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的魔力1

仅供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谢谢配合。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明暗适应.. ' c, M' q  l6 j
; P) k4 A1 K9 j: X# I" M
感觉器官受到刺激,使感受起变化的过程和变化的状态叫做适应。视网膜上有感光度不同的两种接受器,所以眼睛有着能适应视野的亮度变化而自动调节感光度的功能。明暗适应,也称为"光量适应",是日常生活中常常遇见的视觉感知状况。当明部视觉向暗部视觉发生突然变化时,在此瞬间内是什么也看不见的。有一种现象我们经常遇到,坐在阳光下看书时,突然把视线移向黑暗的房间,感觉是一片漆黑。当我们突然进入正在放映的电影院里时,周围什么都看不见。夜晚如果将房间里亮着的灯光突然关掉,一时间,眼前会呈现黑糊糊的一片,要经过一段时间眼睛才能慢慢看见周围的物象形、色特征,这就是视觉的"暗适应"。当暗部视觉向明部视觉发生突然变化时,瞬间内会感到晃眼眩晕。例如,当晚上睡觉时,卧室内的灯骤然打开,你的眼前就会是白晃晃的一片,但稍后就能清楚地辨认室内的各种形体与色彩,这一由暗至明的视觉过程称为"明适应"。暗适应于初期感受提高较快,后期提高较慢,最初的15分钟可以基本适应,半小时后,视觉感受性可提高10万倍,达到完全的暗适应大约需要40分钟。明适应过程,即当视觉从暗光线转入亮光线过程时,睡孔缩小,视觉由视网膜边缘的暗视觉转入中央窝的明视觉,适应光线从暗到亮的转换,从暗到亮的适应过程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大约只需要1秒钟左右。在视网膜上,有两种感色细胞即椎体细胞与杆体细胞。椎体细胞密集在视网膜的中心部位,呈黄色,称为黄斑,黄斑中心凹陷,称为中央窝,是视觉最敏锐的部分。椎体细胞在光线明亮的情况下,可以分辨颜色细微的变化,辨认物体的细节。离开中央窝,椎体细胞的数量急剧减少,视觉敏锐度也随之降低。由于视网膜中央椎体细胞适应明亮条件下的视觉,因此称为"明视觉"。杆体细胞只在光线较暗的条件下起作用,并且只分辨明暗,不分辨颜色。在中央窝处,几乎不存在杆体细胞,离开中央窝,杆体细胞急剧增多,由于视网膜边缘的杆体细胞适应暗光条件下的视觉,因此称为"暗视觉"。假如一个人视网膜的椎体细胞发生障碍,他就患了日盲症,同时也是全色盲;如果杆体细胞发生障碍,他就患了夜盲症。有些动物的视网膜上只有杆体细胞,它们只能在夜间活动,被称为"夜视动物",夜视动物的眼睛一般不能分辨有彩色,它们的世界是无彩色的。当光线暗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眼看不到光谱上的各种颜色,而只能看到明暗不同的黑白灰层次。我们观察物体时,如果把眼睛眯起来,遮挡一部分进入眼睛的光线,物体的颜色及细节特征会减弱,而明度变化依旧存在。在描绘物象的大体明暗色调时,作画的人常把眼睛眯起来,排除颜色的细微变化,以便于判断对象明暗色调的整体层次。由于红色光对于杆体细胞不起作用,杆体细胞内的视紫红质不会被红色光破坏,因此红光不阻碍杆体细胞的暗适应过程。一个人视觉的椎体细胞接受的是红光剌激,然后突然转入黑暗的光线,此时他的视觉感受仍能保持平衡,不需暗适应的重建过程,此原理适用于X光检查的暗室工作用光,夜间的信号灯等一系列需要暗适应的红光照明。 " F1 ]+ u$ }/ }% o2 d8 p9 H! h
3 w5 F  d& f% K) O7 }6 u) `7 l
乘汽车奔驰在高速公路上,会看到隧道里的照明装置有两种。一种在出入口附近没有照明光,而在中间部分却集中着许多灯光。这是为了使白天隧道里的照度能尽量均等而进行设计的。这一类型在老式短程隧道中较多,但大部分新建的特长隧道,出入处则装有大量的照明光,而在中间部分减少其数量,这就是考虑到"明暗适应"而进行设计的。在房子中,有些房间暗得即使是白天也必须开灯,这种生活空间的明暗适应过于强烈,固不方便使用。
) t) x& [! F) ?1 E# ~: F  H- A/ L, Z5 o8 q2 ?2 n
2.色彩适应 + f* C! ?! D8 b! m9 [( {- e  p2 Y

( q! I) I) E+ A) j+ R$ d. L! y# r带着有色眼镜活动时,开始的一段时间可感受到镜片的蓝色、棕色或绿色对所见物象的色彩影响,过了一阵之后镜片上的颜色在视觉上消失。
9 p" P5 P9 Z1 l
; C  N5 S' o3 I在白炽灯的黄色光线下,只能在刚开灯后不久的时间里感受到光的颜色,一会儿这种黄色即自然消失。在黄色灯光下,白纸看起来还是白的,对物体恢复了日光(白光)下的感觉。人眼对环境颜色刺激作用下造成的颜色视觉变化,是视觉对颜色光的适应所致,被称为"色彩适应"。通常,色彩视觉的第一感受时间约为5~10秒钟,过了这段时间"色彩适应"开始起作用,这种习惯性地把物象色彩恢复到白光原始面貌状态的本能与"色彩恒定性"或说是"固有色"的概念有直接关系。
+ H, y9 P3 K& V3 {7 S# O# p6 ^( o8 ^1 w3 N( W: R7 v% Q3 C
色彩恒定性、固有色的概念是有作用的,可以使视觉避免被光源色造成的物象色的物理性质所蒙蔽,而始终能够充分把握物体色的真实属性。 2 m. ?' }- Y8 e  z- C/ }

: f" k4 m  \0 i% V5 y0 U, c人眼在红光、黄光、蓝光下看一张白纸具有自动区分光源色与固有色的能力,这种能力使我们知道不管在什么色光照射下白纸仍然是白的,眼睛的这种色彩适应能力在日常生活等领域是有利的。而对于从事绘画及美术设计的人员来说可就利弊皆而有之。有些表现敏锐的色彩绘画作品是画家在第一时间的第一色彩感觉的体现,也就是把眼睛没适应色彩之前的感受描绘了出来。
2 Y$ T% J6 M% l  M2 U& |" ]& `) H7 Y7 T! j  O# t5 `! O
3.色彩补偿 / c, _* d" P6 W7 \$ w: U% @2 {

8 v+ I' V; T! A: h! P$ ^视觉色彩补偿现象也被称为视色错觉现象。人的视觉对色彩永远需求一种生理的平衡,即人眼看到任何一种颜色时,总要求它的相对补色,如果客观上这种补色没有出现,眼睛就会自动调节,在视觉中制造这种颜色补偿。色彩补偿现象在色彩艺术理论中位置非常重要,作为视觉规律,直接关系到色彩的美学问题。
. u/ g" V# M+ Z  [1 m/ w7 Q5 B0 q
  i4 o# r5 i7 @* z$ S! X* h- s①负残像性视觉效果
, b4 ]/ x) D* P) t, g( J1 {1 H! Q
7 O7 v, v2 W6 P) T) s6 r视觉残像形成的原理是因为神经兴奋所留下的痕迹而引发的,是眼睛连续注视所致,所以又被称为"连续对比"视错觉。
7 n* x3 T* y3 d7 Y$ t: S8 l! o; [& c" G9 L  C. d
视觉负残像现象,指在停止物体色或光色的视觉刺激后,视觉仍然短暂残留与原有物体色或光色成相互补充色映像的视觉情况。在白或浅灰色背景上放上一块单色图形,注视一阵后,将视线移开,背景上就会出现原来颜色的互补色图形,红色的负残像是绿色,黄色的负残像是紫色,蓝色的负残像是橙色,明色的负残像是暗色,暗色的负残像当然就是明色了。 " a5 D: D$ z3 H# U
" `  O4 P) _0 M5 r+ S0 l6 M2 m5 x
当人对某一颜色光已经适应之后,突然转入其他色环境中,对后者的颜色感觉趋向上一次色光环境的补色,例如,从充满红色光的舞台环境进入日光(白光)环境,会感觉周围所有的物体颜色都带有绿味。这种视觉现象是光色适应后视觉变化引起的色彩错觉,也称为负残像性视觉效果,不过这种视觉效果停留时间一般很短,它们在艺术上的运用可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 e" {7 J9 m7 V7 r- d

* I# ~; x" H+ S; Y& [②同时性色彩效果
3 I1 b( A& n$ z" S8 d
7 |3 Y/ m% z5 _8 Z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安置在一起的色彩搭配,每一种色的纯物理性质在视感觉中有所改变,色彩并置得当则可交相辉映,从而使整个色彩组合仿佛是一部绝妙的交响乐。当我们在黄底色上放置白色块时,白色块会带有紫味;在红色底上放置灰色块时,灰色块会呈现出微微发绿的现象;在蓝色上放灰色块时,灰色里好像加入了橙黄色;如果是红色与绿色置在一起看起来就会红色愈红、绿色愈绿。高纯度与低纯度颜色并置在一起则会高纯度颜色更艳丽夺目,而低纯度颜色更灰暗退让;当冷色与暖色参加同时对比时,冷色会令人感到消沉、漠然,暖色会让人感觉积极、热情;当高明度色系与低明度色系并置时,高明度色更为明亮,低明色则更加黑暗。一般说来,色彩对比关系越强烈,其异化性的色彩效果越明显。另外,当色彩的对比关系较微弱时,其同化性的色彩视觉效果就会显现出来,例如,在代表春天颜色的粉蓝色(天空)和嫩绿色(树叶)的同时对比中,绿色中的黄色因素被相应突显出来,它们共有的蓝味被明显的同化。所以这样的色彩配合,最容易产生谐调、柔和的色彩效果。总之,同时性色彩效果是指人眼在同一空间和时间内所观察感受到的色彩对比的视觉偏差现象,当异化性的色彩效果明显时,其视觉色偏差越强烈,特别在色彩并置的交接处表现得更为明显。2 ]* h9 W9 |: A9 ]

6 v9 t2 Y8 @( l2 R七、色彩的感情效果 色彩本身并无感情。色彩的情感因素是人类经过审美经验积累、演化而产生的。由于人们对某些事物的联想,色彩被赋予了许多约定俗成的象征意义。色彩能够影响人的情绪。不同的色彩会引起不同的心理反应。不同的民族和传统习惯,不同的文化修养、性别、年龄等,会对色彩产生不同的联想效果。 色彩本身是没有任何感性内容的,只有当人的思想意识与其联系起来的时候,才会出现色彩的感受与联想。有许多国家和民族对某些颜色有忌讳。如巴西人以棕黄色为的凶丧之色.理解是人死好比黄叶从树上落下来,所以忌讳。比利时人最忌蓝色.如遇不吉利的事都穿蓝色的服装。埃塞俄比亚人穿谈黄色的服装.是对死者表示深切哀悼。欧洲许多国家都以黑色为丧礼的颜色。十耳其人布置客厅、礼堂、房间时,喜用素色,禁用花色。
精华推荐
换一换

发表评论20

  • Erica 2009-2-6 11:49:02

    原创作品。。。dahan 里面的词真专业。。
    $ E5 X" \" `- K! z4 T7 U这个应该在设计资源专区。。比较合适。。songhua

色彩的魔力1
拓者推荐
  • 【上海站】获客实操训练营
  • 风水丨设计与签单必修课
  • 全新设计家装各空间动态图库
  • 【上海站】户型优化总监内训课
  • 【上海站】全案设计&落地管理
  • 2025拓者年费+案例Vip会员说明!
  • 【 拓者年费--CAD图纸】
  • 【 拓者年费--户型方案】
  • 【 拓者年费--豪宅视频】
  • 【 拓者年费--灵感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