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欧波罗的海(Baltic Sea)的风掠过英格舍(Yngsjö)的丘陵,松林簌簌,如低语,如应答。此地无雕琢的园囿,唯有野树参差,小筑三两,半隐于苍翠之间,倒似应了贾岛那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 ![]() ![]() ![]() ![]() ![]() ![]() ![]() ![]() 这居所南北而立,中段向西退让,辟出一方露台,容夕阳斜照。南侧门户洞开,厨房与厅堂与地相接,仿佛自泥土中生长而出;北隅私密之处却由细柱托举,凌空数尺,卧房开轩,树梢便探入窗来,人在室内,竟与飞鸟同栖。 ![]() ![]() 外壁以落叶松板为衣,间以竖棱,如琴键,如疏篱。檐下木腹三层叠覆,内里则橡木铺地,素门净几。最妙是天花,窄幅松板连绵不绝,仰观时,木纹如水波漾开,整座屋子便静了,连风声过耳,也成了“松下问童子”时的絮絮余音。 主人不常在此。偶有夏至,四口人来,松影满阶,便觉红尘远隔。想那寻隐者的唐人,若走得再深些,或能见此屋——可惜他调转驴头,空留“云深”二字,让后人对着千年前的怅惘,与今日的松涛,一同怔忡。 |
精华推荐
换一换
发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