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有适合当时那个时代的,才是一个非常真诚的设计7 O& _8 ~4 }5 c6 p! w& E 网易家居:丁先生,最近设计界正在开展CDA中国设计再定义的活动,我想请问一下,您对中国设计再定义这个概念有一个什么样的理解呢? 丁伟:中国设计再定义要指向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就是它必须对我们面临的当下的问题做出一个回应,当下的问题既包括个体的,又包括群体的,又包括社会的很多问题,所以我们来定义中国设计,往往会指向如何去跟传统的这种连接,但其实你去反观我们的传统承载下来的设计,其实都是跟当时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状态是吻合的,只有适合当时那个时代的,才是一个非常真诚的设计,才会延续下来,所以我们把这个时间轴如果再反推到现在也是同样的问题,它既不是关注过去,也不是关注未来,更重要的是关注当下的问题。我个人始终是持这样的观点,设计不是形式,也不是表象的东西,而是在社会的推动力量当中是一个非常本质的力量- {% \9 Y2 { o- P3 [ 创意资本:实体产业的驱动力7 C r# ~. d5 j j 网易家居:从最初的在学校里面学设计,到走出来自己做设计这个行业有十四、五年的时间,那么您觉得在这十四、五年的时间里面中国的变化大吗?1 F0 v, A8 t$ P% W' E4 n9 H1 k) ~# Z 丁伟:那当然,从表象到内涵变化都比较大,如果把设计再加上两个字变成设计产业的话,我想它会经历这样一个变化:早期在十年前,在我们木马成立的早期,其实是处于一个设计服务的阶段,主要是一种被动的,给企业提供一种设计服务,再后来设计服务的这个概念产生了变化,从一个单纯的产品层面逐渐延伸,转向系统的服务,或者转向社会创新,或者帮助企业系统创新这样一个转变,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层面在最近几年设计可以作为一种资本形式介入多实际产业的运行当中,我提出一个概念叫创意资本的一个概念,它会驱动这个实体产业的发展,所以这时候你从服务业变成一种驱动力。 还有另外一个面貌就是叫独立的设计品牌的发展,这个时候就是设计师可能会整合更多的资源,包括制造、销售,运用设计力突出一个品牌,所以你会看到一个清晰的脉络,就是从服务到创新驱动力,再到独立的创新的设计品牌,这样的一个发展脉络我想也就是最近十年的一个很清晰的一个脉络。 网易家居:那么在中国现在这样的设计大环境下,做这种原创设计或者是独立品牌,独立设计,它的阻力在哪儿,我觉得大家刚开始走这一步的时候可能都比较难吧? 丁伟:这个阻力是全方位的,首先因为过去只是了解设计的一个角落,只是一个创意,首先是创意本身就存在问题;再后来又会发现创意好的,或者大家在学术界认同的产品,在市场上不一定认同,再后来你发现要有一个整合行的创新,所以首先在创意本身的观念上就会不断地发展。所以这个独立其实是蛮困难的一个事情。* u1 k5 T) y$ t* G3 P6 w. ~7 Q 用立体的思维方式看待当前的问题 网易家居:如今咱们中国的设计也已经走了,当初从很多学院成立设计系开始,到现在也已经走了有几十年的路,那么中国现在的设计跟国际水平还存在着多大的差距呢?, e) ]5 p& x5 q5 I 丁伟:我觉得是用差距还是用差异。就是我们看这30年,从八十年代初到现在的这30年,应该说前20年基本上是一个在,其实是跟产业没有关系的一个讨论,因为产业还是属于制造业,没有创新的板块,所以那时候学术跟产业其实是割裂的,你看我们目前从真正跟产业发生关系在2000年前后到现在,也就才十多年的时间,那么你跟西方百年的这种积累(相比)显然还是有很多差距。 我原来有一篇文章叫《360度看设计》,我们必须用一种立体的思维方式看待当前的问题,所以它一定是多层次并存的状态,所以我想用差异可能会更加准确一点。 提高整体的认知水平才是关键, \$ Q: ]# S7 w( g1 P9 d" x. w+ ?5 }, g 网易家居:那么您个人觉得,中国如果要走到跟国际水平相当,或者消除这种差异,大概中国还需要经历多长时间的修炼? 丁伟:我在很多场合始终在重复我的一个观点,就是说一个社会或者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城市,它的整体的创新水平其实是在全面的一个平均认知水平,就是说它不是在于你最尖端的这个设计师怎么样,或者说是某个政府领导怎么样,关键是在于平均,把所有人加起来平均的水平,对设计的理解,这个平均水平造成了两个问题:第一个就是造成了设计的市场。所以你说要消解这种差异要多长时间,我觉得不是设计界的问题,还是在于平均认知水平的问题,什么时候这个平均认知水平拉近了,我想孵化出来的这个创意品牌可能也就接近了。 网易家居:好的,非常感谢您今天接受我们的采访。% Z8 O0 I5 R8 x$ f- j+ | |
精华推荐
换一换




发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