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我来学设计2010 于 2010-4-26 00:46 编辑
( x/ t1 W3 P3 g' G' O7 O
/ @9 B. K* X0 x7 C4 W' j: v. `世博欣赏:中国馆展示主线和内容举例; J% K9 {4 \9 F4 f6 h. B+ [1 K1 b% J- J' v$ h0 X
通商变化后的口岸城市上海 ' Q; T/ W- T: k
: h/ E, L$ A$ J4 i/ ^, \; r+ k9 g
7 d2 m# z4 Y' M/ Z 中国国家馆分为四个部分,分别展示城市发展的某个角度或某个侧面,重点(但不限于)表现某个智慧。5 L4 t& } D2 J2 h/ x4 [1 ~
(一)生命之光: h% a4 y5 P+ a2 q# s) E% Q1 k- O0 X! Y
[ j' x" p. ]' Y/ r' v) e2 }& M0 u2 m; O9 F) x4 \- @' X; @1 T1 f7 J' A1 o/ F& R
展示主线:/ ^* Q3 }% }8 U7 _1 @
中华民族的生存环境与其他民族相比,并不是最好的,甚至是很艰苦的,既有比较恶劣的自然环境,也有强权统治、外族入侵等因素。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勇于克服困难,自尊自强,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中国城市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显得尤为突出。比如在艰苦的自然条件下建城集居,战乱后迅速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移民进城后艰苦创业,为城市发展作出贡献等等。不少古城,历经天灾人祸、世事变迁,却能够从灾难中重生,衰败中复兴,历经千年,至今熠熠生辉。这个部分通过中国城市的诞生、发展、困境、再生,展示中国城市一脉相承的悠久历史和文化,百折不挠的生命意志,求新图变的创新精神,表现中国城市的奋勇前进、持续发 ^# v) \3 ?8 b) x$ K
$ y3 c* M" _4 @) ]# T1 c 展示内容! k D2 b2 f& L3 r! r3 X
1、传承历史的千年古城(如洛阳、西安、北京、曲阜等)。+ A3 ]( I- [- j* K4 l
百折不挠的城市再生(如水患后重生的开封、战火后重建的成都、地震后崛起的唐山等)。' Z2 l# p# _2 J7 f' O
# a7 A9 Z3 N5 \2 y4 l- P' H求新图变的城市变革(如通商变化后的口岸城市上海、中国第一个特区深圳等)。 / U8 j! Y7 c/ P6 y8 q
京津四合院
& E0 C4 D4 P6 L1 a$ a: f (二)自然之美; q J1 Y3 M" J; h0 n5 U! G: e, x e6 d! g& x* s. d
# V/ _0 y, c# Y2 G- [5 `2 ~3 s
y+ n' k I7 H展示主线:* e:1 |2 a& Y# M& \9 P+ g
; U4 V6 O, _, n+ ~5 F9 ?2 e
城市建设与自然息息相关。不同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不同的城市风貌,丰富的自然资源赋予了城市快速发展的潜质。但是在城市的建设、管理、生活、发展中,人类如果为了满足自身的欲望而过度开发与利用自然,会导致环境污染、民族矛盾、社会冲突等恶劣后果。4 h; ^: o6 o) k- K3 T: ^, }# X- R* @4 |7 ^3 C; x+ i
, D2 B+ G! ]2 E6 H5 b3 ^
中华文化中有一种独特的宇宙观,即把人看成自然的一部分,尊重自然的规律,向自然学习,讲究与万物的共生。按照这样的思想,在城市规划中注重考察自然环境,顺应自然;在城市营建中巧借自然,吸取自然的睿智,与自然相协调,形成了各有千秋的宜居住宅;在城市扩展中重视资源的平衡利用,努力保持与环境的良好关系。在人类日益重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今天,“师法自然”作为中华文化中的古老智慧,被赋予新的内涵,表现出对城市发展的重要价值。* A) X1 u) v: h; i& s
这个部分通过中国城市中的规划与营建、自然资源的利用、生态环境的营造;展示中国城市师法自然、因地制宜的特质。9 k1 P2 V0 Z5 e+ q Q' }1 P$ s R- t0 K- D
2 H6 p l# V6 {3 N/ M7 v
0 Q3 I" j' E4 X+ v 展示内容举例:: R+ E* [8 h3 z1 G5 s7 s5 n6 z) b5 M0 |" G u W& ]
! k/ k5 }" i1 T4 O% a6 j
( j. E/ V9 \4 u1、规划(如沿河规划、依山而建,不同地域的城市因循自然、因地制宜,创造了大江南北各具特色的城市风貌。)
5 E8 G/ v J; I w1 O/ U$ K}, I' b% s* G8 @! m B
' m: j. b" J5 \( c2、园林(如园林建筑的建造技术、空间布局、色彩质感、装修装饰、家具陈列、庭院环境等。)2 h2 L- ^# r, p5 u7 W8 X4 a/ p0 r' @/ g- S M( p# ~( G
s0 S% f$ ?3 }# y: g( G
# f: b1 w5 S( V4 N3、民居(如京津四合院、晋商大院、徽派建筑、上海石库门、华南包括台湾地区民居的建筑风格和营建技术等。) 《清明上河图》 ) R5 m M6 u0 d2 T4 @$ N/ l
(三)生活之乐+ ~! f% _/ T m. y, ^' t. @1 M A, u3 v
9 _- `; M0 U( y1 H( u' m 展示主线:1 r" p7 g; p5 l* p! O- }! ?2 d7 p" R L3 a$ n: ~
0 X6 [; f; X+ F4 i: N6 {
和各国城市一样,中国城市也由南来北往的移民构成。这些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移民居住在同一个城市里,小到个人矛盾,大到文明冲突,都日益成为城市文化生活中的棘手问题。今天,随着快速城市化和全球化的进程,中国社会面临着更广泛、更深层面的多元社会挑战。
5 |* V0 m: M3 ?& y 中华文化特别强调多元和谐,强调君子之间的“和而不同”。中国城市中,民族众多、宗教多元,但不同民族、宗教都彼此尊重、共同发展,在同一个城市中传承自己的习俗,演绎自己的文化,促成中国城市文化的丰富多彩。这种理念还特别表现在家庭生活、社区邻里之间,中国人口众多、人际复杂,但中国人将家庭的亲情人伦之爱推己及人,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既尊重个体,又包容不同。因此,“和谐相处、共同发展”,是多元化背景下的中国的多元社会得以绵延千年的动力之一。0 a8 D1 g) q/ ?' m/ d0 t
这个部分通过中国城市的多元文化和多彩生活,展示中国城市文化生活的多元性和互补性。' P i; w& F4 l( ]# R
; z" ]; y- S v, o6 [- h; N) z2 H8 p/ T1 U, S7 y9 s
2 B4 N, v/ P4 D1 {) K- a3 r 展示内容举例:* l1 I, |' l- d+ M( `
D) F: f/ M" N
7 p. d. x. a$ |, j2 O% ~1、多宗教并存(如不少城市里,不同宗教场所并存。)
; P V7 a+ ]: V: `+ ?/ f \民族风采(如56个民族的服饰、习俗、语言、艺术、饮食、居住等。)' [9 d8 j' `3 b. d7 K! l
& t5 j( h( w5 {% C+ \9 O+ L, I: i; T1 `
市井生活(如以《清明上河图》、《姑苏繁华图》等为参考背景,表现自古至今的城市平民生活。)1 r2 Q7 X3 a) j% o9 b# e7 v I! q! E/ h) B! |5 S
5 F0 K2 I4 |4 H- ]& i; J) ]3 l: e+ U5 o
7 r1 ~/ m8 k) x" F改革开放 " [; `4 K% M( o
3 c m' ~4 H, P2 |% }
# z! m6 B% n& q! M1 J: Z (四)文明之脉$ U- H8 i3 _0 v
展示主线:1 h7 N2 F% B! Z3 [; E$ v' G
中华文化有完整的思想体系和极其丰富的内涵,对延续千年历史,维护万里疆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世界文明产生很深远的影响。中华文化的伟大,来自于它本身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在保持文化个性的基础上,对各种异质文化兼收并蓄,善于消化,使其融合成中华文化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之所以能够包容,是因为中华民族的厚德品行,能以天广地厚的胸襟接纳一切。* {3 a1 D6 U. J7 ]8 J5 d& m( o" i3 D2 ]2 Q0 G4 @
- G0 G/ G W4 t% w, B 这种厚德在城市里表现特别典型。自古以来,中国城市就是各种宗教、习俗、文艺等融合的场所。以“厚德载物”为价值观的城市精神,催生了各类杰出人物,演变出各种理论思想和物质精品。进入近现代,随着中外交流、改革开放,中国以城市为载体,吸纳了大量的外来文化元素,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 I" v j: {/ F: C% K
- O. O2 [: Q1 {6 b
3 u$ X0 a' T0 Q8 r5 l 这个部分通过璀璨辉煌的城市文明成果,展现中华城市自由宽容的品质,反映“厚德载物、有容乃大”的中华智慧。 K) w3 f1 B5 |! K7 N4 A" d" ~# a/ M9 \: ]
# Q3 R$ m& q, \7 k
展示内容举例:4 C1 [4 Z8 c: _1 A7 r! L% p: l
0 c, ^ o1 P' q0 Q6 A) a6 Y
) e: M+ `& H1 C$ b- e1 S1、杰出人物(如影响中国社会的若干思想家、历史学家、科学家、文学家等。): v) [- E z: [
2、礼仪思想(如成语故事中表现的、影响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品行道德。) } f' M! W* E9 S4 C6 ~9 G
4 V- B; w/ h7 J% E/ u4 {, L3、开放交融(如胡服骑射、丝绸之路,改革开放等历史事实。) |
版主的资料真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