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es Grayley | 理想的家,会把自己“藏”进风景里

仅供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谢谢配合。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DM_20251118223458_001.GIF

DM_20251118223458_002.JPG

Church Cottage 坐落在英国艾伊乡间,原是一处十八世纪的农舍,由James Grayley建筑事务所改造完成。这幢老屋的改建,展现了如何用当代农舍的语汇与老房子对话,既保留风骨,又生出新的气象。

DM_20251118223458_003.JPG

DM_20251118223458_004.JPG

走进拱顶下,厨房和客餐厅豁然开朗,与老屋那些围着大火炉的小房间一宽一窄,相映成趣。木框子窗户像是裱画的镜框,把外面的绿树青草都裱成了册页。天光从屋顶泻下来,照亮了原本昏暗的角落。

DM_20251118223458_005.JPG

DM_20251118223458_006.JPG

DM_20251118223458_007.JPG

新建的南厢房屋顶朝着老烟囱的方向斜斜伸出,上面长着野花野草。墙裙以上全用手工劈成的橡木瓦覆盖,粗粗拉拉的木质纹理,倒和主屋那个工工整整的芦苇顶配出了味道。新屋不刻意学老屋的模样,却像爷孙俩坐在一条板凳上,虽不穿一样的衣裳,总看得出是一家人。

DM_20251118223458_008.JPG

DM_20251118223458_009.JPG

DM_20251118223458_010.JPG

Humlebæk Home坐落在丹麦滨海小镇,由设计师Yasmin Edgecombe与Garde Hvalsøe建筑事务所共同打造。这处位于哥本哈根郊外的住宅,推开窗就能望见厄勒海峡的水光。最初设计师走进屋子,发现布局局促,便拆掉几面墙,打通几个隔间,原本别扭的空间竟渐渐舒展开来。

DM_20251118223458_011.JPG

DM_20251118223458_012.JPG


厨房成了改造的关键,设计师认定木材是该有的材质,这种会呼吸的材料随着年岁增长,会慢慢沉淀出温润的质感。与本地工匠的合作也让人安心,如今人们越来越在意物件来历,选用当地材料反倒成了最自然的选择。




好木头好石头就像老家具,用久了自有一种气度。不追求簇新锃亮,反倒爱惜岁月在材质上留下的温润光泽。在意脚底地板的触感,关心台面日久使用的变化。好的设计不在多么花哨,而在于住着时是否觉得周身妥帖。这种想法朴实,却让人想起那些历经年月仍觉舒适的老房子。所谓设计,终究是为了让日常起居更自在。




Kildeskovsvej住宅坐落在根托夫特的一处坡地上,是幢素净的房子。设计者没想着要惊世骇俗,反倒把心思用在如何让新房子与那些红砖老邻舍相处得自在。北边望得见公园的椴树,清静,南边迎着路,敞亮。日常起居都在底层,卧房则安在上头,各得其所。



餐厨居中是通透的,两侧景致都收在眼里。人在里头坐着,窗外的草叶几乎要探进窗来。这般错落的安排,让大空间里仍保有几处可安心独坐的角落。




最见匠心的是那條连接各处的走道。从敞亮的餐厨区转入茶室,空间忽然收窄压低,栏杆齐腰,正适合凭栏小憩。这般行走的趣味,是懂得过日子需要些不经意的转折。




窗子开得也妙。转角处的窗连成一片,墙角的重量感就消失了。陶土色的窗框与红砖墙很是相称,从里往外看时,窗框成了取景的画框,从外往里看,又是建筑自然的纹路。这样的房子,看着平常,住久了才能体会其中妥帖。



精华推荐
换一换

发表评论0

James Grayley | 理想的家,会把自己“藏”进风景里
拓者推荐
  • 【广州站】设计师创业课
  • 【广州站】收纳设计思维训练营
  • 【广州站】户型优化总监内训课
  • 【广州站】 风水丨设计与签单课
  • 【广州站】获客实操训练营
  • 2025拓者年费+案例Vip会员说明!
  • 【 拓者年费--CAD图纸】
  • 【 拓者年费--户型方案】
  • 【 拓者年费--豪宅视频】
  • 【 拓者年费--灵感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