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溪博物馆位于安徽绩溪县旧城北部,基址曾为县衙,后建为县政府大院,现因古城整体纳入保护修整规划,改变原有功能,改建为博物馆。包括展示空间、4D 影院、观众服务、商铺、行政管理、库藏等功能,是一座中小型地方历史文化综合博物馆。 & v8 Z4 ~1 W6 B( M c" W: V8 J, P( O5 G# Q8 Z 8 z; I3 x% {; c2 r 建筑设计基于对绩溪的地形环境、名称由来的考察和对徽派建筑与聚落的调查研究。整个建筑覆盖在一个连续的屋面之下,起伏的屋面轮廓和肌理仿佛绩溪周边山形水系,是“北有乳溪,与徽溪相去一里,并流离而复合,有如绩焉”的“绩溪之形”的充分演绎和展现。待周边区域修整“改徽”完成,古城风貌得以恢复后,建筑将与整个城市形态更加自然地融为一体。 ?* {( `) j, \, \, L6 a' U* d5 [. u; \/ x! v* @3 Q 为尽可能保留用地内的现状树木(特别是用地西北部一株700 年树龄的古槐),建筑的整体布局中设置了多个庭院、天井和街巷,既营造出舒适宜人的室内外空间环境,也是徽派建筑空间布局的重释。建筑群落内沿着街巷设置有东西两条水圳, 汇聚于主入口大庭院内的水面。 . A, H6 s- n! L( f1 j( a& W9 ?0 }4 `6 Q) J/ W * f* ?1 d& A6 c9 I4 U, p: E7 U 2 H9 D- |5 Q* @! V9 }& {+ `! x , o' {3 a' f2 G 建筑南侧设内向型的前广场——“明堂”,符合徽派民居的典型布局特征,同时也符合中国传统的“聚拢风水之气”的理念;主入口正对方位设置一组被抽象化的“假山”。围绕“明堂”、大门、水面有对市民开放的、立体的“观赏流线”,将游客引至建筑东南角的“观景台”,俯瞰建筑的屋面、庭院和秀美的远山。 , z8 B$ N O" E: r* h) O4 I+ ^( T5 H 5 g/ Z0 k5 `6 o! K. K 2 y; h, V# _7 T4 O6 b! @: ? , g" b4 ^, q! L; l 规律性组合布置的三角屋架单元,其坡度源自当地建筑,并适应连续起伏的屋面形态;在适当采用当地传统建筑技术的同时, 灵活的使用砖、瓦等当地常见的建筑材料,并尝试使之呈现出当代感。 ) G6 n7 |: a4 \* C' c- w- d, i' [ 3 M \" ~' t8 h0 W' M: w4 M$ }. F |
精华推荐
换一换
-
酣窦 2019-7-21 13:44:20回复举报
发表评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