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师傅角色,小议收资料和理解

2013-4-14/ 图像资料下载/ 设计分享/ 只看大图 阅读模式
仅供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谢谢配合。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我去年在网络上开了群,我的群原先是一个理念:专业培训收费,接受了这种理念的人才可入群。因为我感觉十年经验没用上,没发挥出它应有的商业价值。挺可惜的。; x' Z% _% L- W0 J
+ Z( c, P9 v2 f) M* F: L5 B/ N/ l
后面在网络各处找人进群,为的是找出一些真正值得培养的苗子,可惜到现在半年过去了。没找到一个。所以我感觉现在的基层设计界普遍存在着一个不会自主思考的通病。我指的这个基层是指占设计师群体大多数的这些设计师,如实习生,刚毕业出道三年以内者。家装多年设计者。: o- p3 S1 d, V1 }4 {. E
- L/ j* V2 s/ o* l
我在网上也被慕名加了不少人,多是刚毕业出道的新人。这些新人一来上Q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他(她)想要从我这里得到一些很现实的东西,比如说这个方案怎么画,这个项目资料你能不能发几个给我。我的图怎么样帮我指点一下。这些无可厚非,这就是论坛精神的延续。可是这些东西真的给了你就有好处吗?有些人是“师傅师傅”的叫的很勤快,可是做设计的自主思维一点也没有。道理很简单,懒的通病,不会思考的通病。& q' a: l# F  h& m' p

. G, N+ D: |4 N这个懒字要怎么理解,不是说真的就天天不上班地在玩,不是这个意思,而是思维上完全被学校意识所固化,学校的学习模式与社会自主模式格格不入,完全是两回事,学校里天天老师安排教学内容,教什么就学什么。这个已经是几十年下来固化得不能再固化了。少有人会去自主打破它,因为体制关系。大家天天同一学习进度,你想超前或者分支是不可能不现实的。顶多就是一本书总复习的时候自己列个纲,自己去加速复习或者预习这样子。完全跳不开这种固化的学校教育思维。这就是真正体制教育的悲哀,大锅饭造就了一群不会学习的人。试问现在的学生里有几个学习过思维导图模式?有几个真正有强大的社会实战经验?非常非常少的比例。
6 w/ R1 k! l) i , s* z3 n5 O! e) s; w  m& b
所以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最大的本质区别就是自主独立意识。也就是自学精神。其次才是理论跟实战结合的脱离和紧密问题
' R. h1 u, T6 e9 K4 |) h " y# X+ T% |9 m/ b$ W
所以一毕业出道的新人,百分之八十以上不会自学,不能上手,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意识到这个,我的儿子的教育模式就有了方向。因为我儿子还很小,五个月,但我已经在考虑日后十五至二十年的事了。重点就在于解决这个体制教育带给我们的不会学习的这种通病。先找问题,再研究解决。这是我近年来的一贯学习工作模式。问题就是总纲。发现不了问题。你也就没办法去解决,更不要说做好事了。没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 L4 f" o1 j! l8 M2 R2 u
$ U' }! f; N4 i" h7 ?. L9 e  ~2 X9 ^
- k# L6 @. ?$ C) e- X$ F/ j
标签: 角色 资料
精华推荐
换一换

发表评论45

  • linzhi2010 2013-4-14 12:37:30

    本帖最后由 linzhi2010 于 2013-4-14 13:13 编辑   \/ N" S+ j2 g  I
    & N7 C: H, A# T6 Q$ ]3 \3 Z
    接上段说,这个教育通病跟自学精神是格格不入的。自学精神完全是社会实战型学习的基础。
    " W( I0 ]9 i: @: p: {& S
    # G# A+ y6 d1 h0 s' q( T! H很简单,我举个可能性例子,今天你接手了一个金库设计,设计费十万,你刚毕业一年,从没接触过工装,问题如下:
    0 n* g6 e- X- A: ?1、你敢不敢,有没有勇气去接下来,排除其它的什么资质资历之类的狗屁不论,思前想后永远无法快速发展,如果你人生中有这个机会,你干不干?!. o3 c+ m0 b8 }4 L0 x3 b

    " H  C& ^9 r4 ?& D  ?这是第一关,胆识理念关,多少莽夫当年就是以这样的精神闯荡江湖,白手起家,靠的是什么?真的是蛮冲直撞?不是,他们有胆识理念在先, 后面还有一系列的应对策略。这才是他们成功之处。你们是否领悟不重要,我反正是已经开始领悟这一层意思了。因为我这两年看了大量的这种成功学案例和理念。我开始接受这种大胆冲撞机会的理念。

    $ O0 a' X; O9 N! c$ `$ e$ i " @# C3 g- H0 _! ]
    所以有了这层理念意识,我的群也一样,我就是要设置第一道关,胆识关,其实讲起来根本不算是胆识,专业培训收费,这很正常的,现在社会上太多的这种技术培训班,他们收费你就能接受,我收费你就接受不了了?有人看到这里还要顽强地下意识地辩解,你总要给我看看你教的什么东西呀?你没实物没实例的,我们怎么相信你?所以这就是理念的巨大差异,从正常社会学角度来讲,再怎么差的设计师,做一行十年,也完全能抵过你出道一年两年的设计师,就凭社会经验这一条。所以很多人的意识就很保守,不会去逻辑思考一下,总是在论坛中免费习惯了,大家都无私奉献了,觉得这样挺好,永远这样下去该多好!!什么不会就可以马上问人,资料没有也可以马上有人免费送上。这也免费那也免费。所以这种社会意识逻辑是很错误的。到了该纠正的时候了。论坛精神是自发自愿的。但不是必然的。人家愿意免费是人家的事,但我们从现在开始要为设计界的低价值拼搏,首先我们自己没有树立价值意识,我们内部都做不起来,如何对外?业主叫你免费设计这设计那,还说这些效果图方案不就是几张纸的事,你如何应对?难道你说是是是,效果图就是骗人的。很简单。事实上这样的理念长期坚持着,就慢慢地腐蚀直至摧毁我们的专业价值。其实现实已经是这样了。我只不过是做个提点罢了。我曾经有发过一个帖叫“ 扭转你的设计处世理念 大幅提高设计待遇(本人原创)
    8 s) a- Y) x% ?, \- f+ \
    6 }, `' ^! r3 g8 ^& p, H
    0 Z! S8 M" s# Z4 ?6 t9 L$ Q3 m”,已经把理念阐述得非常通透了。可是依然有大量的人不理解,觉得很难,其实这就是一种思维惰性,大量的基层设计师如果不被慢慢改变的话,行业是没有出路的。行业是靠大量的金字塔基座的设计师来支撑的。而不是塔尖的少数精英份子。话说回来,他们这些金字塔上层的人其实早就有了这种专业价值意识的理念了,想比方案?对不起,先交定金以示诚意,想改来改去?对不起,我的设计不能改,这就是专业价值意识。' }- f/ T, _' p7 g' R0 b

    " h7 l6 ~( y7 e6 j, I: t7 L5 g( f$ X# c( f4 x
    9 ]' b9 ~& u( \
    所以一个收费理念能挡掉很多以为免费是天经地义的从业者,理念不合,你就沟通不畅,无法实现自己的价值意识,那就是浪费时间。所以这个群我设立了很重要的一关。看多少人能经受考验。这是我的初入门意识标准。; j1 W$ ?3 C' ]& Q( w$ p  L& A
    # g$ r8 L$ W3 P% J6 V, }
    2、自学精神为主,悟道为主,低位沟通。先破后立,低位求教。学做事学习之道* E, X8 {$ d: l. K

    ! z1 }5 a$ r* Q3 s2 D这一个是第二关,同为理念关的第二关。首先第一关已经挡掉了大半的人了。所以我就比较轻松了。但任务还很艰巨,想学东西,真正学到东西是没那么容易的。既然是收费理念,我就得把握这个度,怎么样收费?QQ群是提供收费沟通平台还是怎么样运作,这就是一个问题,不过我经过短时间研究已经有了一个模式。我的群,提供第一关过关者进来沟通。沟通不是来索要师傅的东西。而是师傅先根据聊天来了解你们这些人,让我对你这人有一个整体的轮廓判断,以我这么多年的QQ聊天经验和功夫,我可以从QQ聊天语气来判断你是怎么样一类型的人。这点很重要,虽然这是单独考察,会比较繁琐和辛苦,事实上我同样是在试图勾勒出一个人的理念轮廓,这样我才能安排是否真正入门。所以在我QQ群的人,不一定是能入门的。也可能会被送走。送走就意味着没机会跟我学了。这就是我的群理念模式。
    & d9 D$ Y; r3 d; L" N7 f
    & g' O' z: N& j/ M看到这里,如果跳出一个人来说“你十年设计你很了不起啊?你作品发来看看?我能指出你无数的问题,你有这个资格在这里摆谱么”,对于这样的人,格杀是我的态度,因为“道不同不相为谋”,就象一个“知识无用论”的坚持卫道者,你能跟他废什么话呢?他都完全不服你不听你的,你怎么跟他讲呢?完全对立嘛!那改造一个人的理念态度时间我还不如来带那些完全服从接受我理念并且低调低位求教的人。更有专业价值。是吧?
    ! F& C  V6 e+ u, ?
      V8 e- i; K( u% @我是老派的设计师,但我是综合型能力的设计师,当年经历无数的磨炼,才有今天的这一系列意识。特别以第二关的这种理念为最重要,有了这个理念,我可以有自主设计系统,可以做大部分的工装项目。可以有独立操作意识,当然也就拥有了操作大单的能力。这才是现实目标。大家都想摆脱财富困境,大家都想挣到足够的养老金或者是让自己的家庭没有经济负担。如何来改变自己,这是最重要的,而我觉得,改变自己最重要就是先改变理念。拓宽眼界。接触无数的新事情和新技术。把自己拓宽到足够宽。
    2 k# \+ e6 ?) K ' Q$ x5 z0 A* T+ [$ U% {8 e

  • seaflin 2013-4-14 14:15:51

    一定要把您的帖子给我朋友好好看看。
    8 |' A( [: ^  G  E1 o; _* x' ]  ?# [! ~+ B. T
    一、关于懒的通病& f$ v/ ^1 p5 Q
    有句古话叫: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很显然,你想给”渔“,而他们想要的是”鱼“。观念不一样,要么他改变,要么你走开。之前我们选择材料供应商,供方高层领导的理念是否高度符合我们公司理念也作为一个方面去评价。3 ^  i6 {: N8 Z$ C8 g1 f
    二、关于问题  ~% p8 R( F! T, o9 u
    我也认为,发现不了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一个人发现不了问题或只会发现问题而不会解决问题,都很难快速成长。还有就是往往看到的是问题的表现,而不是根本原因。

    很好,你能看得懂,说明你的理念成熟,系统化概念强。可以理解我说的这一切。本来生活就是融入于设计之中的,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可能百分之八十的设计师只是流于表面描述如何如何以人为本,无法再深一层。其实
  • linzhi2010 2013-4-14 14:51:49

    其实以人为本真正就是我们自己的思维拓展,深度构建。设计是随年龄,生活阅历的增长而构建理念的。有了理念框架并不断去修正它,这才是设计师的本质任务,思维,理念,成长,问题,系统化综合。。。。可是能有几个人能真正深入去探寻这一切?大量时间都浪费在了效果图,施工图,方案上面,对于经验,专业规划,理念框架,实战远景拓展,都是不作考虑的,年复一年重复这种机械低思维劳动。一个套房做来做去就是那几种风格,出彩了,满足了,自诩为大师了,抽成也拿了,就没想过工装天地如此巨大无边,从来也没接触过大型超大型工程的氛围,怎么会有长足进步!!

  • linzhi2010 2013-4-14 15:20:44

    3、主动与被动的学习态度,不断自学探索的精神5 Z7 G7 N" b! Z- ^
    $ B, ]- ?# H. h( B  r
    主动学习和被动教带,这是十万八千里的差距,人的时间成本是有限的,同样三年时间,有人可以成长成为成熟的工装设计师,很多人却是迷茫在天天画图改图的烦躁状态中,做得很杂,家装不精,理念高度不够,工装又杂,随便应付没有深入。就这样的一个差距,再一个三年,拉得更远,成熟的工装设计师已经独立做老板了。那做得杂的这一大部分人还是从这个公司跳到那个公司,好歹自己出来做了。结果却是惨淡经营。所以人跟人的思维差距有多大,行动结果就有多大。

  • linzhi2010 2013-4-17 13:00:12

    本帖最后由 linzhi2010 于 2013-4-17 13:36 编辑 6 J& C$ w: \) Q) W+ Y: }
    " z1 F9 ?! ?, k/ [
    下面来谈谈收资料和理解8 y4 n3 Q2 Z5 N, P; ~$ c
    7 l' A& ^7 @: k+ B0 V$ c8 g
    一个简单的逻辑思考题:如果你拥有了海量的资料,比如各大名家名公司的海量素材资料,比如梁志天高文字陈幼坚贝聿明等一系列大师级人物的CAD施工图,效果图,再比如金螳螂国广一叶峰和东易日盛等实力派公司的海量资料,其实要拥有这些资料太简单了,淘宝上花五十元就可以了。差不多可以搞到500G左右的资料,
    这样的你是否就铁定能成为设计大师了呢?4 m  j- G4 @9 x
    7 [& m% W7 s. X! H5 t! T+ w" @0 v& t
    不能?为什么?问题在哪里?这就是我这个主题帖的精华和关键所在,为什么。。。。。。?
    ( `0 F1 |) b7 J
    . K9 l+ E2 ?+ ?. z0 ]! N: p8 s( j0 p; Q: b* x) K7 X* Q
    对了,物理占有不等于思维拥有。思维能力包括理解,思考,创造,综合分析,沟通,组合。。。。太多了,这些才是你的本源之力。而非物理占有。请牢牢记住这一点,所以这种价值观也很好地在淘宝上得以体现,君不见一元至十元的资料比比皆是,真是有满大街白菜价的感觉。但无形中,正是印证了这一最朴素的设计道理:物理占有不等于思维拥有这是公理
    " r' G" A  j9 E6 }+ @* ?7 B7 C+ z4 L- j) x, D# e
    所以淘宝上这些资料很便宜。那为什么拓者吧的一些资料比如象模型库,施工图库卖得这么贵呢?相对来讲是天价了。为什么呢?因为人家是商业网站,需要资金支持,我曾经有了解过3D模,3D侠这一类的全免费模型网站,有加他们的网站主办者QQ聊一聊,据透露,一年的费用在三四万左右。这对于一个十几万会员的商业网站来讲,虽然是小开支,拓者还不是全免费网站,它需要服务器托管,空间域名,年审维护备案等一些最基本的开支,所以商业之道是最好的选择。以商供养。当然,这是我的一点小分析。对于网络商业操作,我还是门外汉,只是在网络营销策划方面稍有一点心得和小成就。& O7 H4 ?+ b0 d) L2 e. b2 _
    1 q; D% |  _5 R0 ?) D
    扯远了,不好意思,现在倒回来说这个资料和思维的关系。资料是物理的,思维是本源的。所以搞清楚了这两种关系。我们完全可以自己来制作资料源,来整理,来发掘它的商业价值。因为思维是操纵资料的,不是被资料所淹没的。象模型资源来说,真是海量啊,真的是要什么有什么。现在的时代网络资源真的太发达了。包括种风格分类模型,单体分类模型,异形建模,定制模型,精模粗模,国内的国外的,名家的大师的,常用的少见的。。。。。无数啊!有了模型是不是就一定能画好效果图呢?答案是非也。
    % Y# b* l7 {* V, H- p

    , U* E: @# }6 X. p再进一步,有了大公司的VR出图参数,后期通道处理技术,精致的商业模型,有了这种模式,是不是可以画好效果图呢?答案是一半一半。为什么?因为表现这一块有了基本商业要求保障,包括光感,色感,质感三感到位,如典型的一个例子,三毛设计,它的出图模式下出的图,最起码你可以拿得出手。中等及以上水平是可以达到的。但。。。。。设计呢?这个问题谁来保障?抄大师作品?还是商业组合模式?不管怎么样吧,设计是本源,是真正见功夫的地方。所以设计需要研究。这才是最主要的资料应用模式----设计研究模式
    - J9 C! _8 A/ \

  • linzhi2010 2013-4-17 13:15:48

    本帖最后由 linzhi2010 于 2013-4-17 13:32 编辑 4 \& h. b: v& T6 N1 t+ e0 Y" V

    4 F3 Y2 p6 i- I, i, O3 n' D所以我讲到这里,我就越发感觉某些实习生和一两年设计师的懒, 不为别的,就为了他们找资料这种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做项目设计最基本的前提是做功课,先研究出你的自有概念,再不断地在做单过程中去逐步完善,大多数人不是这样,我发现他们连找资料这种如此简单的问题都解决不好的时候,我真有点为他们感到悲哀。网络资源何其丰富!何其的海量!何其的巨大!!而你们这些人是如此的无力无能!一点也不象做专业的。倒是象在学校里的固有体制下培养出来的不会学习的“肉鸡”一样。任凭别人轻松地把单子做走!不要说什么狼性,连个羊性都达不到!眼巴巴地思维卡壳,一丁点的自主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也没有。可怜!可悲!可叹!% A" w' k) c8 C# T3 Y1 K  |
    ) G8 O& D! [$ W+ x
    想当年00-02年的时候,那时候我在学校里还用LS画图,还用着一套在南昌买来的一本光盘式的模型库,不过那时候的商业意识已经做得不错了,我记得还是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的一套模型库,有分类,什么家具,灯具,沙发椅子,柱头配件,花草人物,都分得基本上齐全。包括模型和后期贴图,包括PSD文件,都有,那时候用了两三年啊,当做宝一样,一个沙发可能出现在好几个案例的效果图里,那时候确实网络这种资源比较缺乏,或者说我们的意识还比较落后,不知道寻找资源。
    0 B# a% d+ X9 f3 d! ^. `
    ' V0 n9 A2 e' w) G$ [现在是什么年代了?我感觉从05年开始网络资源慢慢变得相当丰富了,很多公司和个人也开始用VR画图了。模型和贴图资料,包括施工图资源更加丰富了,各种网盘资源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那时候起我开始有心收集资料,象CAD是主打峰和图库,网易土木频道,筑龙网等,模型是以3DMO,3D侠为主,后期慢慢有了建E秀家欧模等一系列的模型为主的大型网站。包括拓者吧,拓者在模型资料共享方面做的还是相当不错的。分类清晰,资料丰富且质量好。沟通论坛以ABBS,火星时代,中国室内设计联盟。百惠网。。。。为主,太多了!真可谓是海量啊!网络资源环境的极大丰富造就了一个工业设计的年代,即组合式,拿来式,拼装式,抄套式,比比皆是。。。。更不用说象淘宝这样的电商出现,更是极大丰富了资源,你只需要花非常少量的钱,可以拥有海量的资源。真的是可以实现要什么有什么。不管是成品分类,还是定制服务。现在包括代渲染这种服务,以渲染农场为例,都已经做得很到位了。5 m* _' Z3 _5 i' J( s9 d
    , |$ ~) v! Q' R( u0 M
    2 a$ D4 z; ^' z% W3 _# F+ u
    所以关键是在于资源的网络发现和应用,而不是加个Q,找个人,然后去要,这种是最老土的办法,可是很多人还在用,一看到论坛下载要这币那币的,就无力了,就没办法了,同样是个人,解决问题的主动性思维真是天差地别,同样我也从0开始积累,为什么我可以有几万币?有些人要用的网站连个五十币都没耐心积累。一个是没意思,只懂得“等靠要”,另一个平时不懂积累,素材如此,平时做项目方案更是如此,一有什么没做过的项目脑子里第一印象就是找人要。张口就问:你那里有没有什么什么模型?什么什么做过的方案?( m+ E" H- W6 K3 X; T

    % A$ l/ t& G* K) {
    7 y$ S. w. a& j4 `' g我在想一个简单的逻辑问题:比如做KTV,我可以给你我做过的方案,或者我可以在淘宝上花一元,我可以给你一百个方案,甚至三百个方案供你参考,然后就能保证你会做了么?答案是否定的,同样的公理再次强调一遍:物理占有不等于思维拥有,对不对?所以我感觉做设计一定要用脑子,一定要先理解,
    $ o% s5 J2 n4 X% k1 |7 B6 u6 Y2 x' |1 H' C6 T
    有人这时候又急了,说“我没做过我怎么去理解呀?我从来都没做过这种类型的项目,一点都没经验呗,你叫我怎么做?”,大哥大姐们,是不是我又得重复一遍幼稚园的教育:是个人天生没有一生下来就会做设计的。世上从未出现这样的天才。所有的都是后天努力培养出来的。这人说“好吧,那我没做过,我怎么办?我确实不懂怎么做呗。。教教我吧!”OK,这就是我这个主题帖的终极意义。教你做设计,先教你从理解最基本的逻辑关系和过程学开始。- W: _! n: X* B2 Y5 f

    "物理占有,不等于思维拥有“,这句话真受教了。 我从我女朋友身上发现一个问题,她们思考问题逻辑真的就是乱的,抓不到主线,做事情目的性不明确,首先连方向都不明确,做出来的事情肯定好不了。
  • linzhi2010 2013-4-17 13:42:04

    本帖最后由 linzhi2010 于 2013-4-17 14:01 编辑 ' I( ?* A3 p& U5 @7 P6 y3 i
    : a$ X: c4 k7 g+ l; q' g
    象我成立的这个“2013室内设计上道群”,肯定有这样一种拓友,看了我的以上长篇大论,心里感慨万千,激动不已,以为找到了名师可以指点一条出路了,以为是找到一条设计捷径了,兴冲冲地加了群号或者我的Q号,怀着一颗激动的心情,跟我表达了一种仰慕崇拜之感觉,说了几句,过了一周你再看,全都死气沉沉了,没一个人想要说主动沟通的,这就是典型的“三分钟热度”心理,做设计者最忌讳的就是这种耐心韧性缺失,做设计如此,做人如此,做事情亦如此,一个人要懂得平时积累的道理,写点儿学校模式的小计划很简单,但这是社会,你要有执行力,要有韧性,要有积累意识,既简单且困难。8 ?0 {# ]% Y8 Y% R
      @8 T3 K6 i# X% P+ X0 X
    又是一个很简单的逻辑思考题:比如家装的节点详图,很多人都不会或者不通。整个概念意识是混乱的,不知道有哪些,甚至于节点图是什么都不懂,缺乏悟性没关系,我当年也是一个迟悟者,象家装方案的敲墙,我居然是出道两年后才忽然领悟到为什么要敲墙!!!可怕吧?没悟性,一切都是混沌意识机械劳动,而且后果很可悲,白白地浪费了两年时间。如果放在今天,三个月强攻,家装一切方案横扫。海量的网络资源,一个三年以上经验设计师旁边指点,从分类开始自练,一天练三到五个,一个月扣除脑力休息疲劳调整时间四到五天,以二十天计,就是一百个,月练一百个不同方案绝对是高强度的。同理,节点详图也一样,先分类,再强化。这就是自练的好处。自练的前提是网络资源的保证,比如资料,比如人源。所以我相当提倡自练。自练的意义非常大,这个不言而喻,至于说有人会提出:我在一个小县城的小小的家装公司,平时也没条件下工地,老板也不教我,也没个同事沟通交流提高,也找不到人说话,就这样年复一年地做。这同样是我提出自练模式的意义所在,象全国这样的设计师几万几万的存在,这就是一个巨大的人力市场,没条件没关系,我来为你创造!我来带你下工地!具体涉及到我的个人想法, 不便详述。但我有这个能力去创造这样的学习自练环境。当某些条件结合起来的时候,这事情就成了!
    - P* z% i7 A* |5 j/ F' A5 j9 T4 y0 t" Q, v
    有个多年丰富经验的设计师帮带,这是非常好的事,非常利于自己实力提高的事,因为你做出来的方案,你使劲儿想,你也不知道问题在哪里,有很多时候我们也一样,自己做的东西自我感觉良好,但有经验的人一看,一语便可破你的良好感觉,还有一个简单手段就是对比。对比各家大师的家装方案,寻找自己的不足,这同样是要有一定的理解力和想象力的。我就发现很多人不知道对比。就象刚出道者画的效果图一样,上了QQ群就发啊,张口就问啊,大家帮我看看这张效果图怎么样?那象公共场所肯定是不乏热心之人的,但我过了这么多年的QQ群生活,我现在都懒得去看了。因为一句话就可以解决所有这些的求助现象,归结起来一句话“不懂学习,没掌握方法,没开悟”。本着“授人鱼不如授之渔”的统领思考理念,我决定“授之渔”,而鱼是一条也不给。不是我小气,不热心,而是我不想千万个网友累死我,我一个网友占用半小时时间找资料发送,沟通,发你1G的资料又如何?我这不是在帮人,是在害人,到处害人。再说了,网络资源海量,你不去拿,却跑到我这里来烦劳我劳心费神,又得打字又得教育你,还得帮你花时间找资料,你相当于说在利用我做代工啊!所以很多人意识没开悟,是很可怜的,既耽误了自己的成长又浪费占用了别人的宝贵时间。这是我不愿意看到的。9 K# |: K7 k" |

  • linzhi2010 2013-4-17 14:23:39

    本帖最后由 linzhi2010 于 2013-4-17 14:38 编辑
    2 D, W1 X5 R' i2 f
    4 f8 g7 R% z+ G这个帖,对有用心看的有多年从业经验的人来讲,是相当有用的。最起码它是内含深刻的启发意义的,但对于广大的普通小青年设计师来讲,少数能耐心看完,少数能有所感触和体悟,更极少数能做出相应的回应,积极加我的群,加我Q号沟通他心中的理念。大多数人就是要不自言之无物,要么打个酱油路个过。要么就是哈哈几句,抱怨几声太长了没看完之类的。我也无语,我默默等待有一定理念框架和实战理念系统的这类人出现,因为从回帖我一眼就能看出来,你是在什么思维层级上的。; |) E7 R1 ?* w7 j" I% g% K

    ' g! n3 i! ^9 I我把思维层级分为六级如下:- ]1 c" N2 h0 |; T: @
    1、思维未开悟者:刚出道不久的设计师,实习生,学校刚毕业还没进公司实习者,此类人群通病,意识空白,无社会经验,无专业系统框架,无项目分类概念,工装家装概念不清。( g* w) N6 @0 v
    & h; N0 I% g( q0 u
    2、思维初启者:从业五年以下的设计师,家装做过多年,营销型和专业型,公司做和自己做都有过。沟通方面有点小心得。家装和小工装都有接触过。多少有点专业框架和系统意识。搞得清工装的基本分类。家装的一些细节做法。也跟过工地。有一定的经验了。& F( H2 K% s. u0 I6 ?6 v
    5 W1 _" _" `* K. c2 ~! ~
    3、思维中启者:从业五-十年以内的设计师,做过精品家装样板房,工装经历过中等类型项目,如几千平米的工装办公楼,四五星级酒店。有一定的工装系统意识,但意识不够完善和成熟,知道工装天地的广阔和有为性,自己接触过小工地的管理和承包。有过相当的经验和社会经历。有一定的专业坚持性和方向性。
    3 r1 P. I3 L3 a+ ^# f" O) \! T- P
    0 F& a3 e. w7 Q1 q: @4、思维全启者:此类是十年以上设计师,做过相当量级的家装工装项目,对项目设计有着成熟的系统理念,操作模式,并且有相当数量的成功案例和一定比例的精品案例,项目接触面广泛,包括土建、结构、消防、安防监控、空调、水电暖通、智能化、园林景观、建筑规划等。在五千万以内级别的中等项目上可独挡一面,并且有冲击上亿元以上大型项目投标的能力,对项目管理有一定的组织能力,能带团队完成项目,有相当的甲方沟通能力和项目实施能力。有比较深入的装修和设计系统观,接触过公司全程组建运作的各个环节,有些是自己有开过公司和工作室。对商业方面有相当深入的社会经验体验。对装修专业的各个层面都有比一般设计师更深入的涉及和运作。7 @5 _: A' o: ]* h# r5 q4 s) L" A

    ( A. R* ^' D* g0 V% V5、大师级:这个不用解释了。

  • linzhi2010 2013-4-17 14:35:46

    本帖最后由 linzhi2010 于 2013-4-17 14:41 编辑
    0 V' n; ?4 ?+ M$ I4 C5 V5 Q
    " y; R/ _6 f4 ~1 K0 F悟性,是个既简单又复杂的东西。做同样的一件事,十年如一日地做,如果再没有悟性,那就是你自己本身的问题了。
    + V- T/ i/ V* @7 Y/ Y5 Y3 _' U  J' n! d! E5 q% T
    逻辑推理:设计成就是不是跟设计从业时间成正比?4 O7 o" `$ k- a  F$ c8 e9 x& T
    , [# }$ I  l2 |) e9 @/ ]
    答案:否!!!而且在我心中是非常坚决的否定答案。
    4 a# T# G! X% R& q3 r' p" x( s/ F( T; D5 ^$ F* @/ j) c4 I  \/ l8 h
    9 Q& B4 n5 d. ]& ?8 P7 {  c
    问题:为什么?怎么理解?8 g4 q/ Y# C7 ~6 `* M4 b7 c% V1 }
    # F. R1 H9 @2 @0 L. W; S' N, b
    阐述我的理念:
    2 Y0 u% h  g. w1、这个答案本来就是正常的,如果按这个逻辑推理,你要是觉得是,那才是不正常的,如果这样推理,任何行业都这样的从业时间跟从业成就成正比的话,那中国强盛,世界强盛,地球经济科技发达真是理所当然的事。问题是出现了吗?没有。大量的相当大量基数的人,从业二十年,三十年,成就并非我们想象的,并没有高到一个可怕的境界。所以从这个想象来讲,这个答案是正常的。' ^" \2 }1 N5 h9 E
    . r% {/ t9 _" J( A6 K* e: T( L
    现在社会上有很多的老师傅,老设计师,其实过得生活跟那些出来三五年的设计师没什么两样,包括劳动模式,业务模式,经济收入状况,其实都是差不多的,一个月三五千块钱,上班拿固定工资,还在公司画图或者是帮人家画图,公司+外单模式,

    ! T- U+ u! I% @) B5 L! f. y1 J/ C+ A: a/ ?
    只是,人都是要面子的。很多人潜在水里不好意思厚着脸皮承认罢了!但这些人我们一般是不会重视的。因为他们实际上就是“失败者”,不是经济上的,而是意识思维上的“失败者”,我们学习的目标是思维意识成功者,是如梁志天高文安这类大师级的人物,所以很多江湖上工龄比较老的设计师也是需要再教育再深造的。人不怕失败,不怕没面子,怕就怕没意识觉醒,没开悟。4 H! D; D9 k' Z# b

  • xholic 2013-4-17 15:05:15

    第一遍没看仔细 又看了一遍  楼主的帖子启发比较大  上学那会  老师比较严格 也是经常讲学习资料占有率 和楼主就讲的资料和理解这部分相似  那时候我们还在用1到3个星期的时间收集资料 消化并整理出自己小组的设计概念、设计理念,再用1个星期完善理念,而整理cad图纸和3D效果图只能用1周,到现在发现,出来工作后,再也没有时间来启发自己的思想,现在快速的家装设计让我的脑子一片空白,什么老师讲的设计创新、设计理念、设计元素全都抛光了,觉得自己学了几年的知识全还给老师了,虽然上课的笔记本还在身边。怎么说呢,只能说现在自省还来得及吧。

    谢谢支持!我向来不喜学校教育,我以为那跟社会教育是两种概念的。不符合本帖的前两段讲解,特此纠正你的理念认同。
  • linzhi2010 2013-4-19 00:56:06

    大家应该有一种理念:占有资料并且消化吸引它们为我所用。这个后面的这几个字是最为关键的所在。

  • chen小妞 2013-5-12 02:05:15

    1、你敢不敢,有没有勇气去接下来,排除其它的什么资质资历之类的狗屁不论,思前想后永远无法快速发展,如果你人生中有这个机会,你干不干?!
    7 k2 }5 v) j1 i; G% d) j; {2 U2 m; H
    * e/ m1 g9 c# ?
    如果有资源,我可能会做,但是也得考虑所承担的风险...........

  • linzhi2010 2013-5-26 20:27:37

    物理占有是第一步,然后第二步是思维理解,开发资料,反复研究,试验,抄套,加深印象。这第二步才是真正的大道。是真正的设计精神。

  • linzhi2010 2013-7-17 19:00:59

    物理占有是第一步,然后第二步是思维理解,开发资料,反复研究,试验,抄套,加深印象。这第二步才是真正的大道。是真正的设计精神。

  • 阿昶 2013-7-18 10:38:25

    应该还有吧,转化 升华,才为真自己。大师是这样 名师也不见的

  • almost 2013-7-19 13:42:43

    看的我热血沸腾  浑身发热。。很有社会道理

  • linzhi2010 2013-8-22 01:36:07

    很久没来顶自己的帖子了。当年的自己,还是有一定的理念系统意识的。现在的我,更是创办了前行者专业培训,有了自己的两个群,预备学员群和专业学员群,有了自己的专业培训论坛和自己的一套独特的专业培训体系。人生苦短,要创业,首先就要从自己的务实开始。有理念固然是好的。但行动是最重要的。

  • linzhi2010 2013-12-31 22:21:52

    2014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专业长进,万事如意!!

  • zengid 2014-1-11 11:36:44

    怎么就写完了。感觉还没看过瘾,虽然看完了,但是觉得有一种欲破未破的感觉,卡在脑子里难受

  • dqezlin 2014-4-21 16:41:25

    看了楼主的帖,回头想想,出了学校三年,一直在边缘徘徊,没有真正意义的去了解过自己,虽然也是在室内,但是感觉这一年已经在公司学不到自己想要的了,想着自己出来开工作室,但是思前想后,总觉得有所欠缺,是有拥有的东西太少还是我学习的东西太少?或者说,是我不懂学习?我能从哪里开始突破自己?感觉自己好像两头不到岸的那种,近这段时间一直都在室内的论坛上面看资料,从模型到原创等等各种帖子,好像跟自己做的东西都有所相似,总有那么一些地方是差不多的,看大师的设计,看是看了,好像又没看懂没理解,感觉不到精髓,楼主的贴子倒是给我指了方向,能在这个基础上面去有所追求!设计源于生活,我现在是感觉自己的生活太局限了,该自己去开拓了

    谢谢你的思考和支持!!我的目标是带给更多的人新的思路和方法,而不是只局限于资料。而在于资料的沟通和信息的交流,还有项目中真正的历练。思维上的突破。这些才是设计的本源和方向。
12下一页
小议师傅角色,小议收资料和理解
拓者推荐
  • 【上海站】获客实操训练营
  • 风水丨设计与签单必修课
  • 全新设计家装各空间动态图库
  • 【上海站】户型优化总监内训课
  • 【上海站】全案设计&落地管理
  • 2025拓者年费+案例Vip会员说明!
  • 【 拓者年费--CAD图纸】
  • 【 拓者年费--户型方案】
  • 【 拓者年费--豪宅视频】
  • 【 拓者年费--灵感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