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德国科隆-中国北京为工作核心的建筑事务所RSAA/庄子玉工作室刚刚完成了他们在北京古城中轴线上的新办公室的建筑及室内改造。 ![]() 此项目将一座临近北京老城传承600年之至高点 – 钟鼓楼的老四合院改造成了新的办公空间。 ![]() 最初的设计目的是在满足建筑事务所办公需求的同时,创造一种无时效的空间语汇以及对周遭空间文脉特征的引入和吸纳。 因此,此次改造的方式被组织成了三个阶段: 1.以传统的工艺恢复/展示一些建筑的原有部分; 2.在此基础之上,植入一个“无时效的箱体”作为新生功能和空间的“发生器”; 3.在新的空间格局之下,重新处理内外一系列空间界面; 4.在新的界面的串联之下产生新的立体的空间序列。 ▼设计概念 ![]() 为达成上述目的,在清除了部分原有不必要的装饰面并将原有的古建结构暴露出来后,庄子玉和其团队在原有的工字型院落中置入了一个自承重结构体系的玻璃体块,将北房东房西房作为连续空间联系起来,以获得更高的办公效率。 ![]() ▼院落中的自承重结构体系的玻璃体块 ![]() ![]() 新的T型体块东北脚室内增设一个的综合书柜同时充当了通向屋顶平台的楼梯,通过此平面的抬升,人的视野得到了极大拓展。登上平台即可将钟楼鼓楼的视线尽收眼底。 ▼平面的抬升拓展了人的视野 ![]() 同样由于活动界面的抬升,以及屋面承重结构的加固,原有的坡屋面变成了“唾手可得”的新的活动平台,成为使用者新的的纳凉午休及嬉戏的空间。 ▼原有的坡屋面变成了“唾手可得”的新的活动平台 ![]() ![]() ![]() 北屋的挑高空间也被充分利用,在入驻时的石膏吊顶被拆除后,原有木构形式被再次打开,上层空间被若干个箱体及反射面所占据,作为模型展示之用,与外露的建筑结构相得益彰,同时也潜在传递了RSAA事务所以建构文化为先导的设计哲学。 ▼木构屋顶雨悬挂的模型展示盒 ![]() 通过上述手段,庄子玉将传统一进院空间的单一界面进行了重新组织,在一系列的空间曲折与序列之上创造了若干新的空间节点的可能。 ▼路径与场景 由于胡同条件限制,室外机被巧妙集中在工字院西北角的半透明的光井之中,配以人工绿植及磨砂玻璃,反而成为新的视线焦点。 ▼光井 厨房改造利用隔壁院落的外墙(灰色)以节省材料,同时将原有结构部分(红色),表面瓷砖(绿色)重新加以利用,形成新的室内空间,以致整个厨房改造成本不到5000元。 ▼厨房与院中作为室外景观摆件的传统物件 ▼ 烧烤小炉包括土建成本水暖电及家具的整体改造的造价被有效控制在了 20 万人民币以内。RSAA 相信这个改造项目在相对低成本的条件下融合了传统和当代的精神,在北京的老城更新中会有较好的示范意义。 02 北京永恒胡同住宅odd设计北京的二环内现存很多中国传统的庭院型建筑–四合院。 由于政府将原有四合院进行了细小分区,形成了多户居民共同居住在内的杂院。 有的同时存在着几户独立的厨房和卫生间。 居民的居住面积变小,居住环境变差。 这些有的有着百年历史的传统建筑由于这种居住状态而得不到有效保护。 居民各自扩建的混乱状态,使建筑原有的外观肌理被破坏。 原建筑物本身的木结构和砖墙由岁月积累所散发的魅力 是新建的结构无论如何也不会具有的。 ▼平面方案 这次设计,我们将住户需求的现代生活空间在有限的原空间内做了整理安排,通过上下空间的运用使其在原有空间内最大程度的合理有序化。同时对原有的砖墙及木结构进行精心的整修,保留了其独有历史痕迹。即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也使老房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得以呈现。 ▼空间中植入的方形体量重整空间功能 ▼前侧为厨房空间 ▼位于后侧的衣帽间 ▼卧室则利用空间高度,置于二层 03 北京五道营odd设计在北京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国子监附近的五道营胡同中,有一家小小的餐厅。餐厅的老板希望开设一家全新的独创料理的轻食餐厅,而不是一家传统意义上的西餐厅或日式料理餐厅。我们遵循客户的要求为这家餐厅进行了改造设计。 ▼胡同中的小小餐厅 “料理”的领域就是这样,原本有着各种各样的界限。而我们所涉猎的“空间”设计这个领域也是如此,这之中也有着诸多界限。 新事物与旧事物、西式风格与日式风格、事物的内部与外部、房间与其他房间、房间与家具、木材或砖块等有机材料、无机的白与黑。现在,这种原本不会跨越其界限,不可能交汇的两种现象或概念,却同时存在了。这正是这家餐厅老板的经营理念,同时也是我们对空间的理念。 ▼He餐厅一层空间,充满了对比的材料 ▼黑色的楼梯通向二层 ▼更为通透的二层空间 ▼夜景 ▼二层另一侧的开放空间 这不是双方之中只能有一方存在,也不是非要一较高下。它的出发点是展现出双方交汇的瞬间。在胡同这一具有历史感的空间中,把“相对立的两种事物”这个普遍矛盾体转换融合到空间里,恰好也就是odd事务所一直主张的设计理念。 ▼后厨空间 04 北京胡同内旧房改造CAA建筑事务所该项目位于北京老地标建筑北京站西侧,是四合院里的正房。屋主正值壮年,他的母亲患有阿尔茨海默症并需要使用轮椅。房子曾被改造,原有结构遭到破坏导致房屋出现通风保暖和功能划分混乱等一系列问题。该项目的难点在于如何在保护中国传统四合院结构的前提下提供更多的设计可能性,给迈入老龄化的中国提供良好的住宅示范案例,让一间60平米的小平房同时满足两代人的居住需求,为老房子赋予新的活力和新的居住形式。 ▼阳光下的建筑外观 ▼全景 overlook 屋内加建钢结构用以承重,形式上保留了原有木结构,在最大程度上还原历史。利用原有挑高,隔出二层,增加卧室。结合现代建筑设计元素,为病危老人设计的无障碍设施低调嵌入各处细节。天顶圆窗的形式表达独特的东方审美,呼应四合院的传统形态。 ▼入口处的无障碍坡 ▼客厅和餐厅 ▼从二楼看向客厅 ▼通往加建的二楼的楼梯,设有垂直遮阳 ▼加建的二层内的卧室 ▼卫生间 ▼通往屋顶花园的楼梯 厨房屋顶和外立面铺满绿植,屋顶变身小花园。隐藏在绿植里的楼梯出人意料地从屋里经由窗户延伸至窗外通向屋顶花园,向上扩展的空间打破原有物理空间的禁锢,赋予居住者全新的希望,探索新的居住可能。 ▼厨房上方的屋顶花园 ▼厨房里的屋顶天窗 ▼夜景 ▼平面方案 |
“我们不认为我们应该造一个你以前生活过的老院子让你全然的重温过去;我们只是创造一个窗口,从这里窥视你依然能找到儿时上房揭瓦的兴奋,打柿子的愉悦,看鸽子时的畅快,但同时真正激动人心的,是这些传统的片段却组成了一个属于未来你不曾体验过的空间。” 庄子玉解释说。
精华推荐
换一换
-
wwj4534 2017-4-4 10:58:5517614063061不辍的作品201703086666666回复举报
-
wang513128 2017-4-4 13:46:47
有一张图 设计师在屋檐上舒服的睡觉 穿的是尖头皮鞋 他回钢化玻璃层肯定要走几步路 这样不会歪脚吗 还有一张床顶上全是梁的 夏天蚊虫满天飞 掉几只在床上怎么弄 我就问问
-
gb120 2017-4-5 08:30:24
wang513128 发表于 2017-4-4 13:46
有一张图 设计师在屋檐上舒服的睡觉 穿的是尖头皮鞋 他回钢化玻璃层肯定要走几步路 这样不会歪脚吗 还有一 ...
我想你说的对!
-
ww992993110 2017-4-5 10:04:26
这么局促的小院做烧烤合适吗?而且会不会太封闭了 不通风的情况下气味撒发出去很慢,在有坡度凹凸不平的房顶在上面做什么都是不太方便的。
卧室房顶低的话,穿衣服干什么都是直不起腰的,不习惯的话很容易撞头,上房顶还要钻窗户?或许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我所想,但是还是觉得想法很好,现实脱节。
发表评论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