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年底的时候,南昌路的小院子突然拥挤了起来,合同到期后,我们就在城市的外围寻了个地方,作为大舟建筑新的办公空间。 ![]() 游牧民 工作室这些年换了几个地点,我有时候感觉我们像是城市中的游牧民,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游荡到水草更丰沛,租金更合适的地方去。每每换地方,又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跟新的空间建立连接。 ![]() 我想,这次不如多设计物件,少设计空间,一来节约了不少预算,二来这些带着我们使用习惯的家具,会陪伴我们去往下个地方。于是我们保持了空间原有的状态,仅仅凿开梁柱和墙壁,挂上金属板,铺好地面,设计了空间中所有的家具和灯具,一切就大功告成了。 ![]() ![]() ![]() 工作区 新的工作室分了两个空间,一个用于工作,一个用于实验。理想中的工作环境是什么样的呢?希望空间高一点,光线充足。希望在一个大空间里工作,聚坐在一起,沟通效率也高。我们用家具弱分隔三个区域,空间连续而拥挤。希望少开会,把会议室甩到几乎用不到的阁楼上去。 ![]() ![]() ![]() ![]() 永不完工的试验区 工作室经常会做材料实验和等比例mockup,一个多功能的大空间对我们十分重要,甚至可以说,是为了这个试验场才租了这个工作室。 ![]() ![]() 我们用帘子弱弱地围合了一个区域,里面的内容根据项目不停地拆了又建,如果闲下来,就做点有意思的材料实验,浇点混凝土,砌砌砖。更可以在里面组织活动,吃火锅或者搞讲座。粗糙的形式让空间更加放松,它准许我们犯错。 不一蹴而就 大多设计的最巅峰在它刚完成的一刻,之后就在不停地走下坡路。我们却不太喜欢这种状况,我们希望工作室被时间攒就,一点点变成理想中的样子。 一年之后,这个陋室逐渐饱满起来,变得甚至有点像个家。Marc Auge说游人的空间是非地点的原型,我想这个空间终究能作为我们对非地点的某种对抗,也能作为我们对消费主义中过度拥有和过度装饰的反思。毕竟,“斯是陋室,为吾德馨“。 项目名称:大舟建筑工作室 项目类型:室内设计 项目设计:上海大舟建筑设计事务所 设计时间:2023.12-2024.02 完成时间:2024.04 设计团队:唐大舟、龚子悦 施工团队:上海灏佶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精华推荐
换一换
发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