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在业内跌打滚爬了这些年,虽然有了些小名气,偶尔接听一二个营销广告的电话也属正常,但数量一多可让我有些急了,开句玩笑话:“我很心疼,因为我的RMB正在陆续被中国移动扣除中!” 如今中国的室内装饰行业,管理体制有些混乱,也是投诉率较高的行业之一。设计师从业的门槛较低,这给了很多有志于从事室内设计行业的新人们一个好机会,同时也给了很多蛀虫混入的机会。于是在这两年,一些知名的装饰企业管理层开始有所重视,对设计师的管理也开始严格起来。门槛高了,却没有显著的成效。那就不是外因,而要从内因找起,那就是设计师收入模式和企业管理体制的问题。 先讲讲设计师收入模式:现在设计师的收入是底薪+业绩提成来维持生计。大型装饰企业的底薪更少,甚至低于社会最低生活保障,相对业务较多且偏中高端,这业绩提成自然丰厚了。 再讲讲企业的管理体制:一些大型的装饰企业,在企业管理方面花了大力气,包括设计师和施工队伍的管理,这的确是件好事。但我要说的是,企业给设计师的紧箍咒——百万业绩指标。这让设计师不像一个艺术家,倒更像一个销售员,为了推销出一个好价钱,做了很多不必要的设计,这是一件浪费,更是一种对客户不负责的表现。但这确实可以让公司老总满意,让自己的饭碗得以保全,还让自己拥有了丰厚的收入。在二个矛盾体中会做出怎样一个选择?你又会怎么选择?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经济社会。 前几天浙江电视台看了《田棒棒变形记》,故事主人公田棒棒是一个自由画家,家境非常穷苦,妻子不支持他的艺术创作,但他依然热爱画画,在画作中充分的表达自己的内心所想,内心所爱。最终成功地举办了画展。 再看现在的一些设计师,生在把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的装饰企业,为签单而设计,梦想是金钱而不是艺术的追求。每个家居论坛总可以看到“拉客小姐”在吆喝的身影。如果将画家田棒棒比作充满梦想的崇高艺术家,那么这些以设计为名,做着抢钱、骗钱和忽悠生意的“拉客小姐”们更像丧失人格的行尸走肉。 其实“拉客小姐”也有一本难念的经,如果个个设计师都是千万富翁,他们还会从事“拉客”的勾当吗?显然不会。在这个经济社会要生存,就有竞争,有了竞争就有吆喝。 我希望会吆喝的设计家越多越好,而不是以设计为名的销售家。希望企业给设计师松一松那个紧箍咒,真正尊重设计,才是中国室内装饰行业欣欣向荣的正道。 from:古城茶秀 |
刚开年不久,我就陆续接到一些关于“签单高手速成班”之类的培训电话!这真是有怎么样的需求人群,就有怎么样的培训团体。
精华推荐
换一换
发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