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桥杂记》里说:“南曲衣裳装束,四方取以为式。大约以淡雅朴素为主,不以鲜华绮丽为工也”。繁简适度、用色适度、装饰适度,也许是历经极奢和极简后的中庸之道,但却是拿捏的分寸所在,多一分则多,少一分则少,难就难在要恰到好处。 Bouchard因为常年在法国,所以这套在中国的房子交给了设计师好友赖亚楠全权打理,朋友间的了解和信任并没有让Bouchard的不在中国成为一种障碍。 作为设计师,赖亚楠时常要求自己能将客观环境与居住者的心境结合在一起,无论在表面上还是内心里都能够做到适度,在为Bouchard设计家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她不断平衡自我和Bouchard对空间需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思考。 Bouchard崇尚自然,在他家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量的木色。实木的质感和暖暖的木色让人体会到居住者在充满阳刚气下又有着温润的内心。 赖亚楠没有像很多设计师那样乐于对房子的结构进行大刀阔斧地拆建,而是依着原有的户型结构,甚至没有做吊顶,装修简洁利落,一切都是物尽其用,使得空间显现出大气之美来,同时这也是她所倡导的“环保装修”——没有原材料的大量浪费。 原木和铁艺结合的家具赋予了空间质朴的气息,木质特有的触感和天然的清晰纹理都让这间身处钢筋水泥中的家显示出温暖和贴近自然的一面。 也许是因为人生在经历浮华之后最终还是要回归平淡,在设计师眼中生命和生活都是源于自然,而在闹市中为了让本性回归到最初,赖亚楠还是选择了用最自然的色调来布置整个家,木质、石质的用品、取自天然的毛皮和织物都成了其中的主角。 家中的颜色非常素净,屋子里呈现出的都是大面积的白色、灰色和木色,乍看之下清清爽爽,可是家中那些随处可见的设计师和艺术家的作品却彰显出主人对空间品质的要求。 大环境的淡雅恰恰突出了这些艺术品在家中的地位,同时它们的艺术气息又产生了视觉上的差异感,房间的丰富性和层次感从容地显现出来。 在结构上如此大气的房子里,却在细节处尽显设计师的细心和周到。屋子里随处可见的装饰性器物,让满屋的中性色调也有了生命的气息。 因为深知Bouchard是个非常注重生活情趣的人,他愿意让生活如同设计一般充满创意和变化,赖亚楠为他添置了很多具有中国元素的装饰,无论是墙上有中国山水画意境的漆画,还是古老的藏柜,它们都极力彰显着这个家的地域特色。 客厅中央的大幅摄影作品的意境正和窗外那依稀可见的传统红墙灰瓦建筑形成呼应,对于Bouchard这样的外国人来说,这便是他心目中对中国最显著的印象; 在很多角落还能发现很多有意思的小摆件,它们也都有着较强的设计感和历史感,尽管有着文化的隔阂,但人们对美的感受是没有界限的。 餐厅区域因为是家人团聚的场所,因而它被布置的温情而舒适! 家中随处可见的中国元素也是Bouchard痴迷中国的原因! 在午后的阳光下,收藏的器物散发出恬静的美感来! 艺术往往也能弥补空间的不足,书房的平淡因此被化解! 漆画下的石鱼是Bouchard收藏的好友设计师赖亚楠的得奖作品。 家中的陈列井然有序,设计师更加在意的是生活的随意和舒适感,阅历已使她更注重生活的品质,她在意家具的材质和做工的精细,在意空间的合理布局,在意生活的健康和环保,在意这样装饰的家能否给居住者带来心灵的平静。 床头挂放的织毯挂画,新颖的呈现方式和明丽的色彩也让素净的空间里有了些Bouchard式的激情和浪漫。 在午后阳光下,收藏的器物散发出恬静的美好来! |
精华推荐
换一换
songhua