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的思维方式与营养补充 近年来,发现有个词很吃香,是什么呢,设计师但有多少人称得上设计师呢,现在我们用广告大师伯恩巴克的定位法为他们定一下位吧!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电脑操作员(懂几个设计软件,能熟练把图像或图形移来移去,就像“拼图工人” 二、设计员(开始有一点审美意识与观点,懂得借鉴他人好的图文设计元素,贯通入到自己的设计作品中来.) 三、设计师(审美意识到了一定的高度,在作品中不但能吸收他人优点基础上还能渗透入自己的创作的元素(图文)进去,使产品真正具有它独特的风格与生命力。) 如果你已经是一位设计师了,是不是时常碰到“断电”的情况,面对客户的项目无所适从,毫无头绪,找不到设计思路,如有上述症状,我们称之为设计思维雾蒙营养不良症。 为什么呢,那就是我们没有把设计融入到生活中去,有一位设计大师说过一句话“设计源于生活”,我想这句话是非常有哲理性的,意义非常大且深,仔细想想那些优秀的作品,那件不是源自于作者对生活细心观察和体会,所以只有真正懂得生活的人,才能作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因为懂得生活的,才会深切感受到生活的细节,每个细节都是靠你不断地去体验和观察得来的,例如平常逛街,我们只要稍微注意一下街上,就会发现很多流行时尚元素,前段时间的气氛热烈传统的中国结、颓唐前卫的银白色发型,自然粗犷的军队风格装饰品等。 假如你手上正好有客房要设计一张中 餐厅的DM,你能第一时间感受到“中国结”的元素,并用之,那效果将事半功位呀,笔者有个客户是生产可调式玻璃百叶窗的,客户对自己的产品,从开发到平面都没有把产品的特点和与众不同的地方表达出来,于是先到他们的产品陈列室去,发现所有产品,无论是拉珠式还是旋钮式,最大特点旋转功能是靠一个轴承在起作用,这个轴承就是能体现产品独创性和科技含量,用数码相机拍回来,输进电脑经过处理成抽象的矢量图形,加以引用,整个片面立刻溢满了原创味,产品的特点也得以表达,提案客户马上认同,达到了双赢效果。 刚才我们谈到生活与设计,现在我们回过头来谈谈设计师的心态与惯性思维的问题吧,我们经常碰到很刁的客房,总是不能接受感到气愤,觉得客户无理取闹!其实然,是站在自己角度不健康的心态与设计惯性在作怪!我们在以一种肤浅的知识性的势力眼在专业知识上瞧不起客户,这种状况非常糟糕,它障碍我们与客户的沟通,使我们变得目光短浅,自以为是,客户也许全然不懂得如何判断方案和作品的好坏,但他们工作的范围和对自己产品市场的了解却比我们更广更深,所以我们要先审核一下自己。 惯性思维是每个设计师经常犯的错误,我们必须面对它,别无选择,它给我们带画为了经验与效率,也给我们带来了麻烦,它使我们创作能力下降,思维惰性,这两点是设计师最大的敌人,比如在设计一个收录机产品馐时,我们一般会用一些科技、宇宙、声波等元素去表现,没办法更深层次思考,如果我们用休闲家居生活图文作元素,肯定另有一番风格,不但体现产品的功能性又能传达增添生活情趣的优点,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提醒自己别“穿新鞋走老路”不断地多听听别人的意见,多观察多体会生活吸收一些新新时尚元素,才能在新的设计形势下,信手拈来,胸有成竹,肚里有墨,不到于思维断电。 接下来,我们我就要谈成功设计师之所以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思想)一个设计师的思想高度就决定他的设计水平,高阳的红顶商人胡雪岩有这么一句话,如果你有一乡的眼光,你可以做一乡的生意,如果你有一县的眼光,你可以一县的生意,如果你有天下的眼光,你可能做天下的生意,里面的观点也很适合来微量设计师,如果你有一流的眼光,你可以做一流的设计,如果你有二流的眼光,你只能做二流的设计,如果你只有三流的眼光,你只能做三流的设计,眼光的高低又取决于思想高度,思想要臬才能够高?除了我们前面谈过的观点外,还要求设计师功夫在画外,也就是说设计师除了在本专业范围内不断加强和补充营养外,还要多接触一些与本专业无关的知识方能培养成为一个具有国际眼光的设计师。 |
精华推荐
换一换
发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