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的魔力2

仅供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谢谢配合。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在色彩世界中,灰色恐怕是最被动的色彩了,它是彻底的中性色,依靠邻近的色彩获得生命,灰色一旦靠近鲜艳的暖色,就会显出冷静的品格;若靠近冷色,则变为温和的暖灰色。与其用“休止符”这样的字眼来称呼黑色,不如把它用在灰色上,因为无论黑白的混合、不色的混合、全色的混合,最终都导致中性灰色。灰色意味着一切色彩对比的消失,是视觉上最安稳的休息点。然而,人眼是不能长久地、无线扩大地注视着灰色的,因为无休止的休息意味着死亡。 3 ?, ^. s. L8 b0 Z& `# W
+ b) ?, X' r7 {7 E2 W0 }6 `& w# T2 ]
色彩的表情在更多的情况下是通过对比来表达的,有时色彩的对比五彩斑斓、耀眼夺目,显得华丽,有时对比在纯度上含蓄、明度上稳重,又显得朴实无华。创造什么样的色彩才能表达所需要的感情,完全依赖于自己的感觉、经验以及想象力,没有什么固定的格式。八、色彩设计
& Z& A; `+ K+ A2 c
2 X0 v, S+ i9 d$ [) X; w1 A1.物体色的可变性 * G  v6 O0 l7 S( J4 h$ [0 q

4 T3 ~  x. B3 Q4 s$ m说到色肯定是离不开说光的,物体色的不可确定因素主要是由于不同的光源照射而形成的。从纯物理学的角度分析,物体本身并没有色彩,但它能通过对不同波长色光的吸收、反射或透射等,显示出光源色中的某一色彩面貌,即物体色。 3 X3 r4 ^, i. Z$ K; M6 I# w

$ H- S1 f. |# _8 {! n你一定有过这样的体验。在人工光源环境中进行色彩写生绘画,或是做有色彩的设计工作是很难达到理想效果的。普通白炽灯光下的物体都带黄色,荧光灯下的物体则偏青色。当你将在这样的光源下完成的作品拿至天光下再看时,也许会大吃一惊,色彩所出现的偏差会很大,与你想要的色彩可能是两回事,这是因为你对色彩的标准介定往往是以中等亮度的天光色,即含有红、橙、黄、绿、青、蓝、紫所有波长色光的全色光下为依 " C9 x' C1 m! V8 I* K0 x( S3 B. H5 U

% v1 H" D- d9 v+ d* B0 m: `据说,在全色光下,我们看到拧橡是黄色的,这是由于拧橡表面吸收了除黄色之外的其他色光,而主要反射黄色单光所致。黄色便成了该物体的本色或主色,即常言"固有色"的概念。从本质来说,拧橡在反射黄色光之际,也反射其他色光,只不过其比例居次要的位置而已。如果物体显出白色或黑色,那是因为它们反射了大部分色光或吸收了大部分色光,倘若物体色反映出灰色外观,则为反射与吸收各半的结果,正象上面说到拧橡的色彩表象一样,绝对的黑、白物体色也是根本不存在的。它们在反射与吸收色光的同时,也或多或少地反射着其他色光,在这些颜色中,常带有变幻莫测的色倾向。因此,在印象派画家们的眼中,物体色是时间性、地域性、光照度、光色度,心情指数的瞬息体现,在他们的画面中我们看见的是流动的光、闪烁的影,是色彩科学的绘画演绎。 + C' X5 K, \) |1 L) t  @

0 q5 {) D; T9 A# `" m如果说文艺复兴是近代绘画的开端,确立了科学的素描造型体系,把明暗、透视、解剖等知识科学地运用到造型艺术中,那么,印象派则是现代绘画的起点,它完成了绘画中色彩造型的变革,将光与色的科学观念引人到绘画之中,革新了传统的固有色观念,创立了以光源色和环境色为核心的现代写生色彩学。
& _* A3 D# ?& S; h) e! T. d1 l: D6 _. b* F" ]
一向重视"真色"表现的意大利画家达?芬奇早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就指出"没有一件物体能够完全展示其本来颜色",只不过由于时代与科技的局限,他还不能为此作出符合物理逻辑的科学评说,但艺术家的敏锐性与灵慧则使他对此有所洞悉以上所述,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物体本身并没有某种固定不变的色彩,形成物体色的主要因素取决于光照及物体对光照的吸收、反射、透射现象,另外决定物体色性质的还有物体的分子结构、物体的性质、光线的性质、物体表面特征、观者当时的心情因素等,但光源色是决定物体色形成的第一要素。一般情况下,物体色的形成都是指以日光光源即全色光(白光色)为前提的,否则,物体色的显现就会非常不同。例如,红旗在日光下显红色,在红色光中会显更红的红色,在黄色光下会显橙色,在蓝色光下会呈显出紫色,而在绿色光下则会显出黑灰的颜色来,这是因为红色表面由于没有红色光可以反射而又把绿色的技照光吸收掉,因此红色在绿光的照射下呈黑灰色了。又如,白纸的表面,若拿红光去照,便反射红光而呈红色;若照以蓝光,则呈蓝色;若照以黄光;则呈黄色;若照以全色光(白光)则会是白色。这是由于白纸平均地反射各色光的缘故。物体吸收了射来的光线,不能照原来能量反射出去,光色就暗了,这样就形成了灰调,越吸收得多,灰调越暗,当然,这与光源的强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它会使物体色产生改变。如拧橡在标准日光照射下呈现正常的黄色;在强烈的日光照射下会是淡淡的粉黄色,而在较弱的日光照射下会呈显偏绿的深黄色。由此可见,光源色及光源照度是物体色产生变化的原因。
$ X# }6 _/ o& P: T. j
6 C8 H2 B  M; y* U9 @这样,我们知道了在一定条件转变下,物体色是可变的,认识到这一点对于我们从事美术设计工作的人来说帮助很大。 : n, P" v/ g9 D4 y& a4 a1 d, t+ @: A

* i8 w% s! w. R/ F) f如在商品陈列或宴会的布置上,就必须考虑到光对物体色的影响,光用得恰当会使物体增色;用得不当,会毁坏商品或食物的形象。例如,我们不能在肉类食品柜台的上方使用冷绿色的灯光或是天花板,这类光源色或反射光会使新鲜的肉显出灰暗的色彩,让人感觉肉已变质了。在橱窗设计中商品色彩搭配得当,背景衬色合理,在此基础上,必须充分考虑光源强度、光色等显色的问题。在家居室内设计中,若是在蓝紫色的环境中配以橙红色的光,这真是难以设想,叫人无法接受。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
" t% o( s4 e& z* @' u+ N9 @8 i: C% Y0 o9 x5 e0 l2 b6 [
2.色彩的调和与对比
8 U& M0 y) s8 g( Y- E( {+ ~6 x' N  T; b0 K" @
通常所说的色彩的调和,是指色彩之间的一种礼堂上的和谐,也就是将近似或类似的色彩组合在一起的色彩感觉。相反,带有强烈反差的色彩组合就产生了色彩的对比。视觉寻求和谐与平衡是人的本能。人在看到一种色彩之后的视觉残像永远是补色关系。因此两种补色加白色混合就是一种调和的灰色,色彩混合的次数越多,出现的灰色就越调和。
4 |' J. q* X% ?. W  O" P# H* D5 x( I! M
然而色彩的调和并不总是产生动人的感觉,而色彩的对比往往让人兴奋不已。+ T* h) [: ?! H( S/ v% e

( B8 T( O- D2 _- a/ [- F4 D色彩的对比主要是色相的对比、明度的对比和彩度的对比。0 l6 C: g- {; @# }# J
4 @: A9 N, h  i' a9 v) E% T2 O
色相对比:如果将两块相同的橙色块在黄色底上与红色底上,则经底上的橙色偏黄,黄底上的橙偏
% m  H5 W/ |9 i) k0 m' J, {/ W) F
6 F+ \  N" U3 V红。红绿并置,使红更红,绿的更绿。. j* k7 e0 Z* E) b
: M! ^: l2 d5 z" m+ C) G) x- y2 U
明度对比:
; J+ z2 h( D4 Y( i
7 ]2 I; H/ N- |' @0 E( z如果将两块同样的灰色块分别置于黑底纸上与白底纸上,黑底上的灰显得亮,而白底上
& |! G/ M$ r! A7 p+ E# E3 f4 t1 [% h. f' X% H( A% i0 n
的灰则显得暗。
0 v+ {2 F  Y$ Z% Q, j/ V4 z/ `- i0 [
; \  b9 @7 F% N彩度对比:$ k  m7 g4 o0 x& `- @
: d5 c' z8 t( J; h0 l# H5 _
鲜艳色和灰色并置时,鲜艳色就会显得更鲜艳,而灰色更暗。6 J3 J2 k! D7 O' J7 v' b; X0 A
. X8 k3 z+ e7 X
色彩的对比还包括冷暖的对比和面积的对比。蓝色印花布上,靛蓝色与白色对比,由于蓝色与白色面积不同,小面积的白色花纹就显得格外醒目。
+ ^2 C( h# J3 L$ O, y( ~3 ]
7 d# @: x* `& Z在现实生活中,色彩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存在于相互的对比中。明度相近的黄色和紫色的并列会使人产生非常刺激的不协调感,它们相结合的部位尤其让人感到难受,这是因为过强的对比使人的视觉产生疲劳所致。6 c$ L0 n3 [3 |; h
* l5 R! d/ k- I9 K, g5 t9 {" n! ]
为了使色彩协调,可以采取下述的方法:降低其中一种颜色的纯度或明度,在其中一方加入黑白灰色;改变色彩的面积,局部对比,整体调和。互混,在一方面加入对方的色,或互加对方的色,向类似色靠拢;在对比色的结合部位使用中性色、无彩色或金银色。
3 [/ i) p, l( X, [( X) K, T. J
3 N1 u7 b* G0 X! }色彩运用的创新  u0 F& K8 V/ T9 _' V6 Q& w

5 a- b4 e5 O0 b. x色彩的运用贵在创新。好的设计师不应以自己的习惯用色为标准,不以其对色彩的好恶为目的,而应深入地研究色彩的原理和理论,广泛实践色彩的表现能力,以自然色认识为基础,创造新的色彩形象。
+ }3 ~& Q% Q) k0 a5 `# @6 Y3 {- r7 @( c: Z/ n1 b
要创新色彩,闭门造车显然是不行的,可以通过烃下几种方式。
- F7 h- _3 E! B# [* e7 U- _, g1 Q  o4 v
$ ~6 C+ |3 J+ X* U借鉴于自然:0 ^: i4 ]5 W, N# V( I
/ ?+ V) W) v: t, x! d( A4 j& T
自然的色彩,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例如蓝天、草原、春花等等都有着万紫千红的
/ L" H& z# A. Z9 g% t& h) c/ P) k9 i8 M) S0 v) e' D) h2 Q5 u  H
色彩。
+ S) A/ ~! Z8 y7 G0 g
" h8 \- y" l$ W1 @借鉴于古今中外传统、现代的绘画、工艺美术:/ k5 [4 T# Z; a) s1 N- Q6 _1 z

/ c) h9 x1 G1 r5 q2 H3 S9 G. y1 J我国的敦煌艺术、年画、剪纸、泥玩具等,国外的绘画,特别是现代的绘画、装饰画经及工艺等,都有丰富的色彩。) n' d( A/ z! b- Y' W5 B( y6 E
& t% E& L+ v& R( I
借鉴于其它艺术门类:
/ e6 V9 J2 Z# d/ q' H3 H
, t  J2 U4 N6 m. c( Z6 `4 k如戏曲、音乐。京剧的激昂、越剧的缠绵以及其他各种音乐中的激昂慷慨、轻松活泼等都可以给色彩以启发。通过联觉而在彩色领域里打出相应的色彩来。1 G' ^& r& g& N5 z" s5 X3 m
2 h( R  N) D4 i% A' q) U/ ?' O: n
从文学中寻求启示:$ ]* i; }( C& |3 J7 |1 S9 D0 T) e
: I* U7 y$ G! F% Y5 k
如诗歌、散文等,对色彩的描写十分丰富。通过联想、想象,可以创造出色彩来.
精华推荐
换一换

发表评论7

  • 孙艺 2010-1-11 09:14:58

    生活中到处都是色彩 形成色彩的原因是光线

色彩的魔力2
拓者推荐
  • CCD--新加坡亚太总部
  • 【孟也 新作】成都麓湖·钰潭
  • 无间&葛亚曦-保利北龙湖
  • 星河颂355户型样板房
  • 金陵越城天地别墅
  • 2025拓者年费+案例Vip会员说明!
  • 【 拓者年费--CAD图纸】
  • 【 拓者年费--户型方案】
  • 【 拓者年费--豪宅视频】
  • 【 拓者年费--灵感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