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工程学

2012-2-10/ 图像资料下载/ 设计理论/ 只看大图 阅读模式
仅供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谢谢配合。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人体工程学又称为人体功效学、人体测量学以及人类工程学等。其实,他们研究的内容基本趋同,只是在不同的环境、文化氛围中的表现形式多样化罢了。人体工程学,主要以人为中心,研究人在劳动、工作和休息过程中,在保障人类安全、舒适、有效的基础上,提高室内环境空间的使用功能和精神品位。      * e% h; G3 p% L+ g  F
  第一节 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      
" Q5 r! N2 z3 J; z* H  人体工程学联系到室内设计,其含义为:   1 g# M3 V, d8 ?1 W+ i
  依据以人为中心,“为人而设计”的原则,运用人体测量、生理、心理计测等方法,研究人体的结构功能、心理等方面与室内空间环境的合理协调关系,创造出适合人活动需求的室内空间。在室内设计中,要营造出各种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的舒适环境,主要采用科学的手段,包括“关于人体尺度和人类的生理及心理需求”这两方面。除此之外,人体自身的空间构成的相关问题的重要性也显现出来,所以,在开始研究之前,先来探讨空间构成的话题。人体空间的构成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 |+ n# _6 i- l  一、体积  4 k) G7 b9 M) a, B3 @' V& }
  所谓体积,就是人体活动的三维范围。这个范围将根据研究对象的国籍、生活的区域、以及个人的民族、生活习惯的不同而各异。所以,人体工程学在设计实践中经常采用的数据都是平均值,此外还向设计人员提供相关的偏差值,以供余量的设计参考。  . U/ q/ r5 k; \  }9 N6 L/ K
  二、位置  ' ]4 B2 r& s; l/ z5 n; o- ?7 Y
  所谓位置,是指人体在室内空间中的相对“静点”。个体与群体在不同的空间的活动中,总会趋向一个相对的空间“静点”,以此来表示人与人之间的空间位置和心理距离等,它主要取决于视觉定位。同样它也根据人的生活、工作和活动所要求的不同环境空间,而表现在设计中将是一个弹性的指数。
( z) T/ F) P& u! O  三、 方向
3 V' A# J$ Z* Q) _5 Q  所谓方向,是指人在空间中的“动向”。这种动向受生理、心理以及空间环境的制约。这种动向体现人对室内空间使用功能的规划和需求。如:人在黑暗中具有趋光性的表现,而在休息室则就有背光的行为趋势。      8 Q) R3 L; A. A0 E8 _9 {
  第二节 人体尺度和心理需求与室内空间     6 N+ a$ x! t( u* N6 I* K
  一、人体尺度与室内空间  
7 ]$ n2 q  X- `* _5 r- m, p  我们将以解剖学、测量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知识为研究基础,了解并掌握在室内环境空间中,人的活动能力和极限,熟悉人体功能相适应的基本尺度。  
& d- M- I$ C' j/ Z! J* x. ?6 k  • 人体基本尺度  ( t- P! C6 T  z3 J9 \$ O. y/ I
  人体基本尺度是人体工程学研究的最基本的数据之一。它主要以人体构造的基本尺寸(又称为人体结构尺寸,主要是指人体的静态尺寸。如:身高、坐高、肩宽、臀宽、手臂长度等)为依据,在于通过研究人体对环境中各种物理、化学因素的反应和适应力,分析环境因素生理、心理以及工作效率的影响程序,确定人在生活、生产和活动中所处的各种环境的舒适范围和安全限度,所进行的系统数据比较与分析结果的反映。它也因国家、地域、民族、生活习惯等的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差异(见表 )。如:日本市民男性的身高平均值为1651mm,美国市民男性身高平均值为1755mm,英国市民男性身高平均值为1780mm。 ' C% v: Q/ R+ g# z# P6 b
  我国不同地区人体各部分平均尺寸( mm) 表: [9 V' x4 T) `1 Y6 o
编号
部 位
较高人体地区 3 M  k$ C# A5 a4 y9 k1 n, m
  
(冀、鲁、辽)
中等人体地区 7 C* E1 R: h0 e- t0 r" q' m) ?9 _4 ]
  
(长江三角洲)
较低人体地区 ) T+ Z; t: ]5 c5 Y) k
  
(四川)
A
人体高度
1690
1580
1670
1560
1630
1530
B
% |2 R5 I) }% m  t" s3 m9 F* [   C 2 j" s% x2 ~( M0 v+ g4 F5 m2 m
  
D
肩宽度
- n4 n8 m! E+ ?" _$ z   肩峰至头顶高度
. o' D7 C3 {7 D8 J4 ^/ @! k  
正立时眼的高度
420
' r" r4 E! J# o3 C- m1 d+ ^   293 ( Q  X) v! m8 S4 m) g/ x/ D5 q
  
1513
387 " o* \, P( J) z( ]8 t8 _
   285 ! Z3 M4 C1 L5 W0 i6 C& }% V
  
1474
415 5 h# E. h) r. L& H0 L; O$ `7 ~
   291 5 Q$ C! e5 i8 V  V) F7 W+ T% M6 z
  
1547
397
# U" n  F  ^* c& o% P6 L   282
" Y# u* j+ i+ Y/ i  
1443
414 . f# U$ |: a* \) F; e! @0 k1 {# G
   285
) l- r' r% P8 q6 G* [  
1512
385 : @/ C* M; D- v1 C# w
   269 ' G; \" j0 N$ ?$ E  r
  
1420
E
! f4 k! e- R' F% x' f2 u- `   F
# l2 y* t$ p) K$ M1 o% Y   G
+ Y. h1 o6 J6 U  
H
正坐时眼的高度
# t) w' Y* K% V+ Z8 i. d! f" F0 V   胸廓前后径
& r) k/ n; z% y! M& ^. \( w   上臂长度 . v% t$ l1 r0 d/ c
  
前臂长度
1203
; c# `9 A1 k8 B  \   200
3 X" u0 p2 s6 _   308 * K& n( s( b: w" e6 `% c0 l7 ^
  
238
1140 4 Y- ~: c+ s. p$ }# K
   200 + n6 J6 U% t4 n4 @; L' w7 U
   291 0 Z, |' [, `4 R4 n) D. |- u
  
220
1181
% l) g: x  g9 r1 U/ y+ `   201
8 M; P% s- j% O   310 7 e. l/ W$ i+ c
  
238
1110 5 S1 K, d; n# `; S6 Y
   203
1 Z3 c$ R  _! A7 S+ O4 T5 ^   293
# O+ }; h8 f# N6 B2 d6 T" u  
220
1144 3 }7 o9 L( ^! W4 Z9 i+ P3 ^' v% ]1 g
   205
# }. U5 f$ t, O   307 # g3 D7 W. C( L2 [" ^. E
  
245
1078
+ Z2 s( i% P/ K7 w. I   220   Z: F5 Z* j. {3 t; x1 @0 q
   289 5 m# ^5 [- i0 U) W
  
220
I / X. D0 a- l: T  G* e
   J
4 h8 P4 q9 {" }: ]+ `   K # \' r1 l0 `3 x% ^" {6 m; k
  
L
手长度
) Y) T' v: d5 k. m# {  ^/ \   肩峰高度 9 `* h" {3 C; Z# O+ H( t3 [( x
   1/2上个骼展开全长
% [$ X0 P( ^& W2 Y9 I2 E1 \  
上身高长
196
$ h# O# q' d9 O" e   1397
5 O2 s: q' Z8 c/ G- Q; K' d   869
9 }- F# H& z7 I2 b# V( R5 J  
600
184 5 w  ?; K- ]2 [' O# |: t5 D
   1295
3 W0 C& n$ w, {7 l  l   795
) Q" p$ h; b0 @8 U  
561
192
  M* q+ z' X: M' T8 i   1379 5 p! g3 G2 P: x  T* @3 f" ]
   843 % v5 r+ L6 @7 Z# e3 [1 U8 ^8 g9 O" G& X
  
586
178   j- D/ s# O7 k
   1278 $ ~2 \8 w' H5 c
   787
6 j. p& s4 {" W  
546
190 ' o9 @( s% b' l  _
   1345 ! V6 h) `3 u, f+ ~4 ~4 e, _, `
   848   w0 F( }9 E# W  N$ d; ^6 P
  
565
178
* {, X# e* s; ?- |  G' M7 n   1261 & G  V1 B" x" |
   791 " Q9 _! H1 d0 q3 ]
  
524
M 9 Z" m2 f- Q( s
   N
/ v9 ?5 J) {: M& j7 u6 R   O + P( x. \2 t7 L1 _5 f1 ^& ]
  
P
臀部宽度 ! m7 @5 |5 y( N: I
   肚脐高度   j: K& g7 F5 |* t
   指尖到地面高度 0 U2 Q; F( c9 [2 O
  
上腿长度
307 5 F  u7 X9 u8 ]- @8 K
   992 + s0 \4 ~" t( j' W! I! `; S$ C7 E
   633 ' a5 [) Y. t& G8 x5 ~' `6 S& B2 T8 S1 k
  
415
307
- W- j7 @% R% R$ Q9 ^# Z   948
! E! e" ~0 c* F! v- X   612
2 V; G: j5 F9 E# g5 D  
395
309
* P% T; m# J+ y   983
( s% s& K, @3 m) V5 Z; n   616 . ~( G  [9 W' k% Z2 x
  
409
319 9 h  }4 c. |9 x' d( u7 c
   925 1 }5 E0 S- j' U" S4 y# y
   590
' U8 r5 `+ `8 [) s) q  
379
311 * m2 ?! m; i1 p& r1 D1 _
   980
" @+ O! A# B+ M3 c; B, \2 w5 c   606 ( F* Y/ t9 L' W1 |& k& s$ x3 C% G
  
403
320
7 g" F. K+ {$ M  l8 r   920 $ c2 k0 K; m8 |( a
   575 8 S. t* k/ C; I' u$ k% O5 ~2 E0 e
  
378
Q
+ U8 L: m0 G" h7 Y: P3 F7 w   R
' m8 M6 Q' h; z4 O$ G0 Y   S
7 {3 N6 L3 _$ }! y: d+ W" h% U; g; q  
T
下腿长度 - H' D9 q* X- A2 f( A6 T' I
   脚高度
9 T# N0 K, L' q0 J$ H% @+ |   坐高
6 h: ?5 u; _* x. s9 B  
腓骨高度
397 4 x! S$ d5 Q  W2 U" x0 u3 @
   68 2 h, s2 g. @. H) I# j
   893 , J" E5 Z& L" @8 O: |
  
414
373 * P0 t$ n! b6 j( `% ?9 G3 v- N
   63
2 k; R* i8 E8 p( q6 Y. r   846 : w  P4 t; h( L$ e) |8 v! v2 X
  
390
392 7 ^7 j: G" B2 H' I6 [+ {
   68
3 n: v/ O# q5 _' E7 @   877 7 `& a7 M) C4 ]9 B: O" ^3 f
  
407
369
+ ^+ m) Z6 V* t/ {1 B   67 9 @* }( y4 B( O8 r
   825 ( g  o3 a- Y! i1 c2 @, N3 e1 u! R: U- t
  
328
391
+ E$ G7 d: y8 Y9 Z2 s. a  G  M" a2 Q, [   67 + s! b2 C/ ]# h9 |: Q
   350 3 }8 H, z5 j# i7 ^) K6 J
  
402
365
, O/ _6 ?3 ]+ }3 K$ N$ \; y   65
6 z% C; ?& `: B+ s- A   793 7 I% }  [! B9 n
  
382
U
# w; _" T; h9 V4 q8 z& w  w  
V
大腿水平长度
5 j/ j  f* H5 a3 d0 s# _  
肘下尺寸
450 9 E  Z" U; A! y8 H' H2 e
  
243
435
4 y0 n( M$ t8 J+ U  
240
445
, R6 M' x- F# j0 x7 q$ |& F; f0 i  
239
425
3 h9 O  Z! M9 j; H% m, M" `( ~# ?  
230
443
4 L" x/ A  J9 k  D. r9 |4 b6 U* z/ |  
220
422
, \$ x/ v' |$ w8 h6 @/ h2 T  
216
  ·人体基本动作尺度  
5 q4 _5 r& ?: }8 L* x  人体基本动作的尺度,是人体处于运动时的动态尺寸,因其是处于动态中的测量,在此之前,我们可先对人体的基本动作趋势加以分析。人的工作姿势,按其工作性质和活动规律,可分为站立姿势、座椅姿势、跪坐姿势和躺卧姿势。(见图 ) ! N$ @; S2 `9 b/ K; i" g
  2、坐椅姿势:依靠、高坐、矮坐、工作姿势、稍息姿势、休息姿势等。 $ I3 [. U9 B8 N! g# ?
  3、平坐姿势:盘腿坐、蹲、单腿跪立、双膝跪立、直跪坐、爬行、跪端坐等。 + B  W8 j; u' Z  X6 l; K) D. b: J
  4、躺卧姿势:俯伏撑卧、侧撑卧、仰卧等。 来源:考试大-室内设计师考试
精华推荐
换一换

发表评论7

人体工程学
拓者推荐
  • CCD--新加坡亚太总部
  • 【孟也 新作】成都麓湖·钰潭
  • 无间&葛亚曦-保利北龙湖
  • 星河颂355户型样板房
  • 金陵越城天地别墅
  • 2025拓者年费+案例Vip会员说明!
  • 【 拓者年费--CAD图纸】
  • 【 拓者年费--户型方案】
  • 【 拓者年费--豪宅视频】
  • 【 拓者年费--灵感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