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蒙汉岳 于 2019-2-26 10:35 编辑 ! w) n# }7 {: P9 |' B# O - R( R9 }$ i2 p( B7 R1 M3 T0 J part 1 去年我和同事聊天,我对他说:我们共事那么久,你知道我这个人最大的特质是什么吗? 同事说:勤奋?(其实我期望他说 :美貌!) 我说:不对,我最大的特质是,约在20%的情况下,我能选择做正确的事,而不是容易的事,约在80% 的情况下,我只能选择容易的事,而不是正确的。 而生活中的很多人,都是只选容易,不选正确的。 我人生中的几次转机,全部都是因为我有勇气选择了正确,而不是选择容易。 3 i0 ^- I# k& a5 C) j3 M+ ~, V 比如当年我在家装公司,由于业绩不好,公司想让我走,我被接连降薪2次,工资只有原来的30%。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我咽不下这口气,要拂袖而去。但是我没有,我痛苦的接受了这个现实。因为我知道,我的心智水平没有成长,我想学习的管理运营经验还没有学到,所以我不能走。因为我知道,即使换了游泳池,也并不会让我学会游泳。 + S* X2 s& a Z9 U: ~ 万幸,我当时选择了不太容易的忍受和成长,放弃了容易的,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幼稚。 # \# b6 l# K n4 X3 Y+ l" A 一年后,我平静的给我的领导写了一封邮件辞职告别,并感谢我所学到的一切。 这段经历重塑了我,让我终身受益。 ( O& y) Q% }) U8 [$ T' y 现在,经常会有小伙伴咨询我这样或那样的选择题,无外乎都是如下这种格式: A非常难,而且还有怎样怎样的挑战,但是呢,将来有怎样怎样的好处。 3 y! L% x7 h1 I+ y; q( a B容易些,我目前还可以得到怎样怎样的便利,但是呢,将来会有怎样怎样的缺点。 我现在觉得选择B更务实一些。 ' _* z9 Q# q4 l: U& b( ~ 老岳你说呢? 我说:你应该选择正确的,而不是容易的。 ……至此您已经岳读了全文的1/3 5 {; O2 X& o& l; D V( \# _- A9 i part 2 & D. ~3 m+ r# L& S7 u9 e/ T6 Q 以前面试过一个校友,他从来没有做过别墅设计,一直在画工装的施工图,而他却能信誓旦旦的向我保证: 设计别墅家装这有什么难的? 我肯定没有问题,你放心吧。 我真不放心,所以我拒绝了他。 我做了多年的工装设计,而且我在当时工装设计领域中,收入和知名度以及专业成就,比我的这位校友高的多。然而,我用了两年的时间,才真正的建立了对住宅设计体系的基本常识,没错,仅仅是常识。 所以我非常诧异于我校友的自信,他的自信来自于哪里? 2015年,我踌躇满志的去做智能硬件,那时候我真的觉得自己是无所不能的,如罗永浩所说,我也有那种被命运选中的感觉。 9 `& M% }+ y7 C+ h* V# @1 ? 而真实情况是:无知的我,狠狠的被现实痛殴了一顿,3年后灰溜溜的回到设计行业,老老实实的继续画图。 现在想想,自己那时候的无知和膨胀,真是臊得无地自容。 & M( w) v6 w1 l+ ` 我很想知道我的迷之自信是来自哪里? ( Z6 i* Y" H. G3 I* o5 u 直到后来看到一个概念:邓宁-克鲁格效应。 这个效应指的是:那些认知能力差的人,自我评估能力也差。 翻译成粗鄙但好懂的语言就是:越是傻叉的人,越是不知道自己是傻叉。 原因很简单,你要通过你的认知能力来认识自己和世界,当你的认知能力有问题,那么你看待任何事物都有问题。 1 {* r) n, G9 B6 d5 N0 j% C3 \4 f/ r 也就是说,认知能力越差,认知的自我就越扭曲,而真正的可怕之处在于,认知能力越差,也就越不可能觉察到自己认知的扭曲,也就越不可能对这种扭曲纠偏。 3 U1 v7 }' p! E/ { 是的,傻叉不知道自己是傻叉。 我有时会在后台收到一些谩骂,其中一类人,会因为他看不懂我写的文章,而指责我没有逻辑。 " l- `( u3 c& s9 U 我并不关心他们的谩骂,而真正给我带来痛苦的是:我试图通过逻辑去回应他们,我发现无论我怎么努力,都无法用逻辑去说服一个其实毫无逻辑思辨能力的人。 # N! U; O& y& f0 o- x5 n ……至此您已经岳读了全文的2/3 好吧,你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你更不可能跟没有逻辑能力的人讲道理。 / a7 H0 M- u# ~" i part3 曾经有个朋友给我打电话抱怨一人有多傻叉(为了行文不那么低俗,我把SB写作傻叉,其实我更喜欢口语中的那个爆破音),而我当时逻辑强迫症发作,非要他清晰的定义傻叉这个概念。 因为在我看来,无法清楚的定义,就无法清楚的讨论。 ; j2 |: m6 @6 G; k 他懵了,磕磕巴巴的陷入了循环论证,但就是无法说清楚如何定义这个概念。 " _8 z5 |% C- n3 a) u 我对他说,在我所经历的生活里,复盘我干过的所有蠢事,对,就是那些让我羞愧难当,让我追悔莫及的蠢事。 无一例外的,这些蠢事都是因为我在某个时刻,丧失了保持理智的能力和勇气。 所以我觉得傻叉就是: . l6 {9 E# N2 F4 X 没有勇气和能力使用自己理智的人。 7 _9 h. {' S8 z 如果这个定义成立,结合前文所说,虽然我在20%的情况下,能选择正确而不是容易。那么不过证明了我最多在20%的情况下能保持理智,也同样证明了,我在80%的情况下,是没有勇气和能力使用自己理智的人。 也就是说,我是18K纯度的傻叉。 好吧,我的逻辑强迫带来的这个新认知,让我既尴尬又有点欣慰。 我尴尬于,我这个向来以聪明而自负的人,不过是邓宁—克鲁格效应中的那个自以为是的蠢货,而且傻叉指数竟然达到了18k。 0 `# v2 t6 E( V; A5 i1 q9 u 而让我欣慰的是,我还能有80%的空间可以改进突破。 所以未来可期,与诸君共勉。 最后插播一条硬广:我的上海岳蒙设计公司以及济南成象设计公司均在招聘方案设计师及助理、深化设计师及助理、软装设计师及助理,如果你想和老岳一起工作,请发送简历及作品至zhaopin@cxsjgs.com,或电话咨询0531-85023995,朱老师。 如果想了解更多招聘信息,请点击文章查看(招聘!是的!还是在招聘!)。 来吧,和我一起,降低我们的傻叉指数,提高改进空间。 0 K* U: B4 f9 y! Y% `$ l/ r ' e! {% B3 y' {) m3 r……全文岳读完毕 岳蒙 济南 7 N" d" S& G5 c' j, r 2019.2.25 2 Y$ y+ z3 T. i L9 Q* N |
精华推荐
换一换



逻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