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公寓酒店坐落于日本北海道二世谷(Niseko)希拉夫(Hirafu)滑雪场旁的黄金地段,与雪道无缝衔接。其建筑风格既体现了二世谷地区散布着小规模建筑的地貌特征,又融入了北海道乃至更广泛地区传统景观中标志性的双坡屋顶元素,同时兼顾了“公寓式开发”模式 —— 每户皆有独立业主的特色。通过将双坡屋顶元素巧妙组合,设计在保持二世谷景观的同时,实现了经济效益与合理性的平衡。酒店提供多样化独特体验,包括与景观融为一体的客房、框景二世谷自然美景的大堂,以及可远眺羊蹄山(Mt. Yōtei)的露天温泉。这是一座仅在此地可见、独一无二的建筑。 ![]() “公寓式”外观设计打造二世谷新地标 这座公寓酒店位于北海道二世谷地区,作为世界闻名的滑雪胜地,吸引着海外滑雪爱好者与投资者纷至沓来。酒店与滑雪场直接相连,坐拥羊蹄山与标志性白桦林的绝佳视野。项目选址于国家公园内,需严格遵循《自然公园法》的各项规定,包括建筑高度、建筑退界、容积率、屋顶造型、外立面材质及色彩搭配等。为此,项目深入挖掘二世谷地区景观特色 —— 散落的小规模建筑、令人联想起北海道传统景观的双坡屋顶,以及当地历史文化底蕴。通过平衡经济原则与合理性,设计打造出一座既保留北海道与二世谷美景,又彰显独特魅力的建筑。 呼应二世谷景致的“非日常”空间 —— 建筑在遵循《自然公园法》规定的建筑退界线及邻近悬崖等场地限制条件下,最大化利用空间。底层客房与可远眺羊蹄山的露天温泉围绕中央庭院呈方形布局,为地下层的公共区域引入自然光线。 ![]() 入口位于地下层,接待区、餐厅、水疗中心、温泉等公共区域围绕“四季花园”(shiki-no-niwa) —— 一座位于建筑中央的庭院展开。庭院内种植有当地日本枫树,地面铺设从场地内挖掘的岩石。庭院捕捉二世谷的自然之美,以四季更迭的景致迎接宾客。 日本传统住宅中的“缘侧”(缓冲空间)巧妙衔接室内外,这一智慧源自祖先对严酷自然环境的适应之道,同时也作为分隔公共与私人空间的精致装置。在此项目中,我们将“缘侧”现代化,以圆柱形阳台的形式融入每间客房,在保护隐私的同时营造开放感。这一设计亦将“独立产权公寓”的理念具象化,体现在建筑外立面的单元集合形态上。顶层“缘侧”采用双坡屋顶造型 —— 日本建筑的基本形式。外立面根据内部布局设计不同坡度的双坡屋顶,与周边壮丽山脉景观相呼应,创造出蕴含日本美学意蕴的二世谷新景观。 ![]() ![]() ![]() 通过灵活应对场地的不规则形状,项目创造出 34 间各具特色的客房单元。每间客房均采用与外立面相协调的三色配色方案,而顶层公寓则通过将屋顶造型融入室内空间,打造出与外部景观相呼应的多样化体验,营造出开放通透的客房氛围。这座建筑独树一帜:客房与景观浑然一体,大堂尽展二世谷四季变换,室内装饰融入格栅、土墙等日本元素,露天温泉则可饱览羊蹄山全景。 ![]() ![]() 量身定制的结构设计应对严酷雪环境,缔造独特体验 为确保抗震性能,同时灵活布置多样化的客房单元,设计在平面布局上精心平衡承重墙的分布。采用 3.6 米的基本跨度配置,最小化外围梁高,在 3.1 米的有限层高中最大化开窗高度。此外,通过在结构设计中消除横跨客房的梁,解除了对客房布局的限制,打造出拥有最大天花板高度的开放式客房。同时,内围采用 SRC(钢骨混凝土)空腹桁架结构,确保抗震性能的同时,在 B1 层实现 10.8 米的跨度,营造出引人入胜的大堂空间。 ![]() ![]() ![]() ![]() ![]() 六层面向羊蹄山的露天温泉采用约 6 米长的悬臂结构,由六、七层的墙梁支撑。尽管这些墙梁与下层相比形成了不同的平面刚度平衡,但通过在平面布局上调整承重墙的位置,充分考虑了偏心影响。 顶层采用混凝土折板屋顶结构,通过消除部分柱子打造出开放的生活空间。由于折板屋顶主要承受垂直荷载,承重墙沿门洞和走廊布置,以确保足够的抗震性能。 |
精华推荐
换一换
发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