;干多少活儿挣多少钱使人进步。所以,大家要懂得舍与得的道理,只有更舍弃杂念,全心投入,才能使你进步,才能有更大的收获。) e7 O. ^% k1 n' E: L6 u, q

    ; P0 S1 A: p- @% C& {3 P9 {1 O2、“贫”与“贪”6 j* {' r. w  X
    大家仔细看一看,这两个字有什么区别。其实,这两个字笔画相同,结构也相同,但却代表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 L# H, z' R5 O) F
    我举一个例子,有一个单位,一个跟着老板一起打天下,老板最信任的员工因为贪污了10000多元的材料款被开除了,后来因为名声不好,这个员工出去找工作也难找,再加上毕业后只干过这个岗位,很难在其他岗位就职,生活很是潦倒,不得已自己干了点事,但境况不好。而同样是这个单位,数年后,从当地企业已经发展为全国知名的连锁超市,老板在分享劳动成果时,赠送给29名员工17%的股权,这是什么概念?我只知道他们每年都能拿到200多万的分工,而股权本身的价值更难以估量。# b, b4 \: k* X8 v
    这是一个真实的事件,大家仔细想一想,贫和贪到底有什么关联呢。
    0 y0 a5 i8 o0 y
    # X' @( l  l0 z; A8 r- ?3、懂得合作与分享4 Y5 {$ r& \) ]3 z( {/ s! ]: c
    这些年都喜欢讲团队精神,讲求团队协作,这对我们设计师而言同样是有意义的。我只要求一点,你如果做得不好,就多想一想,如何更好的合作,并且懂得分享成果。
    * B0 b; u- l1 l% y+ w2 r+ ]3 [% @& o' H* f0 r
    4、区分“需要”与“重要”# b9 O/ W  b/ J
    问大家一个比较弱智的问题,大家喜欢豪车吗?喜欢名宅吗?喜欢山珍海味,名牌服装吗?喜欢玩乐休闲吗?
    5 N7 a8 C+ B5 W) t% q+ e( @喜欢,相信每一个人都喜欢。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这是一种需要。是发自人内心的欲望。
    ' T3 R& s& Z3 A/ t7 C& {; \6 L& b但你要仔细想一想了,这些对于现在的你,重要吗?! l: W/ W" f( {
    毫无疑问,不重要。为什么不重要,我就不必说了。不重要怎么办?很简单,放弃。先拣重要的去做,而且要把他做好,努力做到最好。等你那时候,我想这些已经不成为问题了。3 u& t5 j! K) G
    所以我提醒大家一句,做事要学会放弃,踏踏实实先把你最该做得做好,别的呢,要么放一放,要么干脆放弃。因为懂得放弃,才会努力,也才懂得珍惜。OK?

  • 拓者 管理员 2010-7-13 13:18:19

    第六篇关于室内设计师职业声望* E9 Z* o% H: \- h

    0 ?) _% {/ p8 Q) C6 ]很多员工,一旦偶然失业,就很难二次就业。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能力不够强,二是职业声望不够。
    # M: \: x* _  X2 p' B
    + s- |8 N0 S8 ]. L/ @什么是职业声望,有两层含义,一就是职业的社会声誉,二是个人的社会美誉度- x$ k: B" `( ~/ q8 L% H- X
    2 e  w8 A) d. K
    如果说,职业技能决定了你的职业收入,那职业声望则是你职业生涯稳固和进步的保障。
    $ T' R2 {+ F) G5 i7 p+ Z! d4 D4 O/ n3 Q3 K- o9 A5 m
    怎样才能保持良好的职业声望?
    3 y; f8 q# Z8 b! M; U
    4 `/ D0 y, h9 q8 o3 R/ t) b我倒觉得,一是走出去,多和同行交流,多学习,塑造自己的职业声望;再者就是,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强化自己的职业形象。

  • 拓者 管理员 2010-7-13 13:18:23

    第七篇室内设计师从业心态0 O  J( i4 V" d

    6 A+ v2 |3 S( {% l4 N" @1、雇佣还是合作关系; I! ?# D, ~* _* }
    几乎所有的同仁,我都会告诉他。咱们公司里没有老板,你和公司的关系也是合作关系。公司为你提供一个施展才能的平台,双方一起做事,然后按规范分享劳动成果。所以,只要规范合适,你努力的越多,所得也会越丰厚。在这个时候,我们所要关注的就是所谓的这个规范公平不公平,另外就是给你的舞台够不够大。
      B. G" J- e4 L但是很多人还是不明白这个道理,总是报着一种:“我是打工的,你给我多少钱,我就干多少活儿”这样的心态来工作,这种心态要不的,它会把你毁了。另外一点,那就是,即便你是打工者,也应该记得一句话,“给多少钱,干多少活儿,使人踏步;干多少活儿,挣多少钱,使人进步。”9 H4 u, [6 g* k; `4 N+ x
    很多人干了没几天,成绩还没出,毛病就出来了。就感觉心理不平衡了,凭什么他干得少,却别我挣得多;凭什么他没我有本事,却做了我的上司呢?有这样的想法没关系,但因为有了这样的想法,就懈怠了或者撂挑子。那不客气地说,那就是最大的傻瓜。+ S0 m) y; J: r$ I+ k- J$ o

    * G7 a* m$ s  T  x. K& p! t0 z5 D2、责任0 \, E2 r# e& |* L* J7 ~
    一个员工在公司里的收入多少,岗位多高,是由什么决定的。主要两点,一是业绩,二是责任。业绩很多人都看得见,责任却容易被很多人忽略。如果你心理不平衡了,你想一想,你在为公司分担了多少责任。尤其是在商业潜规则日益凸显的今天,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日趋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共同做事、责任分担、利益共享。
    ( d, ?$ }6 ~& l8 e4 [! G8 ^9 `0 b# U  c/ N6 \* e8 q
    3、把干工作当作经营自己的事业来做1 N7 }( n8 `+ p% K& R+ {0 W2 F+ _
    成功有没有捷径?让我说是有的。什么捷径,套用一句别人的话来说:“先为成功者工作;到与成功者合作;最后让成功者为我工作。”
    6 E! }( `7 p9 Z) C+ o# l具体实施起来就是,在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搭建一个独立的舞台之前,先借用别人的舞台来工作;如果舞台够大,那就继续在舞台上工作。如果不够大,那就自己搭建一个更大的舞台。
    9 C- P, }; g4 K: H- M所以,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而且要把工作当作经营自己的事业来做。那样你心中的舞台才会越来越大,你也会离成功越来越近。

  • 拓者 管理员 2010-7-13 13:18:27

    第八篇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精神
    2 W1 u2 U# n5 i. M
    2 K( u3 i; B: B4 u: w 一、激情(enthusiasm)
    & C3 y. S: {: A" M
    7 H0 t4 A; X  x8 b4 i$ m" j+ g) ~  “做人不能没有激情,人没激情就废了”。任何人缺乏生活的激情,生活便会黯然无光,吃什么都不香,玩什么都不快乐;任何人缺乏工作的激情,工作便会成为负担,责任就会成为痛苦,什么都不愿意做,什么也都做不成。这个道理虽然简单,但却深刻。
    1 V6 k* w  H6 o1 q4 z7 N& q: V# D  我们要开创一番事业,我们的团队就必须充满激情,我们的每一个人、每一名员工都要激情勃发地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也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成功。
    * b% O: {) ^: E$ l5 S  我有个朋友,靠自己的努力刚刚三十岁就做了副总裁,管理着一家上万名员工的集团公司,别人都羡慕他有天赋,他却不承认:“我没什么天赋,如果非要把天赋强加于我,那我的天赋就是一年365天,天天付出”。只要仔细想一想就不难发现:凡是有出息的或者有成就的,都是有激情的。因为有了激情,就有了活力;有了活力,就有了干劲;有了干劲,就会有忘我的付出;有了忘我付出,就会有超出他人的智慧和收获,到了这一步,那离成功还会远吗?而这正是激情与成功的基本逻辑。
    % P" g% l0 [$ A% @0 ]  很多人都曾有过火热的工作激情,但却很快消磨掉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缺乏对事业和人生目标的追求,更缺乏一颗感恩的心。什么是感恩的心?那就是感激命运对我们的眷顾,感激命运给了我们今天的机会,给了我们今天的工作平台和生活环境。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所拥有的这一切,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有机会拥有的,更不是凭空得来的,更不是单单靠你一个人的力量能够做到的。可有的人却总觉得自己亏,总觉得不平衡,这种心态要不的,这会消磨掉我们的激情。而一旦磨掉了激情,我们就把自己给耽误了,把自己给毁了。  u! ?: l0 J0 c
    2 m5 q7 |$ _' l3 u) s' h3 t! H
    二、专注(focus)' D5 O9 A5 n4 v
    9 |8 D- @  ~6 \- ]$ E
    有激情的人才会有忘我的投入,也才舍得投入。没有激情的人,是不舍得投入的。现在有不少的年轻人,初出茅庐,东不成西不就,本来应该虚下心来好好学些本领,多务务实,多做点儿事情,但没有,而是只关心自己能不能拿到怎样的待遇,或者拿几分钱干几分工,或者干脆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投入还没一分,就已经考虑该如何索取了。试想一下,这样的人能成功吗?果真如此的话,那真是到了认真反思一下你自己的价值观了!% G6 N6 Y1 g3 b$ X; n( t
      舍得投入就一定能成功吗?不一定!为什么我们身边有很多人,资质、条件,机遇,能力,都比我们强,却蹉跎多年,这也不成,那也不行,什么也成功不了呢?原因很简单,舍得投入还不成,还要懂得如何投入!) q+ A" ~- t6 ~7 T& [7 w
      怎样才算懂得投入,就两个字:“专注”。人们常说做什么事都难,干事业更是难上加难。这话不假,因为现在的市场竞争这么厉害,做什么事都已没有了前几年的那份轻松和从容了。但说难也不难,因为只要尽全心全力、一心一意地去做一件事,而且只做一件事,那也就不难了。难就难在不够专注,因为不够专注,就缺少了成功所必需的那份执着和认真。" b, h8 }! k9 E$ p0 ?5 R' ^; v5 q
      今天我们比任何人都更渴望成功,也更需要成功,所以更得有执着和认真,但这还不够,因为执着和认真只是一种态度,而成功需要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深入骨髓,发自内心的,足以支撑我们步入成功、坚守成功的精神,而这种精神就是——专注。
    7 f# s2 r& P' t7 _  什么是专注,简单地说,专注就是专心致志,但专注的意义不止于此。我对专注的意思是这样理解的:首先是只做自己最擅长的事,人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更要学会舍弃,专心来做自己最拿手的事情,这一点说来简单,做起来很难。不仅要一心一意,还要不跟风,不动摇,如果今天看着这个好,做做这个,明天看着那个好,又做做那个,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其次,要做就做最好,要么不做,要做就努力做到最好,这是我的个性,也应该是我们的企业品质,更应该是我们每个人做事的原则。三、不达目的不罢休,不能半途而费,更不能因噎废食,很多人没能成功就是因为半途而费。4 ^5 c5 y0 T! H
      现在党员都流行学习“三讲”,我没有多大研究,但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可以借鉴的,所不同的,我们的“三讲”就三句话,抵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
    : U8 z4 c, Q  {# Y; d  Q9 H3 q, @1 d" i. G$ K: w2 L
    三、学习(Check and Balance). P$ a* w, q$ I1 z
    " \5 l% `8 R2 d( u* K" ]
      激情有了,专注有了,就能成功吗?答案是毋庸质疑的:不能,而且肯定不能。对我们刚刚的开创事业而言,一我们没有任何的优势和竞争力,二我们更没有矫枉过正和自发进步的精神。这两点都很可怕,前者只是可怕,后者却是致命的。为什么说后者致命,道理很简单,我们错不得,也错不起,那些对于大公司来说无关痛痒的失误甚至是错误,就足以把我们刚刚开创的事业扼杀在摇篮里。因此我们必须少走弯路、避免失误、少犯错误甚至不犯错误。那该怎么做?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那就是学习。不仅要向别人学习,更要向我们自我学习,也就是自省和反思。5 {" x4 T6 C' K# M6 M( i
      我们今天所强调的学习,不是方法,更不是目的,而是一种精神,一种铭刻在我们心头,融入我们骨髓的精神。这就是说,我们每一位员工,不仅要做学习型的员工,我们的企业也要做学习型的企业。学习是一个进步和缩短差距的过程,更是一种自省的好方法。只有通过学习,我们才可以扬长避短、发现我们身上的缺陷和错误,让我们的事业更有活力和竞争力,我们才有可能无往而不胜。

  • 拓者 管理员 2010-7-13 13:19:29

    设计师创业,你准备好了吗?; L6 T6 G! f$ U) R

    ) i3 u0 O9 ~8 `: P, ~( K ! \. k8 ]+ ]3 ~9 U6 _
    设计师创业,比别人的路更长.1 B  R" |& W( z$ t, [

    9 u' E" q. v% h* I$ \: L    首先价值观要变,从技术进步向管理效益转变." y: h; m* R6 B+ s
    3 Y5 r/ @) D7 X1 c# S
        其次个人能力要变,技术主导型知识能力结构向综合全面提高型转变* A: l9 `$ t: T5 c3 S1 T/ h
    ) o' r. T, o' m
        其三认知观要变,以前对设计的认知,要么YES要么NO,基本是二维型的,而以人(客户)的认知观,则是多维的,相互关联,而且错综复杂的." Q" ?3 Z0 {! K! D( ~

    ) r2 X) [( {, @( ^& Z7 ^4 t% j1 ^    其四从规则执行者向规则制定者转变.以前只要按规矩做就可以了,现在则要亲手制定规则.身上的毛病也就显现出来了,如果管不住自己,很快就会over.
    / H: P# G$ e$ c4 }7 W- y0 V/ K7 [# e8 I& p
        其五充分认识商场的游戏规则.- f) e% `( x4 u9 u& V+ Z6 D/ O: }

    0 [+ S7 @) X# _3 T5 @" z  }( D    其六生活方式的转变,从按部就班到自律自新.
    $ M( q: M6 q* X6 s1 ?' z) c
    , [1 i5 F1 w9 p/ I+ @3 P* R    其七工作压力的转变.

  • 拓者 管理员 2010-7-13 13:19:33


    % Q3 \0 x( K! p8 M  n张老师的一些从业经验 谈单技巧等专业方面经验还有很多!
    " W& n% I! M( ~9 r1 s" a$ r3 \' @
    : `/ X# L: Y2 e: w* N% V. Q参加学习的会员可以与张老师一起交流学习。。。。。。。) H5 d1 t7 X6 A& T/ V% h2 A

    $ [% ]# p" z& l3 M$ j5 o9 a/ `报名联系QQ  498494901     149084715      
    ) r% ~! z0 w  K
    . U- C% }! r& b咨询电话:   010-5235 3261   找陈老师  

  • 胭脂泪 2010-7-13 16:39:25

    songhuasonghua8 P5 B* z$ Z. A
    学习了、、# {& J( _9 Q+ ?/ K  @/ t
    期待开课、、、

  • hwp268 2010-7-13 18:25:10

    室内效果图的气氛营造,布光的流程,如何快速提高渲染的速度等

  • dlcgzp196 2010-7-14 09:49:11

    wodingwodingwoding 说的真有水平
    4 T6 {  j1 T0 Y) g0 i1 h学习了

  • 137324436 2010-7-17 15:38:47

    他的那段“只卖艺不卖身”之前我有看过,没想到竟然是张老师的,兴奋……

123下一页
设计课特约老师—张培哲(网名中产装潢) 介绍
拓者推荐
  • 【上海站】获客实操训练营
  • 风水丨设计与签单必修课
  • 全新设计家装各空间动态图库
  • 【上海站】户型优化总监内训课
  • 【上海站】全案设计&落地管理
  • 2025拓者年费+案例Vip会员说明!
  • 【 拓者年费--CAD图纸】
  • 【 拓者年费--户型方案】
  • 【 拓者年费--豪宅视频】
  • 【 拓者年费--灵感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