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羽化清风 于 2012-11-12 23:00 编辑 $ R; y# Z, @% {( n 6 W# [( m1 @+ x+ g9 z6 P* m 了解透视原理,是在熟练掌握线条的基础上能否准确绘制线稿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e: Y+ v0 s8 I& N9 M6 U 透视原理——我们在进行手绘图绘制时,是根据空间尺寸在二维平面进行三维空间表达。在绘制过程中,我们假想眼球与需要绘制的物体之间有一平面存在,并且将平面后的物体运用透视法则投射到平面之上,从而形成该物体在图面上的图像!$ |7 d" W# K7 m* X) S 如下面俯视图所示,视图为我们所处的位置。图面为我们与物体间的假想平面,图面后的物体为我们需要表达的三维形态。 构图技巧——如何选择视角及视平线高度,关系着一张设计手绘图的信息表达量,同事也图面的“艺术性”起着重要作用。 构图技巧1——表现范围控制:表现范围应尽量控制在站点所在位置的60度范围左右,此食欲绘制的空间比较真实。正常情况下,控制在50度~80度之间为宜,绝对不应超过90度。,超过90度的区域已在正常视域之外,同时一般情况下也不宜低于50度,佛者空间的纵深感不够。设计手绘图应遵循的准则之一表示真实反映空间状态,不要一味“追求艺术效果”而忽略空间的真实性。# j% V. Z" J# H- e 构图技巧2——画面留白:设计手绘图还应具备一定的艺术性。在绘制过程中图面不宜过满,同时也不宜过小,以A3幅面为例,四边留白在6CM左右为宜。 结合上面所讲的视域常识,其解决方法很简单。以一点透视为例,把消失点放置在纸面两端的边缘,那正常视域里的余光30度范围便可作为图面的留白区域,60度舒适视域作为空间表现区域。: [$ z+ M: C# k! q9 T; l 构图技巧3——视平线选择9 B& n- J" j7 ] 室内空间表现视平线选择——正常情况下视平线选择在800~1200mm为宜,即与“坐高”差不多。 理由一:室内空间设计在正常情况下,天花部分的设计信息量要大于地面,视平线定在”坐高“位置则天花在图面中占据的面积要大于地面,有助于设计重点的表现。0 r8 E( Z6 r* }# R* C 理由二:对于许多初学者,地面的表现要难于天花也有助于初学者在绘制设计手绘图师扬长避短。 理由三:将视平线定于“坐高”,能使空间在不失真的情况下看起来更加挺拔,同事也避免了图面头重脚轻的现象,能更好地图面的艺术性。 理由四:笔者认为,在于同行及客户交流时,以坐着的感觉去感受空间,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有助于设计师在进行设计工作时与他人沟通。 在一些特殊情形下,视平线高度可以适当定在更低一点,如有大量餐桌、餐椅的餐饮空间,一般将视平线定位餐椅的高度,可以省去以俯视角度画大量餐椅复杂透视的麻烦。 园林景观空间表现视平线选择——正常情况下视平线选择在1500~1800mm为宜,即与“站高”相当。* w' R. s8 t# T! i& o/ f P% _: { 理由一:以整体比较来看,室外景观空间需要表现得高度通常要比是室内空间高,如乔木、建筑等,其高度一般都会超过正常室内层高。为保证图面的最优信息量及构图的均衡,其视平线高度相应也要比室内空间高。$ t: Z% j! i) ?3 U7 u3 g- G 理由二:相对室内空间以坐立为主要活动状态而言,室外景观空间多以站立活动为主,以“站高”为视平线,也符合一般的视觉习惯。 建筑空间表现视平线选择——一般情况下视平线选择与园林景观相同,高度为1500~1800mm为宜,特殊情况下{如高楼大厦表现}视平线可定的更高。4 x( Y7 G8 e$ o) \" X- }' g a2 C8 j8 I; C- t |
精华推荐
换一换





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