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蒙汉岳 于 2018-8-7 11:11 编辑 part1 让事情发生 最近我为公司中新入职的年轻小朋友忧心忡忡。 我生怕这些小伙伴觉得设计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我怕他们认为设计就是画画图、出出方案、审审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我真希望他们能早早懂得设计这个行业的煎熬。 : D: U! F. J6 x7 {6 V' ~ 曾看过一篇张艺谋的专访,记者形容他:这个人拍出的电影有多么的绚烂多彩,这个人反而就有多么的低调羞涩。 而我想说的是:设计的结果有多性感,那么设计实现的过程就有多不性感。 我做产品设计的朋友为了一款看似简单的,体量又小的家具,会经历反复几十次的打样和改良,过程中要撕逼好几个厂家,最后才能完成一个能满足自己底线的样品。 3 K! V6 S5 e+ L& ^: H 没错,不要说把一件产品做好,仅仅是把一件产品做出来,都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 y1 F: `% t+ g: k" r 其实想呈现出一个高质量的室内设计作品也一样。 6 ]; y7 c' S: x/ T% l, h5 y 最终作品呈现的结果越性感,其过程反而越是不性感,越是充满着各种折磨、煎熬、反复、焦虑、纠结、痛苦。 : ^0 X8 D' n: w4 b 现实生活中想做成一件事,想推动事物发展,也都大抵如此艰难。 ! I$ Z2 o4 `' I! T5 ^ 我曾经问我们公司的一位老同事:成象设计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 她说:专业能力吧。 $ H) \. L) c0 i- b' H 我说:不对。 8 d3 x A. V2 I# Y1 S 我们最重要的能力是那种: 1 H8 U" I, D5 b2 f" ~# [! I7 f& X 能撕,能打,能踢,能咬。想尽办法让事情发生的能力。 这才是我们最核心的竞争力,没有这个能力其他一切都是空的。 一套好设计,没有人为他撕打踢咬,他是不可能落地实现的。甚至就连落地这事本身,也需要前置条件,也要有人为之争取,为之撕打踢咬,落地这事才有可能发生。 ……至此您已经岳读了全文的1/3 经营一家设计公司日久,我常常觉得工作中最轻松的就是出出方案画画图,而其他的那些经营所必须要面对的事情,则沉重和困难的多。 ! b% Y, f# l2 e9 f8 [ part 2 只做个方案不叫设计1 c: X, m+ J1 Q! I! P; Z! y - I) f9 Y1 {% @4 K 我的朋友灯光大师柏万军告诉我,他曾经听梁建国大师说:你把整件事设计了才叫设计,仅仅只做了方案那不叫设计。 我听了之后内心对梁老师崇敬无比。 什么叫把整件事设计了? 就是通过无数次的说服沟通,一次又一次的调研洞察,一个又一个的思考判断,以及大量的文牍工作和社交活动。把让设计得以发生的所有条件准备好,为设计扫平道路,然后你的那个图纸,那个空想,那个线条凝结的图说,才有可能在真实世界里得以落地发生。 比如:从搞定市场,拿到项目,再到说服甲方,完成方案,分配时间,降服自己,画成图纸,收集物料,分析工艺,哄好施工方,协调好其他相关方,和各种变数意外战斗,再到软装选款,下单选购,保险物流,乃至呈现出项目效果,最后还要,要回来钱,维护好甲乙方关系。 & e/ v$ }( b4 W1 r) J 终于项目变成了大家朋友圈上转发的照片,于是大家都觉得:WOW,果然厉害,这个设计做的真是举重若轻,挥洒自如。 真是这样吗? 冷暖自知! 最近两年我几乎不参加任何培训,因为我做智能硬件的失败经验告诉我一件事: 设计出世界上最好的发动机和做出世界上最好的发动机,中间差着十万八千里呢。 所以,出个发动机的方案没什么了不起,真正了不起的是把它造出来,把整件事搞定。 part3 能力的一半是认真 前几天和我们公司的一位刚入职的小伙伴聊天,我想知道他为什么那么马虎,图纸错误率那么高? ……至此您已经岳读了全文的2/3 他告诉我说,不想画施工图,想做方案。 5 v F, F) {5 r& c3 k8 T 我问为什么? 他说:这些施工图太简单,而且重复,烦,不想做。 ( b% l1 C; r1 b4 G6 \3 v. r! } 多年前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孝庄皇后对康熙说: 雄心的一半是耐心! ! U7 W7 f1 n& R而我想说: * ]% m: x+ s" @ 能力的一半是认真! 对于没有什么经验的小伙伴来说,如果面对简单重复的事,你都错误连连,那么你面对复杂重复的事时会怎么样? . c& X* P& P/ Q0 _, l( c 假如你既没有耐心,更没有认真,你凭什么会认为自己日后,在面对那些设计背后,不性感、特煎熬、特枯燥的工作时能搞定?能让事情发生? 我想,我们两个中,一定有一个对设计有什么误解。 + O3 ]' L, }* ~8 [6 \! P 我想再次引用梁建国大师的话:你把整件事设计了才叫设计,仅仅只做了方案那不叫设计。 做点造型,抄个立面,画个效果图,就叫会出方案了?这就叫会做设计了?还是省省吧,这太廉价了,我相信有雄心的小伙伴最终追求的一定不是这个。 我曾听说贝聿铭大师曾经让自己儿子在公司里画了多年的卫生间布板图,为什么? - m- r! @: t# \ 因为: 能力的一半是认真。 认真不但是画好施工图的基础,也是做好设计的基础,更是这个世界上一切能力的基础。 8 V$ p4 B3 ^- g1 `5 O0 c) S1 j4 y 我想,正因为是亲儿子,贝聿铭才会如磋如磨的训练他的这种认真和静气。 7 k' X# `: X* p' S) ^3 k: t! \ 当然,谁也不是一开始就有耐心,就拥有认真能力的,所以我们要先从工作中简单重复的事开始刻意练习,然后我们再尝试学会处理一点复杂重复的事。 ! f3 {- U9 F; n2 P0 o6 ~0 C 最后当你真的具备那种能让事情发生的禀赋了,那么你真的可以做整件事的设计了。 在后面: 几个月前,有好几个朋友向我反馈说:老岳,你既然回到设计行业了,就应该好好的积累设计,少说话,因为你在厦门做互联网的2年,市场对你的认知有些模糊,搞不清楚你是设计师,还是做设计师培训的。 朋友说的非常对! . h R0 U K( B6 S3 q3 Q' C 我当然是设计师啊。 说来惭愧,我还组织过我们公司做过2次公开的培训,这又加深了市场的困惑。 说来惭愧,我自己的定位都模糊的一逼了,我还臭不要脸的去马蹄网的总监营讲营销。 说来惭愧,我在今天的文章里还特么大谈,认真和耐心,而我这两条都做的奇差无比,尤其是耐心,我更是心浮气躁的不要不要的。 - C. G" R) w/ k* Z- z5 e 哎呀妈呀,臊死我了。 " s# Q. b- A: h, A! O% ? 好吧,过去几个月我一边羞愧,一边埋头工作以期让一些事情发生,同时我也在重新建立自己的对设计公司经营的手感,和自己对设计的微观感知。于是写文章的时间越来越少,一拖竟然几个月过去了。 # v Z& y4 i; N# L 所以大家见谅,我也希望我能尽量恢复写作分享,至于市场怎么看,该怎么看就怎么看吧,我只是希望我的这点执念,哪怕给别人带来一点帮助也好,至于一直追我文章的小伙伴,我希望我认真写,你认真看,最好还能认真转。谢谢你们。 ……全文岳读完毕 岳蒙 济南 2018.8.4 END |
精华推荐
换一换
希望您一如既往的写,我们如约而至的去看 去思考 去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