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你以为的中式风格是怎样的,我想和你谈谈

2019-11-15/ 图像资料下载/ 设计分享/ 只看大图 阅读模式
仅供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谢谢配合。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K* e% |% O& v+ e3 ~) O2 V; J1 X( A  e/ U- g# Q

  B% G( E( u1 d; F6 N* `- X& C; a
谈到中式风格,就不能不谈中国建筑
儒学精髓使得中国建筑迥异于外国建筑
世界上各民族主要建筑多半是供养神的庙堂,如希腊神殿、伊斯兰建筑、哥特式教堂等等。中国主要大都是宫殿建筑,即供世上活着的君主们所居住的场所
# j9 S4 |5 S$ H  v' N' T* m

2 M2 J  D+ b5 ?7 U2 L

5 i3 a4 h4 f5 `1 q

& z( u) o1 s# a

+ C( I- h/ b" I7 L  C

7 ]1 i! `! |$ |- j
# V' g# B7 n3 A$ e$ L
儒学替代宗教之后,在观念、情感和仪式中,不是孤立的、摆脱世俗生活、象征超越人间的出世的宗教建筑,而是入世的、与世间生活环境联在一起的宫殿宗庙建筑,成了中国建筑的代表。从而,不是高耸入云、指向神秘的上苍观念,而是平面铺开、引向现实的人间。不是可以使人产生某种恐惧感的异常空旷的内部空间,而是平易的、非常接近日常生活的内部空间组合;不是阴冷的石头,而是暖和的木质。构成中国建筑的艺术特征。在中国建筑的空间意识中,不是去获得某种神秘、紧张的灵感、悔悟或激情,而是提供某种明确、实用的观念情调。相反,中国建筑的平面纵深空间,使人慢慢游历在一个复杂多样楼台亭阁的不断进程中,感受到生活的安适和对环境的和谐。实用的、入世的、理智的、历史的因素在这里占着明显的优势,从而排斥理性的迷狂意识,这显然是受着中国儒家的影响。
/ _3 t, z+ z" u# b2 M, @* e" Z

, r& o+ T. |) t/ J. k
/ k5 @% H3 l5 m  B

$ a- v8 Q1 p% @: c8 i; P9 M/ k7 ^
中国的这种理性精神来源于儒学,因为儒学讲究经世治国,讲究入世,所以它的理性给中国建筑也注入了理性的灵魂,表现在建筑物严格对称结构上,以展现严肃、方正、井井有条(理性)。所以,就单个建筑来说,比起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建筑来,它确乎相对低矮,比较平淡,应该承认逊色一筹。但就整体建筑群说,它却结构方正,逶迤交错,气势雄浑。它不是以单个建筑物的体状形貌,而是以整体建筑群的结构布局、制约配合而取胜。非常简单的基本单位却组成了复杂的群体结构,形成在严格对称中仍有变化,在多样化中又保持统一的风貌。即使像万里长城,虽然不可能有任何严格对称之可言,但它的每段体制则是完全雷同的。它盘缠万里,虽不算高大却连绵于群山峻岭之巅,像一条无尽的龙蛇在作永恒的飞舞。它在空间上的连续本身即展示了时间中的绵延,成了我们民族的伟大活力的象征。
* X/ t3 c& Q3 g) |4 g/ X

2 C1 L" f- y" j. U( u9 V% f- s
“礼”是中国文化人伦秩序与人伦原理最集中的体现,可以说,儒家的伦理规范就是“礼”的秩序。“礼”原先是尊敬和祭祀祖先的仪式、典章或规矩。后在长期社会发展中逐步演变为以血缘为基础、以等级为特征的伦理规范,并渗透在君臣、父子、夫妇、兄弟等各种人伦关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
 民居宅院是出现最旱也是最多的建筑类型。民居既满足人的日常生活需要。也可以上升到表达某种思想的高度。北方院落民居最为典型的是四合院。我国的四合院房屋布局在殷商时就己经形成。在安阳殷墟中就发现了四组这样的房基。四合院的民居与儒家思想中的礼有密切关系。反映出尊卑、长幼、男女之别的家庭关系和荣辱、贵贱的社会关系。四合院人卜北朝南。正房两侧接出耳房。居住家庭长辈;正房前左右两侧各有厢房。称为东西厢房。居住晚辈。正房与厢房有尊卑之序。

6 `( E' h7 x5 X4 d7 I. j5 d9 K' j
8 I# a2 ^- ^% u5 \9 p6 ^
( Y  C# H0 x& ~6 M2 C* ^
% t7 f) F* V5 W0 v
儒家的“天人合一说。对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影响十分深刻持久。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二者处于一个有机整体中。在建筑中表现为追求“人——建筑——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也就是追求建筑与自然的“有机”美。要求建筑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主张整个环境在形式和功能上要有机结合。这种“天人合一”的有机观在建筑中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而:

& Q4 p$ H. ~* K$ ]/ [& k

/ N+ ]  ~4 v8 _. E" E0 |
(1)顺应自然
  即建筑的布局与设计应顺应地形、绿化等自然环境,达到人为与自然的协调。如我国的四大佛教圣地:灵隐佛地、岳麓古刹、南岳禅林、江涌金山等都是自然环境与建筑风物和谐的“二重奏”。“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正如英国学者李约瑟所说:“中国建筑这种伟大的总体布局早已达到它的最高水平,将深沉的对自然的谦逊的情怀与崇高的诗意组合起来,形成任何文化都未能超越的有机图案”。
8 Z" @5 I: `4 N8 ?# m1 G9 r

" e/ x7 `' s) G, [6 {
(2)师法自然
  即模仿自然,巧妙地吸取自然的形式,使建筑与自然达到统一。这一点在园林建筑中尤为突出。以石、木、池象征自然中的山、林、湖、海,把自然引入院内,意味着自然对人造环境的亲昵。
* C2 {, s% A; q! C# n& A$ ]

' C, Y4 C0 X: S' X
(3)因借自然
  把自然的美景通过的窗、阁、亭等引入建筑中,即“借景”的手法。利用借景,一个临江的楼阁可以出现“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一个普通的草堂,也可以引出“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空间感触。又如叶绍翁名句:“应怜屐齿印苍台,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正如《园冶》所说:通过借景可以“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浪漫。”。

9 W& D1 D7 \* A5 {8 d. q
2 |4 ^7 u6 S8 H$ @/ D

5 x4 A+ q4 F% P9 u) e( U$ h. ?, f

" h/ n( R- ]+ U( z7 L
+ ?. I8 W7 B# Y- Y
* f6 f& A& @8 S& f1 U6 g9 [$ O
1 ~1 e( N" J6 A6 c$ E2 L
- E  E3 W/ n/ t: X3 c7 p

) M" i* M- n5 L- A1 j. F

2 L+ ~7 h& S' O% t8 [5 q" H
: I; K7 A& Y! N3 O' R4 a
3 \, M$ V+ D8 v+ _
/ z4 H  G" H- e. S" t5 W5 g7 c
5 U( N5 ?2 @) V0 x5 P

. e2 A! i, A6 Q  z" [1 L" \$ V& `7 r0 n; g, Z

5 n3 S. ]1 P- [

( T4 k" L4 P  C5 t- Q$ F: u1 V8 E3 T+ K% A
9 O2 e- t* R/ S" x/ ~
精华推荐
换一换

发表评论0

室内设计:你以为的中式风格是怎样的,我想和你谈谈
拓者推荐
  • 【广州站】设计师创业课
  • 【广州站】收纳设计思维训练营
  • 【广州站】户型优化总监内训课
  • 【广州站】 风水丨设计与签单课
  • 【广州站】获客实操训练营
  • 2025拓者年费+案例Vip会员说明!
  • 【 拓者年费--CAD图纸】
  • 【 拓者年费--户型方案】
  • 【 拓者年费--豪宅视频】
  • 【 拓者年费--灵感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