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全年气候极宜人的地方 —— 云南大理沙溪古镇,人们安居乐业至今有连续一千多年的历史。 白族人世世代代聚居在这里,他们能走路就能跳舞,会说话就会唱歌,大家常常集会。 东南村 8 号距古镇中心广场只有 2 公里,每到傍晚,主人都在古镇中心广场上和朋友们踢毽子。 ![]() ![]() 我们作为建筑师从北京多次往返,体会真正进入的不再仅仅是知识传统,而是连续的时空情境: 置身于历史之中,又在此刻的日常生活中,看到“我们”来时的路。 这给予我们一种信念:特别日常,又极具共同生活愿景的建筑物,至今一直存在。 ![]() ![]() 我们以这样的共识作为项目的开端:人们认识宇宙先于认识家和房子,认识地平线先于认识安家之处。 我们赞叹四季如春的阳光和空气,邀请风、雨、阴影等美妙的自然要素来共同生活。 ![]() ![]() ![]() 我们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时间、空间、气韵、情感等各种灵敏关系的组织之中,让人深入体验到更多层面的支持、与更大的存在共处。 一块土地和房子可以很小,同时也很大。 ![]() ![]() ![]() ![]() ![]() 姿态完全不同的建筑物环绕围合成精心组织的前院综合体,包含日晷塔和瑜伽冥想室、书塔和客厅、主人大平层套房、餐厅、6个可供客人留宿的房间和其它配套区域;花园后院包含储藏间、酒窖、晾晒区、木工坊和营地。 命律动、不同日常状态进行敏锐回应。人是活的生命体,对应着最灵敏的关系尚待组织。 我们相信,建筑也是一种共通的语言,能够传达:人们在日常之中,有觉察与自然宇宙紧紧相连、感受生命状态的可能。 |
精华推荐
换一换
发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