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温饱基本解决、事业取得成功之后,如何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这就成为了每个现代人都十分关注的最大个人发展问题。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也在日趋增大,焦虑和抑郁情绪成为了困扰人们心身健康、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的最为普遍的心理问题。生活有幸福感于是成为维护心理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第一要义。 抑郁就是没有快乐! 在美国,抑郁症的患病率大致为10%,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为17.1%(1994),其中男性为12.7%,女性为21.3%,恶劣心境为6%(Kessler,1998)。 在中国,三十年前,抑郁症的患病率为0.76%;近年来,我国的抑郁症呈上升趋势,深圳康宁医院2006年做的一次调查统计显示,深圳人的抑郁症患病率达到7%,今年深圳富士康公司员工的系列跳楼自杀行为,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抑郁障碍涉及的心理社会功能损害包括:不能上班,工作能力下降、婚姻不和谐以及亲子关系问题等。最重要的是,抑郁障碍患者的自杀、自伤、甚至杀害亲人的危险性增高,2/3抑郁症患者曾有自杀想法与行为,15%~25%抑郁症患者最终自杀成功。 在我国,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达十万人以上,而每年约29万人死于自杀。 二、抑郁的主要心理表现 根据抑郁的严重程度,抑郁障碍可以分为重症抑郁和轻症抑郁。重症抑郁,俗称“抑郁症”,分为单相和双相障碍,轻症抑郁叫做“恶劣心境”。 1、 抑郁症的临床表现 情 绪低沉,持续时间会超过两个星期,患者感到悲观、抑郁、忧愁,无助、无望、无价值感,思维和言语速度缓慢,言语动作减少,呆坐不语、唉声叹气,闭门不出、不与人交往,甚至卧床不动,生活难以自理。具有疑病观念,自责自罪,生活缺乏快乐与乐趣,缺少内在的生活动力与热情,食欲、性欲减退,身体乏力,入睡困难 或早醒,严重的自杀观念,或多次发生的自杀行为。 抑郁情绪往往会具有晨重晚轻的头特点。 大约有三分之二的病人会伴有明显的焦虑、恐惧情绪。 2、恶劣心境属于轻度的抑郁障碍,这类人在现实生活中很常见(所以抑郁症患病率高达5%,其中本类型病人占主要比例)。这类病人由于外表上无异常,忧郁性情绪埋在内心深处,本人不一定会自我识别,周围人包括自己的家属亲人又无法能理解和认识,常常使疾病长时期耽误,得不到解决,不仅造成本人沉重的痛苦,影响功能发挥,更重要的导致疾病恶化和无意义原本可避免的轻生行为。 轻度抑郁(恶劣心境)的重要特点是存在“内苦外乐”的 症状。这类病人在举止仪表、言谈接触,外表看来无异常表现,如不深入地做精神检查和心理测定,忽视精神抑郁的实质,甚至可以给人一种愉快乐观的假象。如果 深入地做精神检查和心理测定,可发现患者内心有痛苦悲观、多思多虑、自卑消极、无法自行排除的精力、体力、脑力的下降和严重顽固的失眠,多种躯体不适等征 象。这类病人常有原因不明的躯体不适感,自己难以排除,虽然服用中西药物或休息病假、疗养、娱乐、喝酒等方法亦无法消除。 恶劣心境的人还会具有社会功能下降、长期顽固的失眠等特点,病程超过两年,缓解时间不超过两个月,他们内心痛苦,多次求医,做各种身体检查,花费很多精力和钱财,却没有得到有效的帮助。 三、抑郁的成因 双相抑郁症(躁狂抑郁症)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除了生物学及遗传学的原因外,抑郁症,特别是恶劣心境往往与如下心理因素有关。 心理应激:约50%的病人在首次得病时,曾经受到过严重的心理打击,如工作不顺、晋升提职、朋友背叛、亲人去世等。 人格特点:个性刚直,热情开朗,富有理想,雄心壮志,做事谨慎,追求完美,道德高尚,严于律己,缺乏安全感,自信心和自尊心低,内向、不善人际交往等。 幼年经历:幼年往往曾有被遗弃、被忽视、被粗暴批评、性虐待等心理创伤经历。 四、抑郁的解决方案 严重的抑郁症,特别是具有自杀倾向的抑郁症患者,应该早期发现、及时就医、早期诊断和药物联合心理治疗,一般都能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减少自杀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 恶劣心境患者,也应该注意提早识别,即使就医,主要应该进行心理治疗,特别是人格的自我完善,面对并有效地处理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和应激。 上医治未病。具有抑郁情绪的人,应该是积极采取“预防为主”的原则,防患于未然。当我们焦虑而尚未出现明显抑郁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注意进行自我心理的调节,平时多学习一些心理保健的知识,并在自己的生活中得以应用。 五、抑郁情绪的团体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可以分为个体心理治疗与团体心理治疗。 具有抑郁情绪的人往往存在一些个性方面的特点,存在着环境应激因素和消极思维及应对方式方面的心理问题。个体心理治疗,可以通过与心理治疗师的长期合作,一起探讨这些心理问题的成因及有效解决办法。但是,在个体心理治疗过程中,治疗师成为来访者唯一的交流对象,来访者往往会产生移情,或者,治疗师的个人资源 是有限的,其交流会受到很大的局限性。 近年来,抑郁障碍的团体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研究表明,团体治疗是解除抑郁的快捷、经济、有效的治疗方式。团体治疗,能够让具有抑郁情绪的很多人组成一个小组,形成了一个极为丰富的资源宝库,在团体沙龙中,每个人可以安全地与其他相互沟通、交流,每个人以其他成员作为了解自己的一面镜子,了解自己的个 性特点和心理症结,可以让自己在讨论互动中逐渐培养积极的人际交往模式,形成积极的看待事物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有效应对方式;让我们在团体沙龙中学习,促进个人成长。 以悦明团体心理工作坊为例,近年来典型的抑郁团体心理治疗的方式主要有: 1、 由讲员专家进行学术讲座; 2、 由讲员带领团体进行集体讨论,典型案例督导,个人成长案例分析; 3、 分小组由资深咨询师带领,进行小组研讨、互动、个人成长、分享; 推荐的团体治疗以三阶段为最佳,每阶段一般3至4天,每个阶段之间间隔不要超过两个月。 团体治疗分阶段设计主要内容推荐:
第一阶段(1至3天) 学员之间相互认识,明确团体沙龙的目标、设置与要求。 讲述抑郁、焦虑的主要心理表现,抑郁、焦虑的相互关系、成因及影响因素。 使学员能够识别消极思维的表现形式、常见类型,了解抑郁、焦虑、消极思维与核心信念、人格特点的关系。通过学员之间的互动、讨论,发现和认识自己的个性特征、思维方式、行为特点,加深自我了解,加强自我意识,形成积极的思维方式与行为应对 ,促进自我成长。 第二阶段(第四至六天) 讲 述心理创伤、心理症结、心理应激的心理表现,幼年心理创伤对人格形成的影响,原生家庭的客体关系与移情对自恋人格与抑郁的影响,讲述自恋型人格与边缘型人格的心理特征。通过小组互动与讨论,探讨学员幼年的生活经历和心理创伤,促使学员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及其与幼年成长经历的关系,学习以新的生活态度和行为 应对方式展开新生活。 第三阶段(第七至九天) 讲 述梦的分析及自由联想的方法、原则与操作技巧,进一步探讨潜意识欲望与症结;介绍主体与主体间性的概念,探讨小组互动中的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在沙龙团体中模拟展现各种人际关系,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方式,识别家庭成员的焦虑与抑郁情绪,抑郁症的药物治疗及家庭料理,掌握处理家庭成员人际关系的基本要领 与技巧。 (以上内容由悦明心理整理推荐) |
北大六院精神主任医师丛中博士谈抑郁与团体治疗(网络讲座听录整理稿)北大六院精神主任医师丛中博士谈抑郁与团体治疗(网络讲座听录整理稿)一、抑郁情绪的严重性
发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