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炎炎夏日一个普通的午后,那盏从藏区带回的铜壶里煮着一壶黑茶,她在瑜伽冥想,他在搜寻着下一部纪录片,小狗在地毯上午睡,袅袅水汽混着茶香缓缓漫过墙上--冈仁波齐的雪、色达的红、尼泊尔的经幡…… 从藏区转山的朝圣路,到海岛午后晃动的椰影,这个家好似一本摊开来的旅行手札,将远方的故事一个个轻轻安放,三层的别墅也成了TA们归途的锚点。 ![]() ![]() 设计师李俊第一次到现场时,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一楼的采光不太理想。 于是,想办法“破局采光”成了这一层打造的关键。 ![]() ![]() ![]() “将原入户门移至采光面,拆掉室内冗余隔墙,向外拓展空间“找平”采光面。利用原门洞所在的承重墙打造一整面超大容量的深柜。”也就是这寥寥数语的破局操作,一气呵成地延长了引光入室的路径、扩大了采光面,并为一家人各种尺寸的行李箱、转山户外装备、清洁工具等等杂物的收纳提供了完美解决方案。 ![]() 整个公共区域没有做明确的分隔,仅以沙发和连接着岛台的餐桌这两条“平行线”自然地将起居空间、就餐、西厨区划分出来,光线、空气、一家人之间的交流便能在此自然的流动、廻遊。 ![]() 客厅的一端连接着花园,在取消掉隔墙的基础上设计师李俊还将空间往花园扩展了一小块齐平入户区,不仅能让光线更多地进入室内,还借此生出了一间私人茶室。 ![]() ![]() ![]() ![]() 男主人喜欢摄影,家里的装饰画被他“承包”了,设计师则进一步在室内加入了些许“取景框”,有空间里的虚实呼应,也有对他们爱好的call back。 阳光穿过几何形状的镂空,投下变幻的光影,与电视墙的窗户明暗相映,透出来的楼梯折角线条又让空间有了些许趣味。 一旁的餐厅,餐桌是载体,它可以是给大家的开放式茶席,也可以是电影开场时的后排观影席,当然还可以是她日常插花的操作台……连接着岛台又让它充满了可变性。 餐桌周围的墙体依然是利用起来做储物收纳用。与电视墙相对的背景墙,设计师处理成了半开放式,中间部分做了带净水的咖啡水吧台,配合两侧的柜体中间嵌入的蒸箱、烤箱,也可作为西厨操作台。 设计师用一扇木格玻璃门兼顾透光不透烟,也与玄关处的木格栅隔断遥相呼应,光影成画。 严格说来这个空间是为夫妻二人打造的“精神灯塔”。 他喜欢看纪录片,她爱练瑜伽,TA们都希望有一处不被打扰的空间,把它们规划在别墅自带的负一层似乎正好。设计师把位于负一层与一层间的夹层做了“向下兼容”处理,并在一楼父母房外设计了一个天井,自然光线就被巧妙地引入进来。 方正的中间区域摆一张柔软的沙发,留白墙面给投影幕布,当夜幕降下,这里也会自然地暗下来。 从白墙下方慢慢向外延展开去的木质地台,沉静温润,无论她在上面舒展身体或是屏息冥想都能从容自在。 一个家住上一段时间,就会生出各种杂物,所以哪怕是负一层也要好好利用起来增添一些收纳储物的空间。 楼梯在这个家里,不用太浮华抢戏,只需要稳固、素净,它是一条能让TA们一家人踏实走稳每一步,安全地、幸福地去到各自想去的地方的万能通道。 主卧室里,带书房功能的休闲阳台、独立衣帽间、主卫生间横向依次排开,互不干扰,但也都在让人使用起来舒适的范围。 夫妻俩为已经成年了的两个女儿也准备了房间,一间挨着主卧大一点有一个采光好的阳台,一间小一些像小时候姐妹俩的秘密基地。她们俩无论是躺在一起谈天说地,还待在自己的房间里,都是一种幸福。 人上了年纪,睡眠质量往往不是特别好,一个翻身有可能就把身边的老伴惊醒,所以把双人床“拆”成单人床放在一个房间里,不失为一种解决方案。 这个家还有一点玄机是藏在卫生间里的。除了显而易见的干湿区、双台盆,还有意想不到的双人泡脚池,和隐藏了壁挂式洗衣机、且集成了小壁龛、置物台面功能的储物柜。 尽管泡脚池是TA们提出的要求,设计师在落地过程中还是进一步考虑到:这个池子要同时满足两个人一起泡脚,泡脚时可能会刷手机或是看书。于是在方便的位置安排了插座、布局了灯光,以及引入了良好的wifi信号。 项目地址:成都 项目面积:300+108㎡别墅底跃 设计机构:清羽设计 主创设计:李俊 参与设计:刘丽·吕佩烨 项目摄影:名堂摄影 品牌运营:设计铺路仕 |
精华推荐
换一换
发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