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间即舞台,光、气味、节奏、置身其中的五感,随风律动。 沿着蜿蜒的湖津路小走几步,便能抵达拥有内湖的橡树澜湾。项目由两栋相邻的独立别墅打通、重组而成,其轮廓也随之发生改变,同时恢复建筑外立面的统一性,以保证与原有的场地环境相协调。室内面积的增加,有利于布局重新规划,结合客观条件、功能需要、审美情趣,构建一幅居家度假的生活图景。 ![]() 自然涌入 建构的目的,通常指向合理地判断。首层以西北侧为核心公共区,融入生活功能,去除多余墙体,面向北侧庭院开放,让光、空气、景观自由流动。大尺度的进深空间,依据原始柱位,通过折叠屏风、柜体进行区隔,收放自如。而动线上,则以私密与开放为考量,分别设计楼梯,动静分区,互不干扰。 ![]() ![]() 自然,是项目设计的另一条主线。考虑业主居家办公、日常社交、注重陪伴孩子的家庭属性,公区尽可能的通透,植树造园,扩大采光面,视野开阔之余,内外连通,自然涌入。室内以木材、涂料、布艺、编织等天然材料为饰面,打造“中隐隐于市”的理想生活状态,山林之外,别有洞天。 ![]() ![]() ![]() ![]() 东方庭院,多用借景之手法,延展空间,意境深远。为了避免南侧采光不足,于适当角落,置入大小不同的采光井,底部造景,上部引光,使公区之外的辅助区域变得生动起来。地面以深灰色木地板为基底,虽为直铺,却有着水平向的稳定性,具有引导视线的作用。赤脚其上,自然之意,扑面而来。 ![]() ![]() ![]() 共享场域 基于居住者热爱舞蹈的特性,在首层布置舞蹈区满足平时练习外,我们提炼出舞蹈动作中的“圆或圆弧”,赋予它以人文性,使其成为贯穿始终的设计语言。至于二层,公区以下沉式的圆形的定制沙发区为中心,木作包裹其间,围合而坐有如身处自然,是家人互动、交流的重要共享场域。 于西北侧外部,单独设置一条步梯,连接上下。狭长地带虽是一条路径,也构成一种“庭院”,循序渐进,移步异景。立面上可见的竖向的木作、混凝土肌理互为呼应,细条的尺度,令人亲近。透过大面积的玻璃外窗,光穿过木百叶帘,游走于素净的墙面,产生明暗,留下时间的痕迹。 圆之舞曲 身体是一种语言,除日常的肢体动作,也可借由舞蹈进行诗意表达。音乐声起,其舞翩翩。作为空间之中核心的垂直路径,把捕捉到的舞蹈过程中的动作瞬间,演绎为具象的装置一般的楼梯,“夸张”的1.5m的尺度盘旋而上——考虑孩子同时上下楼的安全性,如一幕“圆之舞曲”,曼妙,悠扬。 ![]() 室外的自然景观、内部的廊道、临近房间的立面开口、具有缓冲性的公共空间一并朝向楼梯区开放,光影交织,视线叠加,于看与被看之间生成一种复杂而立体的空间景观,令人印象深刻。楼梯扶手内外分层,外部涂料将立面与天花融为一体;内部木作让地面产生向上延伸的错觉,富有趣味。 物件记忆 物件是缩小版的建筑器皿,容纳着记忆与情感。在新的居所之中,随处可见业主从旧居搬移过来的各种物件,大到家具,小到饰品,心爱之物与空间、与人相恰共处。延续公区的设计语言,主卧的立面局部、主卫天花修饰为弧形,柔软的弧度不仅呼应整体,也产生轻松的舒适之感。 音乐进入身体,肢体反应情绪,律动生发美感,万物关联,相因相生。在一个个细微的“日子”单元里,我们开始觉察到时间的意义,于是放慢身心与脚步,感知空间,享受自然以及自然而然的状态,关注家庭,营造内心,热爱一切事物,像生活一样舞蹈。 项目名称:融科.橡树澜湾 项目地址:重庆 设计面积:2000㎡ 设计年份:2022年 完工年份:2024 设计公司:昱辰设计 设计内容: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园林设计 |
精华推荐
换一换
发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