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其新作|人,诗意地栖居

仅供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谢谢配合。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x
人生在世
成绩斐然
人生在世
成绩斐然
却还依然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却还


这是荷兰诗人荷尔德林在19世纪写下的诗句。一百年后,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将“诗意地栖居”作为解剖的对象,试图阐释“诗意”与“栖居”的本质。
t (1).jpg
海德格尔的解读认为,栖居对于人来说,是不断向自然发起挑战,又不断向自然妥协,最终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过程。从远古时期开始,我们的先祖就一直在尝试改造自然,创造一个可以生存、繁衍、开垦、收获的环境,创造一个受控的、合理的、不断进步的环境。
尤其荷尔德林所处的时代,人类社会正站在近代工业革命的开端,诗人的敏感也许无法预知到现代社会的遇山开路、遇水架桥,但是当历史的车轮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缓缓前进,他似乎在提出一个疑问,而这个疑问至今仍存在于人们的心中:
我们在改变环境、创造环境的道路上获得了斐然的成绩,那么我们心中的诗意又何去何从?


“诗意让栖居变成了人类的某种生活。”

试问在空间秩序的组织中,如何为诗意留下通道?答案也许在于尊重生活的复杂性,在秩序中梳理生活的复杂性,用诗意的语言将其串联起来。而景观的符号作为文字的单体,在串联成诗意的语言的过程中,一步步地唤醒人们对场所的情感。

t (2).jpg
‘’诗意栖居,四时之乐”

“诗意栖居,四时之乐”



在我们看来,栖居的过程造就了景观。栖居是抽象的体验,景观是这一体验的外化表现,是景观将人与场所联系在了一起,当人对场所产生了情感,那么景观便是诗意的开端。于是我们便有了将景观融入建筑的手法,建筑是标准化的造物,标准化的栖居,我们的诗意来自于景观的发掘与再造,也来自于这发掘与再造的过程中产生的不确定性的艺术。

海德格尔所构想的诗意栖居,在于人们重新找回与脚下大地的联系,从城市的钢筋水泥中复苏,重新激活感官,捕捉时间与生命的能量,感知季节流动中闪现的种种美好瞬间。

季节的景致,是我们将空间串联在一起的意象。随着脚步的移动,四时之景转换,生活的诗意也随着视野的打开,如叙事的长卷一般娓娓道来。

One. 生命之夏


t (3).jpg

还记得那个漫步于河边的夏日清晨,鞋底触及湿润的泥土,苔藓好似柔软的毛毯。当第一缕阳光透过杨树的绿荫,水面上泛起玉石一样温润的光芒。

t (4).jpg

t (5).jpg

t (6).jpg

苏东坡在《记承天寺夜游》中写道: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我们多久未曾仔细端详过一汪碧水,面对此般清柔的的绿意,我们又能联想到怎么样的一汪碧水?此时的水波与藻、荇,竹柏摇曳的树影,俨然已成为景观的意象,只待我们五感通达之时,凝望一块玉石,也能漫步于月下。

t (7).jpg

Part Two. 收获之秋

Part Two. 收获之秋
t (8).jpg

移步换景,四时更迭,此时季节由夏天充满生命力的绿,转为浓郁深沉的秋。金色与宫红,象征着生命的丰沛与喜悦,带我们或联想,或展望,那些热烈的收获的时光。

t (9).jpg

t (10).jpg




Part Three. 悦然之春
Part Three. 悦然之春
抽条的柳芽与早开的山桃,拉开了春的序幕。浅浅淡淡的绿色与粉色,共同构成了春日之景的意象。一切的美好都恰到好处,栖居的体验,皆为悦然。





“人,诗意地栖居”



现在看来,诗意的存在,让人们从栖居机械性的本质中超脱了出来,作诗——创造诗意,便成为一种建造生活的手法。“诗意”与“栖居”的纠缠,和现代建筑学有关“形式”与“功能”的博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海德格尔在《人,诗意地栖居》中写道:我们一方面要根据栖居的本质来考量人类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我们又要考虑这种建造生活方式的手法是否诗意。如果我们解答了这两方面的问题,我们便能找到栖居的本质。

谨以这间小小的家宅,这一座栖居的场所,敬生活,敬诗意。

项目名称:北京·格拉斯小镇

项目户型:六期北合院

设计面积:508平米

项目业主:中国绿发北京公司   
  
业主管理团队:潘庆龙、赵宏强   
         
设计机构:北京居其美业室内设计有限公司

主创团队:郭纯、刘芸芸、李孟晨、闫倩、滕月、李盈蕴、张春雷、张厦、戴昆

项目统筹:纪树青

项目摄影:朱迪



精华推荐
换一换

发表评论2

居其新作|人,诗意地栖居
拓者推荐
  • 2024拓者1T硬盘素材
  • 5月21日家居风水—长沙站
  • 5月21日户型优化—长沙站
  • 5月21日ipad手绘&Ai—长沙站
  • 流量时代丨新媒体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