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思的交汇点 - 空间作为存在主义美学和设计哲学的交汇点。同时,它也暗示了一种深度的思考和探讨,引导进入构建的哲学世界。 ![]() 对抗时间的印记 ![]() “存在主义式”的美学里,强调我们一生都在对抗时间。但和时间搏斗之后残留下来的,其实是一个个被改造的空间。 退后的尺度、阵列的手法、还有透过天井投下来的光线,即便是不识字的信徒,也能感受到神性。就像当置身于教堂之中,神圣和清澈的感觉必定会从你的心底涌起。把空间视作能承接梦想的地方,每一种空间形式都对应着一种生活理念,每个空间也都是一个世界。 ![]() ![]() ![]() ![]() 对时间每一次决定性锁定的瞬间里,看到了空间的重新布局。不同的色彩建立了空间的不同层次,也划分了空间中的情绪。光感也会对空间进行分割,进而也分割了空间中的故事。有的时候会认为,能在时间中认识自己;然而记忆,只是在空间中的一系列的定格。每个空间,有千万个小洞,里面压缩着时间和记忆。有的空间拥挤,里面全是情绪;而有的空间宽敞,却逼迫着低头;有的空间里有寒冷的微光,有的空间充斥着迷雾。 ![]() ![]() ![]() ![]() 空间到底是什么,它并非是填充物体的容器,是情感的居所。在空间里,有和时间这场战役,所遗留下来的美丽化石。所以,也时常拿起相机,记录着所处的空间,有人、有光线、有物品;也许,还有孤独。 ![]() 在审美的道路上,势必要理解一对矛盾又统一的关键概念。设计应该和人生一样,需要整体性,也要保证变调性。正如明亮调空间的精髓在于明中之暗,而灰暗调空间的精髓在于暗中之明。 在空间的字里行间里,设计在重复中,有差异地一点点推进内心独白的讲述。当在作品中把握住整体性和变调性的时候,音乐性也就降临了。正如巴赫在《音乐的奉献》中,用一种特殊的卡农技巧构成了怪圈,曲调转了几圈后远离了最初的调,但又在巧妙变调后回到了原来的调上。 整体性和变调性虽然是抽象的美学词汇,但当从美学出发后,还可以落地成无数的实际感受。色彩中,冷调有暖色,暖调有冷色;尺度里,有平衡点的重复,也有失衡点的错落。 在整体性中期待丰富多彩的变调性,在变化中不忘守住完整。不仅设计需要如此,人亦如此,人生亦如此。 |
精华推荐
换一换
发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