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柏林犹太博物馆

2008-11-28/ 图像资料下载/ 老案例/ 只看大图 阅读模式
仅供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谢谢配合。
[localimg=248,300]1[/localimg]Jewish Museum Berlin
+ u, t/ C& N! f3 KArchitect:Daniel Libeskind born in Poland, became an American citizen in 1965 % M7 a* Z1 t' E0 I
Competition result: June 1989
( J4 I+ C9 p  u: g9 K5 `Ground-breaking ceremony Novermber 1992
% |/ V' Y9 J& ITopping-out ceremony May 1995 . H  b' F) h5 [" I7 t! F3 _
Completion January 1999 % I; V3 q- w; I8 `+ q
+ q$ L  I; h: {. M
設計概念這裡有介紹,英文的就不贴了,怕大家不消化  
2 j: T: J/ n; L) D  q(轉錄自空間雜誌) 0 t; [; J: @, G9 B' h

5 N% w! R/ C" ?; H6 q, g) D猶太博物館的入口配置於原柏林博物館〈巴洛克式老建築體〉內,利用新建築體其中一個“空”的軸線方向延伸至此建築內,並打破其方正格局,橫斜入地下室而至新建築體內。李伯斯金稱此種手法為〝潛意識下的連接〞,代表德國人和猶太人命運的無法分割;但從深層意義來看,為了創造猶太博物館的入口,拆除了仿古蹟的一面牆體 〈此古蹟是大戰後依原設計重新再造的仿品,並非原蹟〉,若依建築師之意,各自賦予基地上兩個獨立建築體為德國人及猶太人的象徵,而使用這樣一種侵略性的語言來回應象徵著德國人的巴洛克式建築體上,我個人的感覺彷彿:別人對我不仁,我亦回之不義。尤其為了強調猶太博物館的入口,用材質沉重的牆體作為入口的建築語彙,這手法的疑慮,更在猶太博物館內部使用輕快材質的對比下而加深。〈建築成品疑點2〉當然,入口隱藏於老建築體內而使得包著金屬皮的猶太博物館本身建築體不需設任何開口,外形能夠更加如獨立的雕塑品,基本上是一個很好的手法,只是題材太過於敏感,在人性道德等可能觸及範圍都必須要顧及,實屬不易。
' p/ u) v- i: L, T3 c1 A0 E6 p3 k3 X5 v2 X) S" S# {: W1 @7 }
三條主命運線代表三種不同的可能性,也是本設計案的主題,但參觀者走完這三條命運線後,並無法在空間的體驗上領略出不同的感受,倒是整個建築體順應著李伯斯金強烈的個人美學及設計風格,有著統一而重複的空間感,從頭至尾沒有平行和垂直線、傾斜的牆面、天花板嵌入的斜行燈具線、展示櫥櫃的不規則開口〈以上皆為解構派常用手法〉,參觀者走完全程,只覺空間跳躍不停,和哀悼猶太人的省思感似乎沒辦法配合。當然這是我個人在猶太博物館的空間經驗,並不足以代表其他參觀者的想法,只是我很懷疑,若去除了引導員的詳細解說,以及每個空間、每條路線上的昭示牌,參觀者是否能夠從自己尋常的空間領略知覺中去體會建築師要說的故事?設計者利用歷史背景、哲學思維或藝術化的手法來充實設計,基本上是很吸引人的,只是當建築實體完成後,也必須要能夠回歸到空間上最基本的問題,那就是無需語言、文字圖片的引導,直接可以體會的感覺。 - Q, |2 u( x5 c" t, s. X' S
; ]. L5 H8 c. J7 |. x) o( ?( q8 `
建築體曲折行進的方向,是建築師依照一些曾在柏林住過的名人住址所決定的;即找出名人地址在柏林市地圖上的位置,和博物館所在地連繫而構成方向性,這些名人的選擇並沒有國籍限制,可能是猶太人,也可能是德國人或者其他。關於這個引用,個人覺得並沒有很強的立論,為什麼蓋一座猶太人紀念館要拿一些名人來左右建築體的走向?難道被犧牲的一般猶太人,其價值比不上幾個歷史名人?當然如果要使用一般猶太人住址來決定方向性,因為被迫害的人數太多而只會在地圖上形成密密麻麻的網,就沒有辦法作為建築體走向的解釋了。〈建築師在設計初期搜集了在柏林被迫害的猶太人名冊及住址,推測他可能想過使用猶太人住址來決定方向性〉  , X) D5 S; {+ B. \: G
9 q2 j: y  U8 U3 u$ W* U. G9 D
 以上疑點並不代表我個人對此博物館的貶意,事實上這個博物館成形於艱難的條件下,除了事先經由建築師個人的努力,引起社會大眾的注意才漸漸迫使政治決策者採取動作,之後政治前題的一變再變,建費也一縮再縮外,設計這樣艱難的題材需要特別的敏感度,而且它沒有什麼例子可以參考分析;再加上李伯斯金在此之前並沒有很多的施工經驗:他雖成名已久,擁有許多競賽得獎經驗,但由於獨特的風格,常常只獲得評審團的藝術成就特別獎,所以缺乏實際施工經驗,這點我們也必須了解。
4 T. D4 ^7 k# J+ B; @" s; j- m( k7 g, u2 J" S+ J" I/ o
 記得在學時曾看到一個關於此題而令人印象深刻的設計案,由一個猶太裔女學生所設計:想法是在柏林市中,整理出一些以前猶太人的住所作為紀念館,室內擺設如同一般家庭,夜裡也散發著溫暖的燈光,只是大門敞開,主人不知去向。當時深深被這個原始直接的主意震撼:試想,夜晚漫步於寧靜的現代都市中,深巷裏某一處不知名的小住屋向你招手,及至入內才發現這個平凡有如任何一個人家的地方在向你訴說歷史,或許在此刻,那些冷酷的德國人終於能夠體會:原來猶太人也和我一樣有家庭、有感覺!人在參觀博物館之前,知道要去的地方,要看的主題,便有了心理防備,要打動人心反而不易;這讓我想起最近一部關於描述猶太人的電影:“生活是美麗的”,這電影幾乎使用了整個上半部來拉近觀眾和主人翁的距離,讓觀眾很自然地接受並喜愛這樣一個平凡親切的小人物,以及他那可愛的家庭,之後隨著他們的悲慘遭遇,不設防地被打動;整部影片對於殘酷迫害的場面著墨不多,卻因為能引起觀者共鳴而達到控訴效果。我以為柏林猶太博物館的表達方式太抽象了,無法觸動人心深處,畢竟這樣的題材需要直接的語言,才能讓人有切身之感,一味地玩弄抽象哲學譬喻,在嚴肅的歷史事件中,只會流於輕浮;再者整個博物館太過於強調建築師的個人色彩,而猶太人被迫害一事,其實就是當時整個工業社會私欲橫流,只知強調個人而不能尊重他人的結果。當然作為一個藝術家很自然地會擁有他個人的風格及強調自我表現的天性,於是筆者質疑,或許這樣的題材並不適合讓藝術家太個人的色彩來影響決定整體設計,這樣敏感的主題必須先在社會大眾及政治決策者之間達成共識,並在公開的程序之下共同監視設計,才不致偏頗失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x
精华推荐
换一换

发表评论15

  • Erica 2008-11-28 18:40:04

    大师之作。。这个风格的作品,好像。。
    ) ~$ e7 D  t8 ]1 r/ Z好熟悉啊。。d4

  • Mars 2008-11-30 18:15:35

    这个主要是利用的元素比较好  而且利用了 , 具有缺陷的地形,将缺陷便成了特点·

  • Mars 2008-11-30 18:16:13

    我定义此套方案为 “自由舰【线】”

  • kitay 2012-4-14 14:37:29

    好的设计就是不一般,能将劣势瞬间转为有点啊

  • baiyangshejishi 2014-11-27 12:26:49

    这个犹太人博物馆  整个建筑讲述了犹太人的历史  窗户像是被刀砍的似的,表现当时犹太人悲惨的历史!斜梁的运用,给人们从心里上的压迫感!!!

资料/柏林犹太博物馆
拓者推荐
  • 2024拓者1T硬盘素材
  • 5月21日家居风水—长沙站
  • 5月21日户型优化—长沙站
  • 5月21日ipad手绘&Ai—长沙站
  • 流量时代丨新媒体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