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地产设计趋势 于 2023-10-26 16:10 编辑 5 J6 K z: \" B 9 R) a9 I: [- m ! Q& ^ T W D \, _% N. f 9月8日下午,T10联盟发起的第七届美学课堂在慈城抱珠楼如期举行。本次我们有幸邀请了有“建筑隐士”之称的知名建筑师赵扬老师,来到有东南邹鲁之称的慈城古镇,以及古镇的精神明珠——抱珠楼,既是对本次演讲主题“地方,生活”的致意,也是对翠屏山建筑文化节的回应。 ! g1 \9 U6 B( i& E2 d ' r+ u/ p3 c0 ^1 ?$ S( ~4 i" h1 P! U* [ T10+设计联盟当值会长、汉格设计创始人卓稣萍女士致欢迎辞 ! {" p; o" }2 Z8 t ( ` L* ^0 R6 s, b3 h* x v3 D p/ C7 J6 N 演讲开始前,T10+设计联盟的当值会长卓稣萍女士向大家致辞,T10成立至今已经第10年,以“和而不同,美美与共”为共识,以“设计向新,产业共荣”为使命,一直在持续的输出活动,旨在以宁波为源点,为推动当代设计文化、为我们的城市和乡村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 - O' A9 `2 Z3 L ) S+ `7 {: d4 G+ P# S. |" N% cr2 P A# v. M6 l' m3 ]4 M ( R7 y6 ?7 Z9 }( H& j; L( i 作为哈佛大学设计学院的硕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设计导师,“为什么选择大理?”是很多人见到赵扬时会提的一个疑问。赵扬老师的整场演讲既是在娓娓而道他的设计故事,亦是在潜移默化中回应这个问题。 Q: t# l+ y. E$ `1 J: ?0 ^ 6 F+ h. x: z# ]+ v( E# a8 s . d% b6 d Y7 b' e% B “造一所不抗拒生活的房子”,是他的亲笔之作,从书名中我们是不是已经能感受到他的设计观,那是一种松弛、融洽的姿态。设计是将房子与生活、房子与人相融合的过程。它不是先入为主的概念导向,而是面对非常具体的情境,而产生的自然而然的方向。所以,它是不抗拒的,是谦卑的、舒适的。 6 Y& _$ {6 }9 M0 v: Z) Z" k$ n" `) Z' ?3 I4 ^ 共有之家,日本宫城县气仙沼市 % [+ _. J6 E! m* b! |+ ~$ O- j" k8 N$ \ @7 r, [( y- q 劳力士的资助项目帮助他完成了与普利兹克奖得主妹岛和世的一次合作——“共有之家”,这是2011年福岛海啸后重建家园的一项公益项目,赵扬老师以清晰的表达力和惊人的毅力,不仅赢得了当地居民的好感,也得到了来自导师妹岛先生和合作团队的肯定。这个小建筑表达了人情的温度,和对新生活的盼望与美好期冀。白天,阳光从三角形的天窗洒下,夜晚,灯光亮起,在榉木的衬托下尤为温暖。人们在此等候出海的家人归来。 6 ~( O; ~* n# I7 r+ S6 w2 ~ 巴瓦自宅的一层平面图 ) m1 j* E/ ?8 L) C3 N" ~! T因为一次邀请,赵扬老师有机会到斯里兰卡游历他的偶像巴瓦的建筑,并在巴瓦的自宅住了一晚,他把这个感受放在了大理的喜洲竹庵。 0 i. ]$ q; s6 l9 s1 e. I2 v# ?) i2 _. o- Q. i+ G" X. d- V8 c* G 从田野望向喜洲竹庵 / ?. L1 V6 x$ F4 b2 ]( z$ e. t 这个项目发生在田野里的一个村落,是为一对艺术家夫妇设计的住宅。他们来自大城市重庆,是典型的大理“新移民”。竹庵总共有9个天井/园子,有的是养金鱼的池塘,有的造景如画,有的是给猫咪专享的,有的是狗的屋子…… 3 {9 `. {8 g/ i& T( V( [2 p o3 P4 g2 w* Q1 M9 `. Z K- M0 Z0 t $ B! U! }7 b3 ] 喜洲竹庵丰富的园景 4 a" m1 S7 K7 _: \4 z- h5 H 2 Q. c X' B v# i+ x! C/ O 房子和“园子”融合在一起,功能空间和游憩空间交织在一起,室内、半室内和完全露天的空间不经意地过渡,行走的同时也可游赏。业主夫妇对于家居陈设和园林植物的热爱使得每个空间更为生动丰满。 大理既下山酒店模型 3 S1 R' J( Q+ ~8 n这个既下山酒店位于大理古城区,大理古城始建于明朝,至今仍然保留了原来的街巷肌理和空间结构。要在390平方米的用地上设计出包含14间客房的精品酒店,平面的推敲成了寸土必争的计较。为了让每一个角落都发挥作用,每个客房都不一样。“小独栋”之间的空隙在首层平面上几乎被见缝插针地逐渐填满,围和庭院的墙体被拼接成连续转折的界面,在庭院中穿行,墙面随着脚步的移动而凹凸进退,好像是墙体和身体之间你进我退、亦步亦趋的对舞。虽然在首层几乎消解了独栋的“独”,但在二层的露天廊道上又可以分明得辨出八个独栋各自为政又错落有致的格局。 - m1 o* L5 T; w2 G; w . C/ n: i; I. ? h) _2 b ' E$ b( a. p) r- `5 t" C, F 大理既下山酒店实景照片 5 q) r' H. Q1 Q2 |赵扬老师说,这个项目在设计出发的时候并没有主动的意旨,每次被动的出招都是在寻找、应对过程中不断演化的苦难和契机。就像在下一盘旗鼓相当而又僵持不下的棋局,在对手的重重包围中处心积虑、步步为营,每一步棋都牵动着全盘之势。 # J+ x( e4 p9 {, j; ?, B1 ?( y3 a( d/ \ d4 F7 U( s 6 A# H r: P; J8 D" q; f1 ~* A 透明的茶室处于前院与后院的中间,让人感受到贯通南北的空间深度,和空间的阴阳起伏。 % p' X( ?6 Q5 V( }2 z每个客房都不一样 9 {9 F; j: J% j% Q" A; p/ ~普洱李宅模型 . G1 {* `; j/ e5 D7 I这个住宅位于气候近乎完美的普洱,是为一家三世同堂居住而设计。建筑努力以低调的姿态呈现,三层的高度和周边建筑保持一致,三层高的立面对外的轮廓顺应道路的曲度转折,形成和周边建筑面宽比较相似的尺度感。通高的木框玻璃推拉门自由开合,形成跟花园浑然一体的状态。 7 Y7 N. b4 D: z5 ?8 M5 B3 m 普洱李宅的室内外 5 _. |: ?$ T6 E# U- D/ w: f设计安排了四个停车位分别位于前后两个庭院,木格栅的大门和院墙平齐,主入口退到庭院内部,并转向东南,入口雨棚和车库连为一体,停车后可以便捷地进入室内。 普洱李宅的入口 - A# ]" o9 K2 E. H' k5 X 南北两部楼梯分别靠近前后两个入户门,其中主楼梯用混凝土一次浇筑成形,双曲面的梯跑上下两端直接跟楼板相连,轻盈地悬挂在通高的玻璃砖幕墙前面,阳光透过树叶洒落,像一个莫奈式的滤镜来配合着楼梯曼妙的身姿。 . X# M! P. t4 H) E& E, \( Y0 K+ Y- \0 k3 { 普洱李宅的南北楼梯 % {& p1 H4 P! H; N5 `: a+ n5 k( J0 a( w( p" i7 y1 G! V 这个项目因为业主生活上的变动,可能会变成民宿使用。生活的剧本永远是独有而无法被标准化的,房子也是如此。赵扬老师认为自己一方面用建筑回应跟生活世界建立联系的方式,另一方面,努力推动自己设计的房子参与到跟这个鲜活世界的互动中去。 * f5 R5 V/ O0 D. z. [; W4 Z/ W% _梅里雪山既下山酒店模型 , x) E) v- I, D$ I, Z9 E) |- g/ m; `+ _1 G 这个酒店具有观看梅里十三峰的绝好视角,最初是夯土外墙的藏式民居。面对西藏八大神山之首的梅里雪山,赵扬老师决议用谦虚来回应对圣山的敬意。他用一个三角形的餐厅连接正方形的原主体建筑,并在场地靠山坡的北侧增加了客房和后勤用房,顺带改善了场地环境。 2 Z; I% L9 `+ s2 L7 V; N3 d" F$ ` " C0 J6 ]1 }- x# p 既可俯瞰古村,又可眺望雪山的餐厅 图片三层露台顶加建的轻钢结构的雪山酒吧,拥有最佳的摄影视野 从大堂走到屋顶的过程颇有仪式感,像去朝圣,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个酒店就是为朝圣者准备的,它要影响朝圣者面对雪山的姿态和心态。在金顶的光芒下攀爬天梯而接近雪山就是一种仪式,经历了这份庄严再看雪山,就不再只是一个“地理”式的凝视了。 6 y- `" I5 ^% _% W/ t0 f # `; Y9 [2 P0 P" D. W( b/ C! ^ - D9 ~ @& {+ b1 x2 X" W 这个顶棚用一千多块手工打制的铜片串接而成,最后镶上金箔 * m( R3 d% K. ? 客房窗户的开启扇放到贴近地板的位置 最后,赵扬老师分享了几个正在进行中的项目,小黑的家、寸四民族工艺传承中心,以及洱海生态廊道葭蓬村驿站和桃源南驿站。 % g6 w, J) m" Z4 I, C6 ^8 r9 s! B$ N l% Y B9 y* t . B6 U- V$ C& n) } O 小黑的家施工现场 7 B; ^: C+ e+ w4 T# \8 i. D' {寸四民族工艺传承中心效果图 6 u; L1 w1 [' q" K2 Z洱海生态廊道葭蓬村驿站 6 b4 R& r; B8 F) I5 `- v+ B 每个项目都是一个不同的课题,但都遵循着对这一方土地的尊重和情感联系,阳光、风、雨、生活,当地材料、施工手艺、地理环境……设计表面上随行就势,随遇而安,但空间中里里外外、重重叠叠的物象勾连,都是设计师在跟现实境遇的“推手”中,形成的让事物自发产生关联的秩序感,这就像我们认识一个人的过程,不预设概念,不固化标签,用真诚和尊重,自然遇见最本真鲜活的祂。 本场对话,气氛轻松,嘉宾们相互提问、交流经验和心得体会,为观众解答疑惑,相聊甚欢。参与对话的嘉宾除了赵扬老师以外,还有佚人营造建筑事务所联合创始人、主持建筑师,抱珠楼复兴的设计者王灏先生,他也是本场对话的主持人,Ascc 西扎+卡洛斯建筑设计事务所中国办公室负责人刘纯一先生,慧空间设计机构创始人/设计总监潘高峰先生,以及玉米设计联合创始人/设计总监郑钢先生。 ; D d- E; }/ _) P 0 Y+ h ?- ?4 l+ n 建筑室内一家亲 ' @. m; J! F$ z) }$ N3 G+ J* B- x0 [+ p, q | 对室内设计师和建筑师职业的不同体验展开热烈的探讨。对于像西扎这样的建筑大师,或是一些尤其西方环境下的设计师,建筑与室内乃至产品不分家,可以一气呵成完成到底。而我们国内虽然形成泾渭分明的职业分工和相应的教育体系,但大家普遍认同无论建筑室内或景观,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开放的,既可融合一体,也可分工协作,根据自身和项目条件等具体情况可以选择各种形式的合作模式。 $ J+ K! ^5 e# V& [. D; o8 s2 |& H, o7 l$ ^) s0 ^; b } 剧本很重要 当赵扬老师被问及核心的成功秘诀时,他说,可能是剧本,因为技术的壁垒已经越来越弱,以后还会继续被打破,而他的设计剧本是在和业主和场地的持续对话中不断打磨而成的,有时候,施工图已经画完了,发现有更佳的角度或方法时,还会再修改剧本,不是为了实现设计师自己的理想,而是让作品更接近它该有的“好在”(当地人形容好生活的口头语)的样子。 , Q# q* w2 p8 N: P # l, B+ w; r/ j3 M! J( F' S / }- e/ j) j. q3 b% } k 功夫是纤毫之争 4 d/ y; s( B$ p6 V; B 不管是多小的决定,比如门应该朝东还是朝南,院子应该宽1m还是短1m,墙体应该厚4cm还是薄4cm,平面角度是要再旋转5度还是30度,都有很多非常实际的因素去思考和权衡,建筑是实实在在的,功夫在纤毫之争。 - 8 b6 O7 L7 [5 h. L3 [! j5 x房子是独一无二 ; W6 _6 c. |1 m5 L5 d( i2 w赵扬老师仿佛对于地理人文环境有惊人的敏锐感,乃至于他的方案布局常常与风水先生不谋而合。他认为建筑所在的位置是他设计力量的核心来源,没有任何一个房子是一样的,因为一个房子是属于某一片土地、某一些人的,是这片土地和这些人们的期待,让这个房子成为一个独一无二的建筑。而生活空间,是一个浩如烟海的领域,在日常生活空间里探索物质性和精神性的统一,是一种非常迷人的状态,在其中可以进行终其一生地探索而乐趣无穷。 这或许就是他确立“地方,生活”这个主题的原点。 . O- I8 A) J3 C, ^# n 9 k% v/ v3 c8 Z! f8 a$ z7 [. v' J5 c9 X8 b% k 6 m! m; b7 J2 x# G$ C , { K6 ]7 b" @, f: E% n" W 6 j# X4 u* v& Z+ u 上午一场集优杯高校设计竞赛,下午一场建筑大咖分享会,在同一天,同一地点,T10+设计联盟连续举办了两场,青春的设计、地方的生活、经验的传递,这是属于“新老建筑人”的高光一天,也是我们宁波设计的点亮时刻。未来,T10将继续联手业内外志同道合的人士、协同城市管理者和城市建设的步伐,“以设计向新,产业共荣”为使命,做好设计,并持续传递设计价值和生活美学。 |; V" r' B3 \" b: Z0 l —— 对话环节嘉宾们使用的这款椅子名叫wishbone chair,许愿骨椅,是设计师wegner开发了形似许愿骨的独特Y字形靠背而得此名。它看起来简单,实际完成一把椅子需要超过100个步骤,其中大部分由手工完成,仅仅是编织纸绳坐垫,就需要熟练工匠话费大约1小时的时间,消耗纸绳约120米。纸绳有着惊人的耐用性和稳定性,用它打造的许愿骨椅结实,轻巧,又耐用。被设计界公认为“理想的椅子”。 , Q0 R4 [6 ?0 x1 U: |& ^ . Q, u. H5 m& R* K+ N, [6 \/ @. u ·end· 6 g o2 W% C5 q5 f% k4 [) y, j. P( @* P 2 D( u$ T- a/ Z L$ Q4 u% J) D) O & T/ a1 |+ m2 t& Z+ w, I" r' P2 `5 A/ y& B2 O: ]1 { e & D4 w. V k9 W. p" `% }7 W1 W, I # K3 |2 i( g6 w; r5 Y' @4 F& u ) u' E$ p- j) \* [* x 1 ^* i: F, O4 B' [. ?, y, N 以宁波为源点,跨地域探索 让设计为城市赋能 / t' G/ P$ ?# W+ D! n# ` " N8 i0 H3 e9 z1 D! s 8 J: d+ Z. U, a1 I2 ^ 3 I( R" \7 v9 \( q8 g2 v& ^0 E T10+设计联盟,创立于2014年,由张奇峰、郑钢、刘志明、李财赋、毛赟、陈永根、胡梁锋、潘高峰、卓稣萍、汪洋这10位知名设计师共同发起,以“设计向新,产业共荣”为使命,致力于共建设计行业的宏大版图,做当代设计文化推动者。 作为一个深度扎根、广泛链接的平台型联盟,我们的创立初心在于联合不同领域的杰出设计机构和上、中、下游产业链伙伴,开展空间与生活、技术与艺术、产品与美学的交流和研究,为住宅地产、商业办公、酒店会所、休闲景观等领域的客户,提供卓越设计和专业服务,创造和谐共生的理想空间与生活方式。 1 d# p' J2 M1 x3 A3 Z7 y, X+ W! W. i% [3 J, d5 b3 K$ ]% Z 成立至今,T10+设计联盟以跨界合作的方式和完善的产业链资源,不断吸引着优秀的合作伙伴加入,打通产、学、研、资间的交流桥梁,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促进设计产业创新,为推动行业健康发展、持续提升行业水准做出积极贡献。 . C9 L& w; Q* o9 l4 D2 o , F; ?# u8 @6 | |
精华推荐
换一换




发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