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业形态中的松弛与共情 ![]() 记得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巴黎塞纳河边的咖啡馆,里面的顾客基本是中老年人,而年轻人总是聚在河边,因为那些地方是免费的。 ![]() ![]() 相似的景象也出现在东京、伦敦和罗马。 ![]() ![]() 在国内,设计的服务对象也在悄悄地转变,尤其是在消费降级下的新商业形态中,年轻人正成为消费主体。 ![]() ![]() 世界正在改变,以前的那种精英主义设计的审美,正在被反乌托邦的大众审美所替代。 作为设计师,如何在尽可能低造价的基础上去实现空间的舒适性。 ![]() ![]() ![]() ![]() 于是,我在楠溪第一楼餐厅的设计中,进行了一场针对当下的大众审美松弛感场景的共情设计. ![]() 松弛感,从心理上讲,是内卷的紧绷与躺平的摆烂的中间状态。 就设计而言,松弛感是当下设计审美中的一个重要的情绪特征,也是年轻人对空间场景的一个基本诉求。 在我看来,松弛感是设计师精心设计的一场不期邂逅,是一种深思熟虑之后的随意而为。 松弛感排斥所有昂贵的材料,复杂的造型。 这一点正好与业主对造价的诉求相一致, 既避免了空间华贵所带来的心理落差和紧张不安,也使空间对人的行为制约和心理约束得到了有效的缓解。 材料的廉价与造型的简单意味着可以随意自由, 这是行为上的,更是精神上的,是主体(人)对空间(客体)的心理优势。 而材料的昂贵与造型的复杂则会使人拘束,产生一种被环境规训的感受,或者感觉自己身份与环境的落差, 进而产生一种紧绷感和不自然感,这种感受是年轻人要排斥或回避的。 另一方面,场景需要熟悉感,熟悉会带来安全感。 场景也需要新奇感,新奇会导致兴趣,因此松弛感是一种熟悉的“陌生感”。 这种熟悉可以来自材料、空间布局、色彩、自然等,也可以是灯光、调性。 最后,除了场景的设计之外,松弛感更重要的是来自于相同的人群,来自于观看与被看的共情价值,欣赏与被欣赏的肯定和安抚。 我们的生活场景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他们正在成为生活的消费主体。 如何关注他们的需求,也是设计必须面对的改变。就像伟人说过,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他们的,但归根到底还是他们的。 设计机构:杭州一直建筑设计事务所 主创设计:谢天 设计团队:陈程 孙玥雯 陈明建 刘德强 孙志磊 徐伟 陈泽凯 项目地点:中国 杭州市杭乔路东尚城 项目名称:楠溪第一楼(九堡店) 项目摄影:叶松 设计师:谢 天 杭州一直建筑设计事务所由设计师、艺术家、教授谢天先生创立,专注于为国内、国际提供专业的室内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及顾问服务,是国际上多元领域设计机构之一。创立至今已获得国际、国内设计奖项一百多项。业务范围广阔,涵盖前期顾问、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到机电、灯光、标识、软装、艺术品等,覆盖酒店、企业总部大厦、商业综合体、高端住宅等业态。 |
精华推荐
换一换
百叶屏风用活动的,可能会更有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