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设界1+1 | 深圳万科室内设计总监刘珊:从居住空间研发到学校空间打造的可能性

2020-10-30/ 图像资料下载/ 国际资讯/ 只看大图 阅读模式
仅供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谢谢配合。
本帖最后由 深圳九度设计 于 2020-10-30 14:01 编辑 " f9 E; j1 p5 o

, I# U( r5 Y3 F$ L; e

# e6 m5 x/ l. T' Q
地产设界1+1

$ v4 T% H, J6 h* T9 z  i' A, `/ }7 ]% }! i& _; s3 O! D$ i/ ^2 ?

" j2 `5 \2 Y( g6 [
近日,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指导,新浪地产设计与大道恒美品牌管理联合打造的第五期《地产设界1+1》直播顺利举行。深圳万科室内设计总监刘珊女士与深圳九度设计创始人孙巍先生受邀,开启了一场“设计师与地产商”的云对话,分别从甲、乙方视角,解读近期合作的深圳南山创新学校、深圳宝龙外国语学校项目,就“如何设计未来学校”议题展开深度探讨。
3 h& K; R! I. ^  I. O
! D/ I+ L' u# o+ z
直播中,刘珊女士结合自身12年设计管理实战经验,分享从深圳万科室内产品观衍生出的教育产品的构建方法论,展开对未来学校研究探索,为行业带来最新的思考和应对策略。
1 z$ C! o4 s3 K2 g  _" c9 }

% B+ l; b  f3 \/ }( T5 v, d) N8 g3 i! o  {
. U' ^, q  g: w
% j: K" Y9 V- y
特邀嘉宾:刘珊
2 N, E, d% Q1 K6 S0 [深圳万科 室内设计总监5 \) s* y2 I% V0 k- v! \
9 _! Y% ]: L) s& d
  m, p$ C/ B5 q. Y
12年地产设计管理及项目实施工作经验,专注于住宅、长租公寓、办公、产业园、商办综合体、展厅等领域,擅长室内产品的策划、实施及资源整合,对于项目业态的复杂和多样性具有深刻的认识。曾荣获深圳万科优秀员工、深圳万科奋斗者、深圳万科五星战将称号。
# ^8 [/ K$ i, R" O! y) c
2 J) w6 ]3 A- U" R
: x; W# R4 s  x( C4 e! z; |* |9 }5 q

! s" _1 y' J$ [& l/ C, e/ _以下是分享实录(有部分删减和改动):2 J& A( U9 W# P. }8 @3 t$ F
" F! ^; E. m5 R
大家好,我是来自深圳万科的刘珊。今天话题聚焦如何打造未来的学校,我将从10多年的居住空间研发经验出发,牵引到学校空间打造。
* B4 N! F! c0 e# u$ S6 v5 \4 @3 ~" {1 U; G" ?& a

: W- [1 ~8 v/ y& e% N
$ O) H& ]  {5 X+ ^& R7 o: s; a* X洞察教育体验,解决用户痛点* E1 ]% u7 k$ m: r" i

& U7 s) K) y" o+ M7 S0 Y
$ f" l9 [7 G. v1 s& F+ a所有的设计是基于用户,发现用户的使用习惯和痛点,洞察真实场景的需求,是设计师和设计管理最先要做的。在产品迭代中,我们从住宅领域学习工作方法、使用习惯、甚至设计资源,探索设计是从功能出发,还是从喜好出发。
0 x/ x; ?- t# z' m! w7 X! N; L  }  R
. h% ]; q+ X7 y4 K; b! P纵观深圳万科室内产品观的发展实践历程,一直以解决客户需求为出发点。七条产品类别,无论是使用场景差异化,还是设计的新旧程度都遵循几个关键原则。一开始的住宅领域,从功能研究升级到性能研究,再到产品化研究,大家都试图用标准化和产品化的思维解决问题。多种业态复合的从业背景,从产品化发展到产品系的概念,背后的逻辑万变不离其宗 —— 始终要抓客户和使用者的真实场景。不同类别、不同业态的产品研发的结果,提供给我们思考的方法论,放在学校领域应如何构建方法呢?3 F" {6 ~8 |$ @) p

) E" b8 x& ?  B) L4 o" `2 m9 Z
( f8 K3 {2 a6 y7 h
8 v4 B3 r8 Z* d6 f4 k
深圳南山创新实验学校
( H  {& s8 w, h; A  g- m! n2 ]* F$ o$ g" o9 g% B7 N" T' Y0 F

( [: Y+ ]  [% _2 A: |9 r1 I5 C
# H& y1 R) S/ O1 C1 y
教育产品:核心场景简述
' B8 f2 ^; r, _. u$ g

- E. ?" c  B3 c2 t! ^, Y/ G* @. q4 P9 O: E. L% A
深圳万科做教育产品的历程,首先是帮助政府做代建学校,学校的决策者、使用者,甚至建造者都是分离的。学校大场景,从空间的角度分类,包括:学校主入口、校园户外活动区、主教室部分、教学区走廊、特色教室、室内运动场地、剧场、报告厅等。从功能维度看,分为四大类,入口及外向空间,主教学空间,由组团式的特色教室、运动场地、报告厅、图书馆等共享空间组成的资源中心,后勤和食堂组成的服务空间。
7 x* Q7 ?4 N& u: Q. y( s6 W
6 l& \) y) T! V4 m3 G, w
从空间维度和功能维度分析,可以看出住宅和学校产品的差异。从时间维度观察,学校场景的空间使用频率与使用人群具备特殊性。借鉴住宅研发方式,分析每个空间功能特色,研究硬件功能如何被使用和打造出来,能够清晰地梳理出学校这类空间的需求。
1 B' i+ ^, S5 J  E7 ~" H- G

+ [5 S4 ?8 s7 {: ?/ m2 u# m1 o7 ~
1 n, G1 Q/ G$ Z) I: h! d5 c, Z5 O
( J/ ^: g: p' G/ a% M
空间需求及模式分析

- b8 G2 Q3 i7 Z$ E' t7 N+ ^
+ W, _# C, s& T5 j1 l9 I7 j# f' T/ n2 c" J
教育场景,因为教育产品的不同,存在复杂度和差异性。要了解和梳理空间需求,离不开对教学模式的分析。第一,行政班授课制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单一的组团式交通核。第二,选修走班制,所有的教室围绕着资源中心进行协调和布局。第三种,可能是国际学校,或私立学校,教学方式比较开放,是资源中心+组团互动的方式。
* z+ n2 N  F! y) m6 ^/ t

+ L2 g- K) d: ?4 P; f
不论是设计师,或者甲方设计管理的从业人员,都应该了解教学模式,理清教学模式对空间的需求。因为只有了解教学模式的需求,了解空间本身对教学模式的呼应和连接的逻辑,才能构建我们解题的思路。
% @- c" \" w( Y( F

. |5 @1 P" l  b; e. [
* \& H3 P6 |, u1 d- ~9 b
) p# E' k" {+ ]" P
研究方法及路径探索

6 C7 T# E* x0 V% a& x0 w. S2 `( @0 c4 q, o. |9 _5 I5 [2 i
. C* x1 n" j7 K" w( y9 |
从住宅经验迁移到教学方式,怎么做学校设计?我们参照传统的住宅研发,甚至跳出住宅研发任意的业态框架。学校设计的全流程方法链条中,首先要有设计的指导任务书。对甲方或设计管理者来说,设计任务书不是一个标准版本。尤其对于教育产品来说,同样都是小学,班级数量不一样,对于空间场地需求都会存在着差异。

# L! |8 X# x& C0 U( `* B/ t5 d( o7 C% \' X( J  E+ z+ A
对教育产品来说,前期研究更重要的是决策者访谈。决策者是教育局,是校长,还是老师?抓取设计决策者的观点做任务书的梳理,这个环节在教育产品里比住宅产品更为重要。对决策者做有效的访谈和输出之后,再是使用者招募的环节,都是课研的部分。学校领域的使用者涉及学生、老师、服务人员、校领导,甚至非教育时段的后勤保障人员。启动文件、使用者筛选是做学校产品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学校代建过程中非常难去梳理和把握的。需求内容不被确定,甚至一个学校在最开始做设计的时候,教师团队还没有确定,都会给设计工作带来诸多不确定。

- g5 A  g+ r- I" l7 U, z: }7 }" M" I  e

  O- M9 p+ i$ p5 t

: [# p! C6 f6 ~. l7 Z; H
深圳宝龙外国语学校: J4 b/ @( H/ m0 K5 ]
/ R" K, l2 J" o0 {2 B0 ^& `3 |3 ^
决策者的访谈、使用者的招募和调研之后,我们输出设计任务书。如果说完成一个学校设计之后,这个过程是不是结束了?从我工作经历来看,一个场景交付使用之后定期做评估,才算是工作接近尾声了。当学校开学后,产生用户体验的实际场景,设计师要定期回到学校观察,例如开学、节假日、做庆典、或者中午休息时段。观察每个真实场景在不同时段如何被使用,这个环节对设计师来说非常关键。因为它是将你设计的内容反映到实际场景中。抓住真实用户的体验场景,再回到设计本身,修正产品打造的真实想法,形成一个闭环,才可以自然地形成产品迭代。
; ~! |" @3 ]% h/ L9 g
' i% i( o2 Q1 Y5 z
洞察产品的需求,研究使用者体验,前端和后端加起来才能真正形成完整的对学校空间的设计策略。代建二十多所学校之后,我们发现理想学校的关键环节,有时间的考虑,也有成本的压力。这是甲方和设计师团队要达成的共识。
5 g* d6 e1 p3 R" U

9 K/ i# n2 j  r, k( O' {

6 j" U/ l5 ]7 X4 @9 B
4 _7 s* c  |$ Z5 `# J# O, ^4 k6 ]
基于方法论的迁移,我分享一些学校的典型场景,总结出八个关键点。
: b+ S) p4 k" G# g& `! J+ s. N1 W1 ?0 ~+ P. x
第一,校园和城市边界节点。学校不只是给学生看的,也是城市的一部分,基础要求是清晰的标识和贴心的细节。回归使用者视角,比如早上家长送孩子,老师接孩子入学,风雨的考量和等待的考量,是节点设计的基本认知。
% b% C3 c7 ~5 D* [* ?9 p. v0 l4 e  ?+ v
第二,校园户外活动区,强调的是安全、活力、可达性。在课间活动和活动衔接的两个模式之下,怎么样让你经过的空间有很强的标识性、很好的安全感、甚至有活力、有审美引导。
3 S0 i* Y7 k& Z
$ F  h; G7 A3 w$ }2 G4 z* ?第三,受成本、教学方式的限制,主教室部分是最难设计的。我们用模块方式或产品方式剥离出照明、安全设备、管网梳理等基本需求。教室场景80%的时间是被使用的,重点关注的基础维度应该是清爽、兼容和易打理。
: [: j) i; y* c- E0 _/ _1 e/ C9 n$ o: F) s* f
第四,教学区走廊。在学校相对比较扁平的场景里面,走廊不仅仅是连接,更应该成为展现学校的人性化和校园文化、鼓励创意和共享的界面。对设计师和开发者而言,基本的安全和耐用是应该被保证的。
: S$ l5 E8 R. u- f
+ p& ]) [# f. \7 k第五,特色教室,在项目的前期备受关注,是一个学校非常重要的,也是特别考验设计师能力的板块。有些学校是小学和中学共用这部分,对特色教室和剧场报告厅的要求更高。如果是单一性,我定义音乐教室或者美术教室。现在学校的设计师通常不会做到非常贴合实际的使用场景。有一次给学校做评审,设计师简单地把美术教室做成条形照明。学艺术出身的都知道,画画的场景应该是聚光灯、组合光,并不是条形的基础光。在设计这个细节时,看起来是一个专业的品类,但回归本质,依然要观察使用的场景,究竟使用者对空间有什么样的需求。除了专业和本身空间的可变性,我们希望在色彩、形式,甚至是组合方式,都能够激发创意性,让学生没有负担压力,愿意待在里面。
0 p8 Q* S3 t9 K) s' P
  `( Q# a" u6 c- x
8 ]$ b/ q& o$ N/ B  n3 k
深圳万科双语学校
. m  A  Z  w) V' A) h# S2 N/ I: a+ U, c
第六,在学校场景里,我们能够给到运动场所的面积并不会很大。对使用场地而言,除了效率、安全和活力,底层设计中更加关键的是复合性。一个球场,可以是篮球场,也可以是羽毛球场,也可变成开大会的场地。满足基本功能下,场地的复合性是设计师空间规划时需优先考虑的。运动场地是一个特色场地,本身应该满足消防、层高技术层面的条件。目前市面上看到的运动场地都会像图上显示的一样,颜色非常亮眼,logo设计很大。这部分应该考虑由学生共建,相当于是文化记录墙,这是我们未来或许可以做迭代的部分。

+ A: ?1 i5 n! t5 [- ~, r
# ~0 J5 e5 N1 A/ U9 [$ n* Y# ?5 p8 V, c
第七,关于剧场、报告厅空间,设计逻辑本质是相通的,兼顾着学生的演讲、开会、甚至大型表演的功能。就我经历的学校项目来看,对于剧场和报告厅的投入都比较大,通常会做成专业剧场,并不区分是不是为学生设计的,这也是大家认知比较统一的关键场景。

! y# h3 ]- K& v, x6 a
4 o% W1 o. J/ T$ \
第八,在项目评审中,大家习惯说图书馆要鼓励学生分享,以很自由的状态看书,因此借鉴商业领域的共享书吧、共享咖啡。但在空间打造上,往往很难考虑学生在图书馆的真实场景。未来的图书馆设计会再开放化、社团化、全龄化。我们看到的是万科学校图书馆,有阅读的基本空间,也有社团的分享空间。学校在图书馆这样的专业场景,建造和运营的投入都非常高。但现在图书馆的困惑,来自占很大面积,看似一天内被使用的次数不多。怎么样提高平效,让使用性叠加起来,设计难度可能超过了对图书馆空间本身的打造。

# j6 y9 v/ H# T/ X2 C" w% D3 J5 l/ E) K1 F
! G8 t0 q# Y! k  m2 H% }& d. i1 B
. S! f' U2 i% g2 [( C9 A
“一切从人的感受出发”

, s9 J  N) |! @. u+ ?/ C+ C- Q6 x5 L- c0 X; {
/ N4 D5 _, W0 H- g- {- d" p
总结来说,做教育产品,依然要从人的感受出发。我们用更为科学的方法和相对统一的认知,对人群进行分类,梳理学校空间需求,导入设计阶段。基于核心价值,做个好用的,能满足学生不同年龄、不同时间段、不同使用场景的学校产品。设计的本质是一致的,我在做学校和不同品类的场景打造中,更多地关注真正的使用者,甚至走进他们,自己体验这一场景。
  P2 U# t8 B% H# }3 N
8 a+ \8 y6 T# U- |
我们希望用一致的、共识的方法去打造学校。未来的学校有更多的想象力,更多的经典场景值得被记住。以上是我的分享,谢谢大家。

' N, p( I5 R+ ]# }/ B
) |6 d. r2 w3 [6 q3 b, A5 g5 h
' \! c  `, z( `' e: i4 y8 Z+ ]8 E4 r6 u0 |* a4 z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收取精彩回看:
. f/ r, {% N8 L+ O- \! b' u

' N+ K$ V1 b' ~& g8 B! h
' C* y; `8 Y5 b0 `2 e5 Q
; `; D' O# N1 e4 k* A" a

3 n. J/ M) D- |  p- D
9 m! O4 f+ n; v

1 \& l4 q' c, S* T- d) l  x* r/ l
- u  {/ G* {5 ~! g7 }4 b3 v

' u3 p- @. r& |- ~" j2 ^; [5 M5 p6 J

4 p1 B, x+ k. Y9 ~
; S% x/ h. O4 M* a8 z+ y# ?
9 [1 J$ C# @; _

  O1 Z* Z9 _' u1 G/ {! y: R8 E  H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精华推荐
换一换

发表评论0

地产设界1+1 | 深圳万科室内设计总监刘珊:从居住空间研发到学校空间打造的可能性
拓者推荐
  • 【广州站】设计师创业课
  • 【广州站】收纳设计思维训练营
  • 【广州站】户型优化总监内训课
  • 【广州站】 风水丨设计与签单课
  • 【广州站】获客实操训练营
  • 2025拓者年费+案例Vip会员说明!
  • 【 拓者年费--CAD图纸】
  • 【 拓者年费--户型方案】
  • 【 拓者年费--豪宅视频】
  • 【 拓者年费--灵感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