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如何磨练空间感和代入感

仅供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谢谢配合。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我在公司带实习生的时候,注意到了这个基本功问题,就是我们在做设计的时候,往往很多时候是空间想象能力有限的。那么如何来提高空间感觉的训练呢?还有对于一些好作品的抄入转化能力的提高呢?( _9 M4 F: y0 \; Z! X7 i

1 v( a+ z. g; Q我认为有一些土办法比较有效。而且我们要长期着手默默训练,不要偷懒。到了有机遇的时候,你会一飞冲天的。" g! J6 P' G& F# u4 E/ O9 X

# _1 _5 J0 D- H一,方案的空间感觉来源于现实生活的感觉,
: y1 Y! I/ q1 P# e0 x! ] ! Q0 \# O: L# L
我觉得如果没有一遍遍的实物验证,你是不会得到反复的综合感觉的。比如说楼梯,一米二的楼梯加扶手,跟九十公分的楼梯加扶手走起来的感觉,你会觉得以后能有条件设计宽点就尽量宽点。不仅要有二人通道的基本尺寸,而且还要考虑到上家具这方面的问题。或者说走过旋转楼梯的朋友,他就不会觉得说旋转楼梯比直梯好走。但从另一角度来讲,有些人的感觉是偏重于感性的,她会觉得说旋转楼梯有曲线,有动感,她更喜欢这种扶着栏杆款款而下的这种轻盈的感觉,反而不会在意说这楼梯宽窄不好走,甚至卡到她的高跟鞋。这就是我们设计师的专业思路跟业主的感性选择之间的一个取舍。1 c, ]+ Y2 L) w% S( D
2 J! q4 `" M/ f& ~
比如我们做每一个方案,我们有感觉模糊的地方,我们就要去想办法找一个实地实物来验证,至于你跟我说这个很困难吧?没必要吧?有那么复杂么?脑子一想就知道了之类的话,我是不会理你的。因为你不理解,别人可以理解这意思。这种办法虽然是土点累点,但实际上对于新手来讲,是必须的。正是在这样的一遍遍的现场感悟中领会空间感觉。比如说二米四跟二米六,这个高度的感觉,我们如果不到做了大面积吊顶的地方感受一样压抑程度,我们是会模糊化这个感觉的。我们觉得无所谓,但实际做出来的东西,就算是大面积的铝格栅吊顶,中间透空了,做到二米四,仍会感觉压抑。我就做过一个超市。无隔层整个原顶高五米六,然后业主觉得说后面再来作夹层,我们设计是三米五,然后他听信别人的意思,不信我们,把吊顶线控制在三米左右,用的是黑色铝格栅,本来还想把原顶喷黑的。因为是超市,地面面积两百来平,后面黑色格栅一上去,就显得压抑了。三米按理来讲是不低了。但还是感觉压抑。因为我们人只有站在吊顶正下方看到了空格,我们才不会感觉到,但我们一进门,就看到的是铝格栅侧面叠加的这种黑色大面效果。所以一进门的感觉是压抑的。) @6 B, F3 U& {* z5 ^
5 M9 U+ S' {" r
所以,方案阶段的实物验证我觉得是必要的一个空间感觉磨练过程。- M$ l3 ]- l1 l. Y

0 I9 _, P3 y! O* ~ 3 D7 C% E, i9 y% g, x
2 a( F' o/ [/ v1 k9 o7 C( N
精华推荐
换一换

发表评论315

  • linzhi2010 2012-6-27 19:27:33

    本帖最后由 linzhi2010 于 2012-6-27 19:34 编辑 3 ]9 E5 y  I2 J! Q3 x5 R0 H
    7 C  y  ~6 J' q/ |
    二,每一个设计的点都是有道理的。) z5 J3 F% N9 D& v" P; O4 I( E

    : ]& p: G* Q2 s, f1 z6 B, c这句话如何来理解?其实很简单,我们都听过“设计以人为本”这句话,那么,设计就应该是有人的道理。这么多年了,你见过无理的设计么?那只是我们的理未成熟的一个表现,所以有时候无理的设计随处可见,是因为设计师还没有学通这个理,所以显得是无理。当然,你有你的理,他有他的理。这个理以什么为标准为判定呢?就是要有一个中间人,这个就是业主。业主的选择,权衡,取舍,最终让他选择确定了是谁的更合他的理,而不是说没被选上的就是无理了。这段话说起来玄了点,但其实破开绕口的话,就是说你要找到适合业主的“理”,还要贯穿专业的“道“,在这两者间取得一个比较佳的平衡。

    % L2 k) d% z3 ^7 l/ Q( y . `( g! b$ A3 `# O% V0 [
    专业上来讲,专业的“道”很重要,因为它是公理,是大家都要接受的。而“理”来讲,各有各的理,设计风格不同,理就需要业主来选择取舍。; `4 a2 u  p( |/ z# N

    资料不错-金币送上!
  • 春天的兔子 2012-6-27 21:38:04

    楼上吊顶的例子举得很好啊。咋就空了么?很多东西我们无法身临其境的,做效果图又如何?所以很多东西做了才来体会。“哦,当初再做高点就好了”。为避免这样,楼主说的验证很重要。可以少走弯路啊。后面那段道和理还真是高度的概括,肺腑之言!!

  • jx0003 2012-6-28 08:19:29

    说的很对····顶··
    2 l6 m* K' M# ~% X  R) I% [看过楼猪的好多帖子+ d# S) N9 j, z/ @& U  x& d# V$ z
    感觉都很好0 J9 v) l: ~! ^/ V, `# l
    受益良多

  • C349891321 2012-6-28 08:19:33

    很少有人这样总结经验给新手啊,能写出这样的总结道行肯定很深。当设计师相当委屈哦!wodingwodingwoding

  • anxiaxiaofeng 2012-6-28 08:45:17

    很佩服你,工作也好,事业也好,总要不挺得思考不停地琢磨,才会有新的突破。这种精神才是我们最应该学习的。

  • zcxzking 2012-6-28 08:45:30

    楼主说得不错,做设计就应该像第二段说得那样。在此基础之上形成自己独特地风格。

  • STU 2012-6-28 09:13:36

    楼主确实给我们(尤其是是新手)提供了很多值得学习的资料,十分感谢。

  • 改_奋斗 2012-6-28 10:14:39

    看过楼主的几篇帖子,实用。对我们这些初学者来说真是受益匪浅。必须要支持下woding

  • 改_奋斗 2012-6-28 10:14:49

    看过楼主的几篇帖子,实用。对我们这些初学者来说真是受益匪浅。必须要支持下woding

  • qiuxianhong 2012-6-28 10:25:42

    做为刚人这行的实习生!!求指点  d  I+ h7 p0 I7 E5 u: f5 A
    !我应该怎么提高自己

  • jas 2012-6-28 10:29:45

    songhua 在理在理......每个行业都需要过程...

  • 佳杰式 2012-6-28 10:46:28

    嗯,作为新手,确实有太多设计不在理,或者说不合理。
    & M6 }0 Y! \9 Q6 c
    0 ^! Z" p6 [1 v( ~而我们见到的“土”方法也很少。。/ B8 O  X0 K2 v: i* g

    % d+ L/ C8 L  P* Z有时候很纠结,然后说多去工地走走,
    0 J+ W1 \& E. y& Z
    . v" c1 a- N$ n( ]0 |可是真正到了,工地,又不知道从何下手。怎么看工地。。
    6 p# j5 [' \0 }% t0 o, f( {  E( r5 D8 c/ i: s; Z! X' E6 ?! g2 u! y
    诶。多谢楼主的经验。

设计师如何磨练空间感和代入感
拓者推荐
  • 【上海站】获客实操训练营
  • 风水丨设计与签单必修课
  • 全新设计家装各空间动态图库
  • 【上海站】户型优化总监内训课
  • 【上海站】全案设计&落地管理
  • 2025拓者年费+案例Vip会员说明!
  • 【 拓者年费--CAD图纸】
  • 【 拓者年费--户型方案】
  • 【 拓者年费--豪宅视频】
  • 【 拓者年费--灵感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